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間電力公司明年1月1日起加電費,按年加幅少於1%。中電加0.98%,港燈加0.9%。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認為,加幅相對溫和,估計在燃料費增加下,原本加幅應該高過1%,但兩電動用「電費穩定基金」,令加幅少於1%。
劉國勳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對於一般市民,加電費並非好事,連同巴士公司稍後亦可能加價,令市民覺得「甚麼都加」。他認為,政府的把關角色可以控制兩電開支,包括日常營運費用及投資是否必要等,令基本電費可以更準確預測到。
世界綠色組織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遠騁在同一節目說,電費加幅接近預期,相信基建部分,包括新天然氣機組等帶來加價壓力。他指出,氣候變化越來越嚴重,影響露天接駁電纜及輸電系統等,兩電有需要保持設施抵禦能力,否則會不時發生停電事件。
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黃傑龍認為,電費加幅低於通漲屬可接受範圍,本港電費較一些國際城市低,例如倫敦及紐約等城市的電費高過本港一倍以上。他認為,電費始終受制於燃料價格,當中受到國際因素,例如戰爭等影響。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法官早前裁定表證成立,被告黎智英繼續出庭自辯。
辯方大律師在庭上播放黎智英在2019年7月出席「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的訪談片段,被告黎智英在片段中提到「我們在美國的敵營為美國打仗,需要美國支持」。他在庭上解釋香港擁有西方價值觀,正如冷戰是一場價值觀戰爭,香港是與美國打同一場價值觀戰爭。
辯方展示《文匯報》在2019年10月發表的一篇文章,文中寫黎智英承認香港的反政府事件是「為美國打仗」。被告說只是一個比喻,指出香港實際上是為自己打仗,爭取自由,「為美國打仗」是比喻美國與香港共同持有相同的西方價值觀。文中亦提到「黎智英為其美國主子說話」,辯方問被告是否認為美國是其「主子」時,被告否認。
辯方又播放黎智英在《福斯新聞》的受訪片段,被告當時提到美國需要改變中國,要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凍結他們在美國的戶口等。辯方問被告的建議是否要求美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他否認是敵對行動,但承認屬於制裁,認為美國有很多方法制裁中國,例如施壓迫使中國改變。
被告黎智英在2020年5月曾在社交平台帖文,指「侵犯人權普世價值的中國官員應受到制裁。各國應停止向中國出口科技產品」。被告起初確認帖文由他撰寫,及後改口指並非他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