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阿松當年重手減赤踩中「馬蜂窩」財爺控公僕人數料打「穩陣波」

博客文章

阿松當年重手減赤踩中「馬蜂窩」財爺控公僕人數料打「穩陣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阿松當年重手減赤踩中「馬蜂窩」財爺控公僕人數料打「穩陣波」

2024年12月03日 21:16 最後更新:21:31

在這年頭,財爺陳茂波揸數真的十分「頭赤」,因庫房入的少,但出的又不能少,「現赤」實難避免,所以他昨天透露本年度財赤將達1000億元,並不令人意外,外界最關注的,是財爺出什麼招數減赤。我在專訪中問他,會否削減公務員編制,他回答說編制已凍結,意即職位保持於現水平,不會落刀,更遑論減薪。

20多年前,政府同樣面對龐大財赤,時任財爺梁錦松出重手減赤,包括削公務員編制及減薪,結果踩中「馬蜂窩」,釀成政治紛亂中的另一火頭。

20多年前,政府同樣面對龐大財赤,時任財爺梁錦松出重手減赤,包括削公務員編制及減薪,結果踩中「馬蜂窩」,釀成政治紛亂中的另一火頭。

一位政圈朋友記得,20多年前,時任財爺梁錦松為減赤出重手,大削公務員編制,並減薪兼搞「肥雞餐」,結果踩中「馬蜂窩」,令社會反對情緒升溫。相信現屆政府已汲取那次經驗,寧打「穩陣波」減赤,避免引起震盪。

政圈朋友說,阿松於2001年放棄在銀行界的高薪厚職,走進官場「熱廚房」,當時香港經濟剛經受亞洲金融風暴蹂躝,依然低迷不振,政府入不敷支,連續出現財赤,阿松2002年3月發表首份預算案時,預計將「見紅」超過600億元。

阿松當時大為惶恐,因為如財赤繼續惡化,儲備進一步縮水,一個壞後果是香港信貸評級會下降,公共機構和企業發債也受影響,繼而導致聯繫匯率受衝擊,引發的連鎖反應好得人驚。多年商界經驗,令他斷然決定出重手減赤,其中一招,是向公務員落刀,提出由當年10月1日起,減薪4.75%,估計可縮皮約60億元。

到了發表2003年度財政預算時,財赤仍達700億,阿松惟有再落重藥,將由當年至2026年度的公務員編制,大削10%,減至約16萬個職位,部分人要「自願退休」。

阿松連環落刀,如在太平盛世,震盪未必很大,但此舉撞正反對派借23條立法挑起「抗爭浪潮」,公務員迸發的怨氣,令反對情緒燒得更旺,阿松當時可能也料不到,減薪削編制會踩中「馬蜂窩」。

財爺陳茂波表示會凍結公務員編制,不會cut人,更遑論減薪,在這方面打「穩陣波」,避免引起震盪。

財爺陳茂波表示會凍結公務員編制,不會cut人,更遑論減薪,在這方面打「穩陣波」,避免引起震盪。

現在政府同樣面對千億財赤,但特首超哥和財爺或己汲取前人教訓,知道減赤不能太過大刀闊斧,特別是涉及公務員薪水與份工,如落手過重,勢令人心動盪,不利於政治穩定。所以財爺只說會繼續凍結編制,不提削職位,更遑論減薪了。

公務員目前編制職位是192000個,現職人數約173000人,即有近一成空缺。我曾問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太,既然現時17萬人工作都「做得掂」,可否將編制縮到此數,不就可節省一筆?她回答說,這一成缺囗,令公務員人手相當緊張,所以不會縮少編制,但會利用AI等科技減省人手,騰出的人力則分擔新增的工作。意即不會動大手術。

香港正「由治及興」,的確亂不起,財爺小心翼翼減赤,以免生亂,想法是對的。不過一位資深財金朋友擔心,若財赤擴大、儲備再縮,明年可能影響香港信貸評級,特別在地緣政治衝突下,引發的不良反應不能小覷,政府對此必須有所防備。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公務員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朗普「大開殺戒」第一波炒逾千官員 清剿拜登「馬房」 向軍方前高層報復

