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報告倡投放資源及發展牙科護理體系 包括青少年及社區支援等

社會事

社會事

社會事

報告倡投放資源及發展牙科護理體系 包括青少年及社區支援等

2024年12月06日 13:58 最後更新:19:23

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發表總結報告,建議採用「做闊做淺、做窄做深」的策略投放資源和發展政府牙科護理體系,包括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為弱勢社群提供「社區牙科支援計劃」,以及推出牙科街症網上派籌服務等。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工作小組主席、醫務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表示,政府已預留足夠資源推行有關計劃,預計未來對牙科護理人員和牙醫的人手需求非常大,當局密切留意是否需要增加培訓名額。

「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受惠對象,是年齡介乎13至17歲的青少年,他們可以獲政府資助使用私營牙科機構的部分服務,包括牙科評估、洗牙等,政府資助額為200元,但家長需要支付「共付額」,政府建議金額為200元,私營牙科機構可以自訂收費,但必須公開透明。當局指出,這項先導計劃將於年第一季推出,可以銜接現時的小學學童牙科保健服務,預計每年約有37萬名青少年受惠。

示意圖

示意圖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的對象是有經濟困難的弱勢社群,除了牙科檢查、脫牙和止痛藥物,亦會加入補牙服務,已獲醫管局豁免全部醫療費用的人士,政府會資助全數費用;已獲豁免部分醫療費用的人士、65至74歲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由社工轉介的有需要人士等,政府會資助超過九成費用,但有關市民每顆牙需要支付50元行政費。這項計劃將於明年第二季推出,名額最少4萬個。

至於市民可以使用的牙科街症服務,將於本月30推出網上登記服務,市民、尤其是長者毋須親身深宵排隊取籌。市民必須實名證記,並以抽籤方式分配籌額,避免出現代人取籌的情況。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缺席率22%逾半65歲或以上 衞生署考慮引入候補機制

2025年01月02日 19:02 最後更新:20:00

衞生署牙科街症30日起推行網上登記及抽籤。衞生署說,登記後首兩個工作天的缺席率分別為兩成至三成不等,合共151個名額,共有40人沒有到診,當中有超過一半為65歲或以上人士。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衞生署。 政府新聞處圖片

各診所中以荃灣牙科診所缺席率最高,超過33%,42個名額只有28人應診;單計今日,缺席率為22%。署方又指,會繼續監察新系統的運作和成效,作出合適的調整和改善措施,包括考慮引入候補機制。

彭鴻昌表示,日後檢討計劃後可優化,建議一些複雜的牙科治療,可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彭鴻昌表示,日後檢討計劃後可優化,建議一些複雜的牙科治療,可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衞生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初步了解部分被抽中但沒有到診的市民表示因事未能出席或忘記預約,亦有市民表示不清楚牙科街症的服務範圍是提供緊急牙科服務。

署方又指,考慮到市民需要熟習新系統運作模式,系統推出初期會在抽籤結果公布當日主動聯絡被抽中人士,確認他們是否收到短信,並提醒他們翌日的診所地點及應診時間。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

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協會組織幹事彭鴻昌認為,如果設立候補機制,可避免浪費資源,但同時要考慮實際操作問題,例如輪候人士能否隨即補上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