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公路單車賽暨全運會公路單車測試賽,明日在珠海、香港、澳門三地舉行,為首次在港珠澳大橋舉行公路單車賽。
曾經參與巴黎奧運的港隊代表劉允祐將會參賽,他接受本台訪問說,賽道以平路和闊路為主,沒有太多山路或窄路,期待可以在大橋上作賽。明日大橋上的風速、風向將影響戰術安排和比賽發展,但自己同隊友沒有好大的成績目標,主要是為「睇路」。
運動員在賽事期間要6次通過粵港澳三地口岸,賽會以「通關查驗前置+閉環管理」模式實現「無感通關」,確保車手始終保持高速競技狀態。劉允祐說,有關做法比較新穎,相信三地會做足準備,但即使出狀況都是正常現象,因為這是測試賽目的之一。
去年杭州亞運為港隊獲得歷來第一面男子公路計時賽銅牌的劉允祐表示,會在明年舉行的全運會爭取好成績。
消委會測試18款隨行杯樣本,發現當中5款的公稱容量低於標示逾10%,未能符合歐洲相關標準標示要求。其中1款即使將水加至貼近杯蓋,最大容量仍跟聲稱相差逾10%。
消委會表示,樣本全部均附有杯蓋,聲稱容量介乎350至900毫升,售價由80元至425元不等。樣本保溫效能差異甚大,將溫度不低於攝氏95度的熱水在各樣本內放置6小時後,杯內水溫降至約26度至近64度不等,當中2款樣本的保溫效能較突出,8款樣本保冷表現理想,將溫度約為5度的凍水注入各樣本內放置6小時後,杯內水溫仍能維持在11度以下,3款塑膠製樣本所盛載的凍水,在6小時後已與試驗環境溫度接近。
另外,12款樣本,即三分之二的防漏表現理想。其餘6款樣本中,有1款杯身為上闊下窄並有較厚重手柄,放置於斜台上出現翻側,可能有熱飲溢出而燙傷使用者的風險。
消委會指出有試用者評價反映3款樣本瓶身狹窄,較難伸手人內清洗,6款在吸嘴位置積聚飲品殘餘的情況較常見。消委會提醒,部分隨行杯的組件較多,需花時間逐一拆洗,否則可能殘留污漬,甚至滋生細菌,產生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