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揭特朗普關稅大招的黑幕

博客文章

揭特朗普關稅大招的黑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揭特朗普關稅大招的黑幕

2024年11月07日 18:30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他最愛的關稅、關稅、關稅,恐怕會成為未來4年環球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議題。因為特朗普不單要向中國徵稅,也要向歐洲及全世界徵稅。

牌面上,特朗普增加關稅有一大套理論,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其中一個主要推手,是他上次任內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去年美國對全球貨物貿易逆差1.06萬億美元,32%來自中國,有3361億美元。

萊特希澤認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不健康,產業流走了,美國人失去工作,用特朗普的話語:「這些錢被偷走了」,並資助了中國這個競爭對手。萊特希澤這種人的思路,主要會做幾方面的事情來平衡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

第一, 讓美元貶值,擴大美國產品出口的優勢。

第二, 第二,大幅加徵關稅。全面加徵10%的美國進口商品關稅,對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加徵60%的關稅。高關稅造成了壁壘,外國產品很難進來,進來的外國貨成本亦會大幅提升,這樣會增加美國本地產品競爭力,加速美國的再工業化。

第三,改革稅制。美國產品出口到國外,要支付美國公司的所得稅,又要支付出口地的增值稅,削弱了美國產品的競爭力,所以需要改革。
這些講法聽起來道理十足,美國人亦深信不疑,所以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旗,能夠再次當選總統。但看看美國的貿易數字,就會發覺現實並不是這樣一回事。

美國自2018年特朗普執政時期向中國開打貿易戰,到拜登上臺,也沒有大幅削減特朗普加徵中國產品的關稅,還針對新能源行業中國產品再大幅加徵關稅。

看看中美貿易的變化。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貨品5395億美元,5年之後到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5003億美元,5年間確實對中國進口減少了7.2%。

5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亦的確減少了。2018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4192億美元,到去年對華貿易逆差是3361億美元,數額雖然仍然龐大,但亦減少了20%。

美國對中國的依存度亦顯著下降,美國從中國的進口比例從2018年的21.2%,一直跌到2023年的14%,即是進口產品中,中國產品比例顯著縮小了7個百分點。具體來看,與生產直接相關的資本品及其零部件(交運設備除外)、工業用品等跌幅較大。

看完這些數字,本該可以說美國對華貿易戰是成功了,成功降低了對中國商品依存度,減少對華貿易赤字。但看看美國整體貿易數字,2018年美國整體貿易逆差是8787億美元,到2023年整體貿易逆差擴大至1.06萬億美元,5年間增加了20.1%。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5年間減少了20%,但是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又增加了20.1%,搞來搞去美國的逆差並沒有縮小,還在擴大。除了部分中國商品可能轉移到東南亞或墨西哥等地,組裝加工再輸入美國外,更加關鍵的問題是美國製造能力薄弱,美國人花費大對商品需求高,不從中國進口,亦會從其他更貴的來源進口,所以貿易逆差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

那麼下一個一百萬的問題就是,為何以特朗普這個聰明人,還要繼續對中國大玩關稅戰呢?《觀察者網》評論員晨楓就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解釋。

美國以對中國強硬為由,大幅加徵中國商品關稅,原因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因為美國國內不加稅,所以就要對中國加關稅。稅收是國家運作的基礎,關稅也是稅,只不過是對進口貨物徵稅。美國財赤不斷擴大,截至9月底止2024年度,財政赤字錄得1.8萬億美元,按年升8%。特朗普承諾了上任後大規模減稅,包括削減公司稅等等。除對烏克蘭停戰可以節省幾百億美元軍費開支,還要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去填數。

如果想收取大量稅款,第一,收稅基礎要大;第二,收稅成本要低;第三,政治反彈要小,那麼找進口商品、特別是中國進口商品來開刀,就很容易了。

2023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貨值4272億美元,全面加20%關稅,就可以收到854億美元稅,如果大加60%關稅,更可收2563億美元,已經很多了。或者先獅子開大口收60%關稅,最後落地還錢收20%,仍然可以收到800多億美元的稅款。

這樣加稅堪稱無痛,雖然最後進口關稅會大量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但他們不知道物價上升因為加了中國關稅,還覺得政府大幅對中國徵稅,遏制了這個競爭對手,非常解氣。

這就變成了一個對特朗普和美國選民的「雙贏方案」,只要人民足夠蠢,他們就不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付足了代價,這就是民主選舉。民粹政客會用各種方式欺騙選民,而選民就老老實實投票給他們,最後老老實實地找數,還說自己的制度好正,叫全世界都一定要學她。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彼得原理》看局長換馬

2024年12月05日 18:33 最後更新:19:15

特區政府班子換馬,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免職,由羅淑佩出任文體旅局局長,陳美寶出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兩位新局長都是AO(政務主任)出身,在政府工作35年,在政務職系經驗豐富。

特首講到換人的原因。他說,本港經過疫情及黑暴後,損失很多時間,需要追時間追成績,他希望未來可以做大量工作,服務市民,創造最大經濟價值。特首指兩位新局長具豐富經驗,欣賞兩位的領導能力、解說能力,認為她們都有改革理念,亦認同其施政理念。相信兩名新局長加入後,政府團隊可以做到團結一致、優勢互補,為香港作出更多貢獻。

有人問為什麼換人?

或許《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這本書提供到一個答案。管理學大師勞倫斯‧彼得(Lawrence Peter)認為,升遷就是組織的常態,每位主管級人馬在升職之前,可能都是表現優秀的職員,卻逐漸被升遷到自己不勝任的位置。所以人總是升到不勝任的位置,才會停止升遷。

我未出來工作時,不能領略《彼得原理》之妙,覺得只是在講「阿媽是女人」的道理。但工作時間久了,見識的事情多了,就發覺《彼得原理》,的確可以解釋到不少職場現象。

林世雄是工程師出身,2016年升任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2018年轉職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專責工務),他是非AO出身的常秘。到2020年本屆政府組班時,出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由專業職系轉任常秘再出任局長,轉的跑道轉得較遠,他雖然來自政府,但和外來局長一樣,面對不少挑戰。

至於楊潤雄就是AO出身,官至食物及衞生局首席助理秘書長(PAS職位),在2012年轉軌出任教育局副局長,後升任教育局局長,再在本屆政府轉任新設的文體旅局局長。這個局兼管旅遊、體育、文藝幾個不同範疇,性質各異,極富挑戰性。

林世雄和楊潤雄做本來的工作原本都可以,但轉入新領域,就跌入了《彼得原理》的分析架構中,又是「上位容易坐位難」的鮮活例子。

也有人問為何在本屆政府任期中段換人?

恐怕也和大環境有關。特區進入由治及興階段,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來已是頭等大事。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中美隨時開打貿易戰,香港會被視為攻擊對象,形勢更加風高浪急。

如果文體旅局和運輸及物流局是特區施政的軟肋,換人強化班子,做好準備明年去打大仗,都是居安思危的部署。

在上述兩個局中,文體旅局更為吃重。明年啟德體育園開幕,全運會開鑼,已是兩大重頭戲。加上要催谷旅遊,絕非易事,新局長要加把勁。

山雨欲來風滿樓,打鐵還需自身硬。特區政府得到中央支持,重組更強班子,為應對未來挑戰,作好準備。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