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法國海洋公園運營艱難將永久關門 兩條虎鯨或被賣到日本遭多方抗議

大視野

法國海洋公園運營艱難將永久關門 兩條虎鯨或被賣到日本遭多方抗議
大視野

大視野

法國海洋公園運營艱難將永久關門 兩條虎鯨或被賣到日本遭多方抗議

2024年12月07日 14:20 最後更新:15:51

法國一家大型海洋公園宣告將永久關閉,母子虎鯨或將被賣到日本,遭多方強烈反對。

大型水族公園將永久關閉

更多相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據外媒報道,位於法國蔚藍海岸的馬林蘭水族公園(Marineland d'Antibes)近日對外發佈公告,宣佈將於2025年1月5日「永久關閉」。馬林蘭水族公園規模龐大,年接待遊客曾達120萬人次,公園內飼養著約4000只動物,包括虎鯨、海豚、海獅以及眾多魚類和珊瑚,如何處置牠們成為了棘手的問題。

觀看影片

法令禁止對鯨類動物進行表演 逾百員工面臨失業

2021年11月30日,法國政府頒佈法令,禁止對鯨類動物進行表演,最後期限定在2026年12月1日。隨著這一期限的臨近,馬林蘭水族公園的命運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這意味著103名員工將面臨失業的困境。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年訪客量驟降 經營困難

公園方面表示,90%的遊客都是為了觀看虎鯨和海豚表演而來。然而,近十年來,公園的年訪客量從120萬驟降至42.5萬,這讓公園在經營上舉步維艱。面對即將到來的禁令,公園一直在為這些受保護動物尋找新的棲息地,但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母子虎鯨去向令人關注

更令人擔憂的是兩隻倖存虎鯨的去向。這對母子虎鯨:23歲的威基(Wikie)和11歲的凱喬(Keijo),都是在公園中出生和長大的。就在不久前,公園向法國政府提交了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許可申請,計劃將牠們轉移到日本神戶須磨海洋公園。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多方反對送往日本

然而,這一決定立即引發了各方聲討。多個動物保護組織都對此表示強烈反對。這些組織聲稱,日本目的地水族館曾發生過多起虎鯨意外事件,而且據他們調查,那裡的圈養條件也不夠理想。即便日本是《華盛頓公約》的簽署國,但這些組織仍然對虎鯨的未來深感憂慮。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Marineland d'Antibes官網圖片

公園正為關園做妥善準備

目前,各方都在為威基和凱喬的未來出謀劃策。一些動物保護組織建議可以讓牠們留在現有的池子裡,只是不再進行表演。另一個備選方案是加拿大新斯科舍正在籌建中的海洋保護區,不過馬林蘭水族公園認為這一方案不可行。面對即將到來的關閉,公園方面表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將所有動物安置到目前最好的機構中去」,同時也要在未來幾周內與社會各方協商,妥善處理員工安置等社會問題。

往下看更多文章

研究:全球四分之一淡水動物物種瀕臨滅絕 人類活動或是主因之一

2025年01月13日 12:20 最後更新:15:03

湖泊、河流等淡水環境雖僅占地表面積的1%,卻孕育了已知10%的物種。然而,根據近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全球將近四分之一的淡水動物物種正面臨滅絕,而人類活動是主要原因之一。

24%的物種處於高度滅絕風險 人類活動或是主因之一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評估了現有的2萬3496種淡水動物,包括魚類、甲殼類和昆蟲,結果顯示24%的物種處於高度滅絕風險。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薩耶(Catherine Sayer)指出,污染、水壩建設、水資源抽取、農業活動以及入侵物種等普遍存在的威脅,以及過度捕撈,都是導致淡水物種瀕危的主因。

內陸濕地環境減少35%   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

這些物種在食物網中擁有多樣的位置,能反映全球淡水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自1970年到2015年間,這些物種棲息的湖泊、河川、沼澤、泥灘和泥炭地等內陸濕地環境減少了35%,其消失速度是森林的三倍。

報告的共同作者哈里森(Ian Harrison)表示,淡水生態系統的生態重要性在於支持物種多樣性,許多物種可能僅棲息於特定的湖泊或池塘。

淡水環境具有重要生態功能

此外,這些淡水環境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例如泥炭沼地的碳截存作用、漁業提供食物、植物提取藥物的能力,以及文化和美學價值,一些地方甚至利用淡水蘆葦建造房舍。哈里森指,淡水生態系統透過其自然過程,每年為人類福祉貢獻的價值高達50兆美元。

滅絕風險最高的物種為甲殼類動物

在這份研究中,滅絕風險最高的物種為甲殼類動物,特別是蝦、蟹和螯蝦,約有30%的物種受到威脅;其次是魚類(26%)、四足類動物如蛙和爬行動物(23%)、以及蜻蜓和豆娘等蜻蛉目昆蟲(16%)。全球四大淡水生物瀕危熱點包括非洲的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南美洲的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印度西部及斯里蘭卡。

示意圖

示意圖

維多利亞湖是全球第二大淡水湖,與的的喀喀湖一樣,以豐富的魚類多樣性著稱。哈里森強調,「迫切需要以整合性的水資源管理方式,在兼顧人類用水需求與維護生態系統功能的同時,重視淡水保育,以遏制物種衰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