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蕭澤頤的人生武道館

社會事

蕭澤頤的人生武道館
社會事

社會事

蕭澤頤的人生武道館

2024年12月09日 13:42 最後更新:13:43

在警長父親的薰陶下,蕭澤頤自小在「我的志願」一欄,毫無懸念地寫上「成為警察」。1988年12月入職警隊、2021年6月晉升警務處處長,成為統領兩萬七千名警察的「一哥」。從來都是「李小龍迷」的蕭澤頤,他的人生武道館,由父子情、手足情、香港情,甚至國家情交織而成。

《駿步人生》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駿步人生》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駿步人生》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他表示:「我自小喜歡看警匪片,加上爸爸是警務人員,經常聽他說『警察故事』,耳濡目染,感覺做警察很有意義,有正義感、英雄感。」成為警察,因此成為蕭澤頤從小的志願。1988年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畢業後,他回港隨即投考見習督察。

更多相片
《駿步人生》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駿步人生》訪問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深受爸爸影響的蕭澤頤稱,自己也學習了父親(左)不做唯命是從的「yes man」。

深受爸爸影響的蕭澤頤稱,自己也學習了父親(左)不做唯命是從的「yes man」。

蕭澤頤入職警隊36年,每天對工作充滿期盼與動力。

蕭澤頤入職警隊36年,每天對工作充滿期盼與動力。

早前他集合同事一行共55人,為鄰舍輔導會55周年籌款,在55秒內完成55下「掌上壓」。

早前他集合同事一行共55人,為鄰舍輔導會55周年籌款,在55秒內完成55下「掌上壓」。

警方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Animal Watch Scheme)。

警方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Animal Watch Scheme)。

一哥大讚活化大館是美事,表示對警務人員及市民都是個好去處。

一哥大讚活化大館是美事,表示對警務人員及市民都是個好去處。

蕭澤頤與主持人譚志源(右)及江旻憓(左)說談大館趣事。

蕭澤頤與主持人譚志源(右)及江旻憓(左)說談大館趣事。

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

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

馬會刊物 《駿步人生》截圖

馬會刊物 《駿步人生》截圖

深受爸爸影響的蕭澤頤稱,自己也學習了父親(左)不做唯命是從的「yes man」。

深受爸爸影響的蕭澤頤稱,自己也學習了父親(左)不做唯命是從的「yes man」。

仿效父親不做yes man

啟發一哥加入警隊的蕭爸爸,蕭漢澄,1953年加入警隊,至 1987年退休前,任職警長。在兒子眼中,他做警察不僅是打一份工。「爸爸在退休前一天還不停的工作、錄口供,真的很熱愛這份工。」深受影響的兒子稱,自己也學習了父親不做唯命是從的「yes man」。「他與上司意見不同一定會說出來,我也鼓勵同事(表達意見)。 」直言自己不是「一言堂」。 「他們(下屬)的經驗我未必有,要珍惜他們的經驗,即使是基層同事也有其才能所在……最重要是(他們願意)講給我們聽。」

他表示,「人生有30至4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是在工作。如果有一份工作能讓你每天過得很享受,這是一種福氣;否則,日子會很難過。」

蕭澤頤入職警隊36年,每天對工作充滿期盼與動力。

蕭澤頤入職警隊36年,每天對工作充滿期盼與動力。

「每日返工都想捉賊」

蕭澤頤入職警隊36年,每天對工作充滿期盼與動力,「我每日返工都想捉賊、破案。」

由1988年加入警隊出任見習督察,直至2021年擢升至警務處處長,他的初心不變。對警隊工作的熱誠,不遜老爸。過去數十年,一哥認為警隊工作宗旨沒有改變,只是面對的罪案及挑戰有所不同。他憶述,本港90年代經常發生持械行劫案,如打劫金舖就很常見。「當時收到哪裡有劫案,在車上已經要預先穿上避彈衣。」