2025年01月22日 21:15 最後更新:21:22

我早前寫過,特朗普上台後勢必對前朝官員「大整肅」,這預言果然應驗,且來得比想像更快,他在就職後次日,即在其自家社媒平台發帖文,宣布正式解僱4名由拜登任命的公職人員,並引用自己的霸道金句,厲言「You are fired」,又說更多名單即將發布,透出懾人殺氣;他又說,其團隊正找尋不符「讓美國更強大」(MAGA)願景的1000多名官員,手起刀落將他們開除。政圈朋友估計,這只是他「大開殺戒」的第一波,殺戮行動將深化擴大,除了確保各級官員緊跟其路綫,向他效忠,也對部分人「有仇報仇」,曾與他反面的前參謀長會議主席米利,便是其中之一,其他與他有牙齒印的官員,將有得震、冇得瞓。

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對前朝官員大開殺戒,狠炒拜登任命的公職人員,並準備向逾千職業官員落刀,而這只是「第一波」,清剿行動勢將擴大。

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對前朝官員大開殺戒,狠炒拜登任命的公職人員,並準備向逾千職業官員落刀,而這只是「第一波」,清剿行動勢將擴大。

被炒的4人,都是拜登安排在不同機構任領導之職,特朗普毫不留情面,入白宮首日便手起刀落,把他們解僱,而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主持國家基礎建設諮詢委員會的米利,他曾任軍方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任內與特朗普不和,今次被炒顯然涉及個人恩怨。

特朗普當年本來器重米利,委予軍方要職,但其後兩人分歧漸大,特別是美國民眾爆發「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時,與特朗普對處理事件意見不合,為此結怨。特朗普又因米利與中國軍方高層通電,表示美軍不會向中國開戰,令他大動肝火,指米利跡近叛國,可判處死刑,自此兩人就勢成水火。

今次特朗普不但怒炒米利,還做得好絕,把對方在國防部五角大樓掛起的畫像,也即時移走。從他如何冷酷對待米利,可見他對一眾得罪過自己的官員,將徹底清剿,不留餘地,而其團隊在他就任之前,已擬好一份「黑名單」,勢會逐個對付,這次被炒的,只佔名單一小部分。

《華盛頓郵報》就引述知情人士指,特朗普人馬早於「老細」就職前的1月17日,已告知個別助理國務卿,以及國務院一批高官,做到1月20日便要「起身」,他們知道後,惟有主動請辭,悻悻然離去。這情況也發生於其他部門,令氣氛十分低沉。

大整肅令政府內人心惶惶,但亦開始引發反彈,反抗情緒正蓄勢待爆,聯邦政府僱員工會將率先控告馬斯克的DOGE違法。

大整肅令政府內人心惶惶,但亦開始引發反彈,反抗情緒正蓄勢待爆,聯邦政府僱員工會將率先控告馬斯克的DOGE違法。

特朗普這波大整肅,其實早於去年中已山雨欲來,當時保守派大本營「傳統基金會」草擬一個「2025項目」,提出整頓聯邦政府的方案,其中一項是,日後的聯邦政府僱員將要直接受總統統領,緊跟特朗普的政策方針,以千計的職業官員將由政治委任的官員取代。

此外,保守智庫「美國問責基金會」更成立「起底隊」,收集職業官員的背景資料,包括在社媒的帖文和留言,評估他們對特朗普有多忠誠,據此擬出「黑名單」。

特朗普甫上台即發出兇狠訊息,表示會對那些不支持「MAGA」理念的千多名政府僱員落刀,看來其團隊就是根據上述「黑名單」行事,而最後被炒人數,相信遠遠超過千人。

「侵侵2.0」這股殺氣,必然令政府內人心惶惶,但也開始引起反彈,聯邦政府僱員工會已準備狀告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指它的整頓工作違反法規。

由此可見,一場新的政治衝突,正蓄勢待發。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