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員幼子患癌命懸一線 同袍有愛協助救出鬼門關

博客文章

警員幼子患癌命懸一線 同袍有愛協助救出鬼門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警員幼子患癌命懸一線 同袍有愛協助救出鬼門關

2024年12月10日 18:00 最後更新:22:41

最新一期《警聲》講述一則感人故事,警員的幼子不幸罹患癌症,病情危急,警隊同袍們紛紛伸出援手,協助募集醫療費用,堅定地支持這個家庭渡過難關。

現時駐守機場警區運輸組的高級警員丘德謙(人稱「謙哥」),十年前因長子出生,調任到工作性質較穩定的車長崗位,爭取更多時間陪伴家人。2017年他再添麟兒丁丁,一家四口本來樂也融融,詎料到2019年傳來噩耗。 

「那年六月,丁丁出現肚脹,變得沒精打采,於是送院求醫。留院診治期間,他突然陷入昏迷,經手術搶救後,醫生終發現其肚脹成因,原來是癌細胞弄破肝臟,滿肚血水所致。化驗證實他罹患神經母細胞瘤,且屬晚期的第四期。」

為鼓勵幼子丁丁積極抗癌,謙哥與其長子雙雙把頭髮剷光。

為鼓勵幼子丁丁積極抗癌,謙哥與其長子雙雙把頭髮剷光。

這個在兒童較常見的癌症,危險在於細胞變異和擴散速度特別快,因此丁丁要在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同步進行手術、化療和電療。正值2019年黑暴期間,當時駐守衝鋒隊的謙哥本來要上前線,上司得知其家庭情況後,立即批准他休假20多天,更為他打氣說:「不用擔心工作,當務之急是先照顧好兒子!」

幼子病情其後稍為回穩,謙哥亦馬上復工。他表示,儘管當時工作艱辛,但一有喘息空間,即致電跟進丁丁的最新情況,游走於家庭和工作上兩個「戰場」,可謂心力交瘁。窩心的是,上司留意到謙哥的特殊需要,運用酌情權,讓他在這段非常時期,轉為朝九晚六的更份。為鼓勵丁丁積極抗癌,謙哥與大仔更雙雙把頭髮剷光,支持因化療而脫髮的弟弟。

可惜經過一年療程,丁丁的病情依然反反覆覆。至今回憶當時情況,謙哥仍不禁留下男兒淚,「那時真的很害怕失去這個孩子!」一籌莫展之際,謙哥得知海外有醫院正試驗新型標靶藥,對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有顯著作用。雖然醫生指丁丁適合試用該藥物,但令謙哥頭痛的是,相關療程不單需遠赴外國治理,費用更高達二百萬港元,大大超出他們一家所能承擔。

高級警員謙哥充分感受到患難下的同袍之情、警隊有愛。

高級警員謙哥充分感受到患難下的同袍之情、警隊有愛。

至此,有同袍建議謙哥申請在警隊籌款。經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協助,計劃火速進行,更在一個月內成功籌得180萬港元。謙哥非常感恩地說:「籌款啟動後,我收到很多曾經共事、甚至素未謀面的同袍傳來鼓勵信息,見到大家不單踴躍捐輸,更眾志成城幫忙轉發籌款信息,我們一家均大受感動。因為大家,丁丁獲得一個重生的機會。」

經新藥治療後,丁丁身體各項指數均回復正常,成功擊退癌魔。謙哥強調今次經歷,讓他深切體會到警隊充滿愛心,他希望透過《警聲》,衷心感謝曾經捐款、對其兒子有救命之恩的同袍,以及曾協力分擔工作的兄弟姐妹,「沒有你們雪中送炭,相信丁丁難以走出鬼門關!我會努力教養好兒子,並將各位的善心承傳下去!」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系列紀錄片《識「碳」再出發》,本周推出第九集《海岸新生》。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已經深入海洋,香港珊瑚專家帶領團隊進行珊瑚培育工作,香港白泥的人工蠔礁展示了修復沿岸生態的有效方法,增強了抵御氣候變化的能力;與海浪共同呼吸的紅樹林,擁有遠超陸地森林的固碳能力。

從深圳福田到香港米埔,深港共同守護著後海灣紅樹林,打造一個世界海洋濕地保育典範。

全球氣候變暖正威脅著海洋生態系統。香港天文台指出,90%的溫室氣體熱量被海洋吸收,導致水溫上升,嚴重影響海洋生態平衡。

中大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培育的珊瑚。

中大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培育的珊瑚。

海水溫度僅上升攝氏1至2度,就可能造成珊瑚大面積白化甚至死亡。香港中文大學崔佩怡博士帶領團隊採用有性和無性繁殖的方法,培育「珊瑚寶寶」,成功提高了珊瑚苗的存活率。在過去30年,全球已喪失了一半造礁珊瑚,這場保育行動顯得尤為緊迫。

香港白泥海灘沿岸蠔礁。

香港白泥海灘沿岸蠔礁。

在元朗白泥海岸,保育團隊正重建蠔礁生態系統。蠔是一種「海洋生態工程師」,不僅能淨化水質,還能減弱海浪衝擊,保護沿岸居民區,通過收集廢棄蠔殼和水泥柱,重新構建蠔礁,為潮間帶生物創造了理想的棲息環境。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彈塗魚與螃蟹。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彈塗魚與螃蟹。

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和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深港兩地正攜手打造世界級濕地。紅樹林具有極強的固碳能力,其吸碳量是陸地森林的5倍多;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的紅樹林面積較本世紀初增加了12萬畝,成為全球少數紅樹林面積持續增長的國家。

主持人黃冰芬沿著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浮橋深入紅樹林。

主持人黃冰芬沿著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浮橋深入紅樹林。

這些自然修復方案不僅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更增強了海岸線抵禦氣候變化的能力。從珊瑚保育到蠔礁修復,從紅樹林保護到濕地管理,每一項都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用大半年時間在甘肅、山西、福建、廣東及香港實地採訪,拍攝了10集10分鐘的紀錄片,圍繞氣候變化的威脅,國家政策及措施、以及企業和人們如何在生產及生活中實現減碳,相關紀錄片已在YouTube上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