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剛過,人大常委會正在北京審議再發債6萬億人民幣救市,而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就到深圳,會見香港的商界人士,推動他們加大投資,支持內地和香港。
夏寶龍寄語香港工商界,可以說是循循善誘,耳提面命。早在去年12月全國港澳研究會十周年的慶祝大會上,夏寶龍提到香港社會各界持份者,應該「深入思考、身體力行」時,亦都特別將工商界拿出來單獨討論,指他們是推到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應該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在香港由治及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其後夏寶龍在今年9月在北京接見特首李家超的時候,再點名工商界、企業家要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要求「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一項一項具體的實際行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實現由治及興」。
在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的前夕,特首李家超昨日(11月7日)出席本地及國際商會聯合舉辦的《施政報告》午餐會時,亦向在場商界人士表示,要做到《施政報告》的各項措施以達致改革,政府無法單打獨鬥,而是共同責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特首所指的共同責任,意思是指香港的種種工作,不能夠單靠特區政府獨力完成,要推動香港商界,和特區政府一同努力。
夏寶龍今次會見商界時,講話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突出展示出國家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支持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明確釋放了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充分發輝獨特地位和優勢,在助力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作用的信號。指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迎來了可以輕裝上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中央反覆提醒,推動香港工商界加大力度廿金建香港,主要有兩個背景。
第一,香港正經歷痛苦的轉型。香港過去的經濟比較單一,偏重金融地產,而且經過多年發展之後,無論土地或是工資成本已經變得相當貴,近年出現的北上消費潮,亦都是這一種成本高企、競爭力下降的體現。
香港要負擔得起這一種高成本,就需要有高增長,一定要有各種類型的新產業冒出頭來,從新的金融產業到新的創科產業,要一項又一項的產業發展起來,提質增效,找到新的市場,香港的經濟才能步上新的台階。
不過,搞新生意就必須有人才和資金,在資金方面亦不能單靠政府提供,需要本地和外地的資金,所以如何鼓動本地商界多作投資,亦都是香港經濟能否成功轉型的其中一個關鍵。
第二,地緣政治風險高升。在這個新階段關鍵期,狂人特朗普重回白宮,國際局勢更加嚴峻,香港工商界能做些什麼,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香港由治及興?
面對如此險惡的環境,香港別無他選,只能夠強化自己,應對挑戰。這就讓人想起1997年出現亞洲金融風暴,各國的貨幣受到狙擊,當時南韓的韓圜大跌,南韓的民眾主動捐金出來,支撐國家的幣值。
如今就到了香港各界,特別是工商界貢獻報效的時候。在和平的歲月,大家輕輕鬆鬆就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是在艱難的時刻,香港人特別是工商界就需要團結起來,為香港這個我們成長發展的地方,作出更多的貢獻。
盧永雄
歷史最終會作出結論,法庭終於對2019年黑暴事件其中一個重大章節----「721事件」,寫下定論。
