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如廁玩手機增痔瘡風險 專家:時間過長恐致直腸脫垂甚至直腸癌

生活事

如廁玩手機增痔瘡風險 專家:時間過長恐致直腸脫垂甚至直腸癌
生活事

生活事

如廁玩手機增痔瘡風險 專家:時間過長恐致直腸脫垂甚至直腸癌

2024年12月02日 07:00

有專家指出,如廁時間太長不僅增加患痔瘡的風險,還可能會引發直腸脫垂甚至直腸癌。

如廁時間長有健康風險

現代人機不離身,將手機帶進廁所已成為日常習慣。由於太專注在手機的內容上,往往會令如廁的時間不自覺地延長。對此,有多名專家指出,長時間坐在馬桶上不僅會增加痔瘡風險,還可能導致骨盆底肌肉弱化,甚至引發直腸脫垂或直腸癌等健康問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久坐影響血液循環增加痔瘡風險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結直腸外科醫生薛萊(音譯,Lai Xue)指出,長時間坐在馬桶上會因重力作用導致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受阻,進而引發肛門和直腸周圍靜脈充血,增加患痔瘡的風險。此時,馬桶的橢圓形設計也會加重臀部的壓力,進一步影響血液流動。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如廁時間長會不自覺用力導致肛門肌肉被拉扯損傷

發炎性腸道疾病專家莫納(Mona Monzur)表示,長時間如廁容易讓人分心,無意識地用力排便。殊不知,過度用力可能會拉扯肛門和直腸肌肉,導致肌肉受損。頻繁的肌肉緊張不僅會增加痔瘡發病率,還可能使肛門肌肉變弱,進而增加直腸脫垂的風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骨盆底肌肉長期受壓致排便功能受影響

薛萊醫生解釋,長時間如廁會對骨盆底肌肉造成不良影響。骨盆底肌肉負責協調排便過程,而長時間的坐姿會使這些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進而削弱排便功能。因此,為了保持良好的排便能力,專家建議減少如廁時間並增加運動,以此促進腸道蠕動和保持排便健康。

超過10分鐘未能順利排便應放棄

專家指出,若遇到排便困難的情況,如在10分鐘後也無法順利排便,應放棄並立即起身走動,幫助腸道肌肉活動並促進排便。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喝水和攝取高纖維食物,這有助保持規律排便,減少不必要的用力。

示意圖

示意圖

持續便秘恐患直腸癌

此外,由於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結直腸癌的比例逐漸上升,因此專家提醒,若排便困難的情況持續三週以上,應儘早就醫,以排除潛在病變風險。

日本牙齒科醫生實測口臭真正成因,並表示只要戒掉1生活習慣即可擺脫煩人口氣!

口臭成因恐和1微小習慣有關

日常生活中,口臭常令人在社交場合感到尷尬,許多人因此尋求各種解決方案。實際上,解決口臭可能只需改變一個微小的日常習慣即可。日本一名中城齒科醫院的中城基雄院長在綜藝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分析了口臭的主要成因,並提供了維護口氣清新的建議。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專家解析口臭成因

中城院長指出,口臭主要由口腔乾燥引起,因為唾液能有效抑制口腔細菌的繁殖,因此嘴巴若經常保持張開狀態,就會導致口腔乾燥,進而造成口腔異味。

睡眠時段是研究口腔細菌繁殖的絕佳時機

由於睡覺時幾乎不會分泌唾液,因此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是研究口腔細菌繁殖的絕佳時機。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節目邀請藝人實測

對此,節目特別邀請了搞笑藝人YuiP進行實地測試,觀察她以閉嘴及張嘴睡眠的方式,對口臭形成的影響。實驗開始前,YuiP需要在睡前進行牙齒清潔,然後由院長檢查其口腔的細菌數量,初步測量發現每平方釐米就有5000個細菌。院長指細菌數量在每平方釐米25000個以下,都屬於正常範圍。在測量Yuip口臭的程度時,數值為10ppb,接近無異味的狀態。

於是第一晚,在未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節目組讓Yuip直接睡覺。次日清晨檢測時,發現口腔細菌含量激增8倍,而口臭程度達到368ppb,相當於硫磺味的級別!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第二晚的實驗中,YuiP戴上頭套以保持嘴巴閉合,結果發現細菌數量大幅減少,僅8000個,而口臭程度亦明顯改善,依然處於近乎無異味的水平。

調整讓嘴巴閉合的呼吸習慣即可改善口臭

實驗結果顯示,調整呼吸習慣,使嘴巴保持閉合則有效減輕口臭問題。因此,透過簡單的生活方式的調整,便能對抗困擾許多人的口臭問題。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