他稱,90年代初期每年有逾9,000宗持械行劫案,但2023年僅97宗,是當年的1%;爆竊案由以往每年逾1.2萬宗,大幅減至2023年只有1,000宗;謀殺案每年有20、30宗,數字是世界最低地區之一。儘管如此,新罪案卻急速「冒起」,包括騙案。

他指,2023年,本港有近四萬宗騙案,總損失涉及91.2億港元。今時今日很多市民喜歡網上購物,網購騙案佔最多;但論損失金額,要數投資騙案居首,去年達59.3億港元,佔總數約三分之二。

憶初入學堂訓練很艱苦

蕭澤頤透露自己當年投考督察,應付密集訓練原來吃了不少苦頭。「當時36周的訓練,很密集、很艱苦。」他憶述,當年考督察要通過外展、行山及領袖訓練等項目,還要划獨木舟。最終咬緊牙關捱了過去,而艱苦換來更強壯的體魄。更大的收穫是,他與隊友在這個訓練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小龍電影蘊含民族大義

蕭澤頤笑稱自己並不如外界盛傳的「好打得」,但偶像、武打巨星李小龍對他的影響的確很大。除了警匪片,到戲院看武打片是他童年時最喜愛的節目。「五歲時,父親帶過我去看《唐山大兄》,自此以後,(李小龍)已成為我的偶像。」

這位「鐵粉」不時翻看李小龍的電影,當中他最喜歡的是《精武門》,認為背後意義深遠,蘊含「中國人不可欺」的民族大義。

蕭澤頤13歲那年,為了興趣,也為了準備赴英留學,開始在香港學習「詠春」。因為偶像,蕭澤頤愛上武術,他的師父正正是一代詠春大師葉問的其中一名徒弟,而李小龍亦是葉問的愛徒,故蕭澤頤與李小龍可謂甚有緣份。

早前他集合同事一行共55人,為鄰舍輔導會55周年籌款,在55秒內完成55下「掌上壓」,得到馬會贊助55萬港元,全數撥捐鄰舍輔導會的非政府資助服務,包括長者中心、智障人士院舍服務等,「成績」亮麗。

早前他集合同事一行共55人,為鄰舍輔導會55周年籌款,在55秒內完成55下「掌上壓」。

早前他集合同事一行共55人,為鄰舍輔導會55周年籌款,在55秒內完成55下「掌上壓」。

感謝馬會支持推防騙訊息

蕭澤頤稱,早於2014年警隊已推出「耆樂警訊」計劃,旨在培養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市民成為「防罪大使」,在預防騙案、推廣道路安全等方面增加宣傳。對此,蕭澤頤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出40萬港元,向市民派發防騙錦囊,宣揚訊息。

騙案以外,保護動物意識隨著時代轉變也備受社會關注。警方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Animal Watch Scheme),並透過「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Animal Watchers Programme)舉行不同活動,馬會亦有參與其中。

警方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Animal Watch Scheme)。

警方2011年推出「動物守護計劃」(Animal Watch Scheme)。

「集大使 成大事」宣傳愛動物

蕭澤頤期望聚集社會力量,在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方面多做工夫,包括情報搜集、宣傳等,例子之一是在學校成立「寵愛閣」,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意識。「持續做,2024年有39間學校、約400名學生參與。」

他特別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出840萬港元,支持警務處,於2024至2026開展「賽馬會『集大使 成大事』計劃」。計劃除了支持參與學校成立「寵愛閣」及培育學生大使外,更於2024年推出升級版「社區流動教室2.0」,在4至5月走訪全港不同學校及寵物友善的公眾地方,透過有趣的電子遊戲,教育大眾照顧寵物生活的細節,以及舉報與動物有關的案件。

一哥大讚活化大館是美事,表示對警務人員及市民都是個好去處。

一哥大讚活化大館是美事,表示對警務人員及市民都是個好去處。

大館盛載滿滿回憶

位於中環荷李活道的「大館」,與警隊淵源深厚。活化前的大館是前中區警署的所在地,警署建築物在二戰前用作警察總部,戰後曾用作港島總區總部及中區警署,見證警隊發展。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對於警務人員,大館有著更深層意義。一哥大讚活化大館是美事,表示對警務人員及市民都是個好去處。

