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裙帶式資本主義」

博客文章

美國「裙帶式資本主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裙帶式資本主義」

2024年12月04日 19:39 最後更新:19:51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宣布運用他的特權,赦免他的兒子亨特拜登,這個赦免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亨特拜登涉及多項罪名,除了涉嫌非法持有槍支之外,他亦被指控在2016至2019年間,逃避繳納至少145萬美元的聯邦稅,以及在2020年2月提交虛假的申報表以逃避稅務評估。亨特在今年9月承認9項逃稅罪名。

拜登曾經信誓旦旦表示,不會赦免自己的兒子。他在今年6月接受《ABC》專訪的時候表示,不會考慮赦免兒子。後來在意大利舉行的G7峰會上,他再次表示不會赦免:「我不會做任何事情,我會尊重陪審團的決定。」拜登當時仍然在競選連任,顯現是不想因為赦免兒子,而影響自己的民望。到他決定退選,由賀錦麗取而代之上陣參選時,賀錦麗亦信誓旦旦表示要對富人徵稅。如果當時拜登跑出來話要赦免自己的兒子,委實是過份諷刺,所以拜登一直繼續原來的不赦免立場。

好了,如今在12月12日亨特拜登再次面對槍支案判決前,拜登就出手赦免。拜登在聲明中稱,「顯然亨特遭到了區別對待,亨特之所以被如此對待,是因為拜登的政敵們要摧毀拜登」。問題是亨特拜登自己認了罪,怎能說人家冤枉他?拜登作出這種解釋,等如說美國很多人都有虛假填寫表格來逃稅,但亨特拜登遭到區別對待,所以遭到了起訴。

拜登赦免兒子的行為,具有多重的惡劣意義。

第一,講一套做一套。拜登出爾反爾,之前說不會特赦亨特,很明顯是因為不想影響選情,這再一次證明美國的選舉是如此虛偽,選舉時做出的各種承諾,選舉後都可以拋諸腦後。

第二,刑不上大夫。美國總統的兒子逃稅可以得到豁免,但美國卻經常批評其他國家貪腐,指他國執政者由於不受民主制度監察,所以可以為所欲為。如今美國卻完美示範,即使有所謂民主制度監察,執政者仍然可以為所欲為。皇帝的兒子犯法,不與庶民同罪。

第三,裙帶式資本主義。曾經獲諾貝爾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明,是最典型的美國白左精英,雖然他做很多評論都是美式政治正確式的批評,但他對特朗普的一個批評,卻相當貼切,就是特朗普會帶來「裙帶式資本主義」。不過令人笑掉下巴的現實是,不用等到特朗普上台,克魯明支持的拜登政府,亦在實踐「裙帶式資本主義」。將來到特朗普上任,情況肯定會急速惡化。

特朗普早前就宣布推薦他的襯家庫什納出任駐法國大使,特朗普說庫什納是一位「出色的商業領袖、慈善家和談判者,他將成為代表美國和其利益的堅定倡導者」。70歲的庫什納是美國地產大亨,是特朗普大女兒伊萬卡丈夫的父親。庫什納在2004年承認稅務欺詐、篡改證人供詞和非法競選捐款等指控,曾在聯邦監獄服刑1年。特朗普在2020年當總統的時候,赦免了庫什納的罪行。以庫什納的這種背景,由他出任駐法大使,馬上出現種種質疑。有法國網民問:「庫什納至少會說法語吧?」前法國駐美國大使阿羅特在X平台回答:「顯然不會」。這反映了法國人對庫什納出任駐法大使的不齒。

特朗普用人唯親都不止一個,他另外亦委任孻女蒂法尼的家翁、黎巴嫩裔美籍富商布洛斯,出任美國的阿拉伯和中東事務資深顧問。

無論如何,美國展現了毫不掩飾的裙帶主義,當中不少是明益自己親人,或回報政治捐獻的行為,很多國家都會視之為刑事罪行。而美國甚至有一條《反外國貪污法》,可以在全世界追究別國的貪污行為,但在美國本土,美國總統就公然運用他的總統特權,作出這樣和那樣的私相授受的事情,這也的確演活美式民主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雖然太陽不照風也會停 但中國要堅持搞新能源產業

2025年01月17日 18:42 最後更新:19:07

中國經濟正在艱難中尋求突破。

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實現國家設定的「5%左右」的增長目標。這次達標得來不易。

第一,加大力度催谷。正如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時所講,去年中國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複雜嚴峻形勢,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發展。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如果分拆出不同季度來看,就知道去年年中開始,中國經濟增長開始失速,去年第一季GDP同比增長5.3%,第二季4.7%,第三季4.6%,第四季增長5.4%。中央在第三季出手應對,在9月底開始推出一係列救市措施,其中最關鍵的是,宣佈推動6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分3年實施,當中包括化解地方債務和支持房地產業的措施,力挺第四季經濟,結果成功令全年經濟增長達到5%增長的目標。

第二,製造業是頂樑柱。如果從分開的產業來看,中國的第一產業即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即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當中製造業的5.3%增長撐起了整個經濟。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8%平均增速,可見中國製造業的技術含量快速提升。

第三,新產業厲害。如果從產品的類別看,幾種新產業的增長最厲害。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增長38.7%;芯片產量增長22.2%,工業機械人增長14.2%。當中既有中國領先世界的新產業,例如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械人;亦有在美國大加打壓下的國產替代產品,例如芯片業。新產業井噴式增長,不單是大幅取代了進口,亦都成為了中國出口的利器。

第四,今年出口有壓力。去年全國的出口增長7.4%,進口增長2.3%,出口增長快、進口增長慢,令到外貿盈餘快速增加,其中12月貨物出口增速尤其強勁,出口增長10.9%; 進口只是增長1.3%,相信當中有相當部分是美國的進口商害怕特朗普上台會增加關稅,所以提前加大對中國的進口。這樣既預先透支了出口,特朗普如果真是增加關稅的話,對出口的壓力更加大,可以預計今年比較難保持去年7.1%的出口增長。

不過,亦不用把前景看得太悲觀,因為去年內地消費市場增長緩慢,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是增加了3.5%,全年通脹率(CPI)只是增長了0.2%。這樣令中國一旦遇到出口放緩的衝擊時,亦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放水去推動內部消費增長,彌補出口損失。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雖然面對很大的困難,但是基本上都朝向國家預想的方向發展,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進展,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技術含量,形成在環球市場上很大的競爭力。

反觀美國特朗普上台,就進一步轉向傳統產業,有意放棄新能源而轉向傳統能源。特朗普委任的內政部長兼新設的國家能源委員會主席伯格姆表示,「太陽可能不再照耀,風也不可能總是吹拂,若不加大化石燃料發電,美國將可能在AI軍備競賽中輸給中國」。

特朗普政府借販賣和中國競爭的焦慮,增加開發化石燃料,而想壓抑新能源。正正因為美國有這種走回頭路的做法,中國更應加大在新能源和新產業的投資,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