2019年黑暴風波兩大高潮是「721事件」和「831事件」。「721事件」是白衣人和黑衣人的衝突,而「831事件」是所謂「太子站打死人」的謠言。當時這兩件事件熱度極高,在社交媒體上大爆發,激發大量的示威者投入這場運動,但事後看來,完全是虛幻的炒作。
831太子站所謂「打死人」事件早有定論。當日謠傳6個示威者被警察打死,結果證明完全是虛構,不但有調查報道證明沒有一個失蹤者,另外還有被傳遭打死的示威者「韓寶生」(真名:王茂俊),最後流亡英國,還現身受訪。但這些人在謠言滿天飛時,卻不會出來澄清。
至於721事件就複雜一點。事發前幾日先有黑衣人去新界元朗區示威,由於明言要踩入鄉事的地盤,到7月21日元朗再有黑衣人示威時,就激發當地的勢力,即是所謂白衣人出來對抗,結果在港鐵站爆發大衝突。事發時網上謠傳警方和白衣人夾好,任由他們被人毆打,當時就激發大量民眾湧出來示威,令黑暴運動推向一個高峰。早前法庭已裁定,白衣人當日聚眾用藤條打人等行為是暴動行為。
案件審訊經年後,法庭在12月12日裁定,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和6名男子,當日在元朗暴動罪名成立,將在2月27日判刑。法庭認定支持黑衣人和他們的支持者同樣是暴動,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的判決,釐清了幾個重要的觀點。
第一,白衣人暴動並不等於黑衣人沒有暴動。陳官在裁決時,表示控辯雙方都同意在721相關時段,在元朗港鐵站內有一群白衣人暴動,問題的關鍵是當時港鐵站內,有沒有另一組人同樣暴動。
泛民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當日知道元朗區有衝突,就在網上發布3篇帖子,渲染說黑社會介入元朗的衝突,還叫助手開直播,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氣勢。陳官列舉林卓廷當日的言行,包括林卓廷曾在港鐵站內大聲向對方說「警察嚟緊,拉晒你地班X街,你夠膽唔好走,你千祈唔好走,你班黑社會唔好走,各位兄弟唔好埋去」。
陳官反問這些說話和姿態,到底是緩解還是烘火澆油,其實一目了然。陳官用兩場颱風來形容,指同一時間可以有兩個颱風出現而互相影響,他就要判斷到底同一場景有沒有兩場暴動產生,結論是的確有兩場暴動同時發生。
陳官的解說釐清了很多人的誤解,以為只要對方犯錯,自己做什麼反應都沒有問題。我過去曾經在法庭聽審,是很簡單的不小心駕駛案件,案情是甲車直行,乙車從右前方切線切過來,結果兩車相撞。我聽審的案件是甲方司機被控不小心駕駛,他在庭上說是對方先沒有打燈就切線過來,是對方有錯,不應告他。不過裁判官最後判定,甲方司機沒有做足足夠的防範措施,同樣是不小心駕駛,罪名成立。所以他人犯錯,不等於自己沒有犯錯,這是很簡單的法律原理。普通人或許不知,曾任職廉署調查主任的林卓廷不會不知。
第二,是暴動不是調解。現實上包括林卓廷在內,這批去現場聲援的人都是支持或保護黑衣人的示威者。在當年多個暴動場合,這些知名人士經常都有兩種身份,既是支持者,又是保護者,身份隨時轉易。他們在有人示威或暴動的時候會推波助瀾,當警察到場維持秩序時,又會從中作梗,阻礙警方執法。當日很多其他在暴動現場的不知名所謂醫護、糾察甚至記者,其實都是示威者的一部分,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身份出現,客觀就鼓勵了暴動,助長了暴動者的聲勢。
法庭今次很清楚的判定,聲稱到現在調解糾紛並不是一個辯解的理由,只要你到場是有刺激群眾的行為,這就是暴動。
第三,警方不執法毫無根據。當日有大量網上謠傳指警方和白衣人夾好,鼓勵白衣人打黑衣人,並讓事發時的元朗變成「無警時份」。就是這些謠言,令721事件大大鼓動了其後的示威。
陳官提到有關警方部署,形容2019年7月21日對整個香港而言是「多事之秋」,當天早上在港島有警方不反對的遊行,後來在晚上演變成中上環的暴亂及在中聯辦外的暴力行為。很難以平常日子、以普通巿民的角度去看警方當日的部署。陳官強調,警方及救護員在某種原因遲來現場,並不能成為挑釁對方,甚至以暴易暴的藉口,亦不應用「陰謀論」的眼光,來看警方當晚的部署。
總括而言,這件案件的判決,為2019所謂兩大懸案之一的「721事件」劃上句號。其實不單是事件本身,而是這些知名人士當日大批湧入元朗聲援, 在社交媒體上得到極大的響應,加上大量撒播謠言鼓動群眾,令整場運動推向高峰。現在要這些人為暴動付出代價,合理之至。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