蕭澤頤與主持人譚志源(右)及江旻憓(左)說談大館趣事。

蕭澤頤與主持人譚志源(右)及江旻憓(左)說談大館趣事。

「很多守過大館的同事不時會來(這裡),有很多回憶。」蕭澤頤分享,有些同事以往的辦公室在警察大樓的飯堂樓下,說從炒菜聲,就可推斷當日飯堂的生意。

一哥來訪大館,想起的是求診。「當時這裡有間服務警隊及其家屬的診所,那裡有位大家都封他『怪醫』的醫生。無論甚麼病痛,他通通叫你幾日不洗澡、不洗臉。」

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

2024年是香港警隊成立180周年。

退休擬偕妻去旅行

蕭澤頤定於2025年4月1日退休。「我這36年來,只想著工作,每日返工,享受返工……很少攞假。」笑指不少同事也好奇問他,妻子對此可有微言?

他與妻子認識之時,正是他加入警隊的初期,自此他就全心工作。他說另一半從沒有怨言,但他退休後首要是陪她去旅行。他又期待,退休後重拾運動習慣,也想當義工,特別是與年輕人相關的工作。他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期望社會各持份者走在一起,為年輕人多做點事,至少要令他們明白,不論任何理念,都要有守法意識。

馬會刊物 《駿步人生》截圖

馬會刊物 《駿步人生》截圖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表示,青少年涉及嚴重毒品的被捕人數,由2021年的高峰430人,持續下跌至去年的129人,累積跌幅達七成,創下近年的新低,當中學生的跌幅近八成。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出席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出席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蕭澤頤出席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致辭時說,有關成績是社會各持份者一起努力的成果。不過蕭澤頤提到,近兩年面對太空油毒品的挑戰,在去年上半年已經成為青少年最常吸食的毒品排名第三位,而警方的執法數字顯示,去年涉及太空油毒品案件的被捕人數,按年急升近35倍,由前一年的8人急增至去年的278人,當中61人是21歲以下青少年,年紀最小只得12歲。

太空油毒品。資料圖片

太空油毒品。資料圖片

蕭澤頤說,今屆學院邀請多名醫生、大學教授、社工等專業人士,為學員度身訂造一系列課程,加入太空油毒品的內容、吸食後症狀、戒毒治療等,讓學員了解及更新相關毒品資訊,從而宣傳禁毒信息。他又說,涉毒案件一宗都嫌多,相關判罰亦相當重,呼籲青少年不要涉及任何毒品。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蕭澤頤又指學院在禁毒教育方面成果有目共睹。在第三屆效能表現評估中,顯示學員一手一腳包辦抗毒活動,既提高他們的禁毒知識、領導能力、活動策劃能力等等,亦都增進了身邊同學、親朋戚友以至其他巿民對毒品的認知,更有效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及批判思維,足以印證學院成效卓著;而更令人鼓舞的是,今屆大學學員之中有學院第一屆畢業中學學員,正正表現學院帶給學員正面同積極的影響,令他們主動回饋學院,蕭期望他們不忘初心,帶領新一屆學員繼續發光發熱。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蕭澤頤稱今屆學員報名人數再創新高,除大學學員的招募反應熱烈,獲選的20間中學,更是從65隊報名隊伍當中脫穎而出。無論是「三年制」的高中生,抑或是「四年制」的大學生,今後都是「終生制」的禁毒領袖。蕭請大家珍惜這一趟非凡但有限期的培訓旅程,造就每一份深遠但無限期的禁毒成果,成為一個成功的禁毒領袖,同各界攜手共建「毒品?咪制!」的無毒社會。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警務處第四屆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於今年2月14日在憲報刊登《2025年危險藥物條例修訂令》,將依托咪酯及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即時生效。根據修訂令,販運及非法製造有關毒品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在違反條例的情況下管有和服用這些毒品,最高可被判監禁7年及罰款100萬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