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學家深海首發現掠食性甲殼類生物 擁白色幽靈外觀獨特捕食能力

Plastic

科學家深海首發現掠食性甲殼類生物 擁白色幽靈外觀獨特捕食能力
Plastic

Plastic

科學家深海首發現掠食性甲殼類生物 擁白色幽靈外觀獨特捕食能力

2024年12月13日 16:30 最後更新:17:05

近日科學家在深海首次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掠食性甲殼類生物。這種被新發現的深海端足目(amphipod)生物,以白色幽靈般的外觀和獨特的捕食能力顛覆大家對海洋生物的認識。

體型較同類生物「巨大」

據LiveScience網站報導,一支研究團隊在太平洋東部的阿塔卡馬海溝(Atacama Trench ),於7902米深發現了這一生物。該物種體長約4cm,相較於同類端足目生物,體型堪稱「巨大」。研究共同作者、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深海生態學家Johanna Weston表示,「我們為這一掠食性生物命名為杜西貝拉海霧蝦,靈感來自安地斯地區原住民語言中的『黑暗』一詞,以象徵牠生活的深海黑暗世界。」

快速游動捕捉較小生物 成為頂尖掠食者

這種被名為杜西貝拉海霧蝦(學名:Dulcibella camanchaca)的生物擁有特殊的肢體結構,令牠能快速游動,捕捉其他較小的深海生物,成為黑暗深淵中的頂尖掠食者。

發現是「整合深海觀測系統遠征」的重大成果

杜西貝拉海霧蝦的發現是2023年「整合深海觀測系統遠征」(Integrated Deep-Ocean Observing System, IDOOS)的一項重大成果。此遠征由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與智利千禧海洋研究所(IMO)聯合進行,旨在探索海底板塊構造與海洋動態過程。

圖片來源:Woods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圖片來源:Woods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顯示在黑暗極端的環境下仍有生命以驚人方式繁衍

這項發現的詳細內容已發表在《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期刊》(Systematics and Biodiversity)上,標誌著首次在如此極端深海環境中找到大型、活躍的掠食性等足類。不僅是科學界對深海生命了解的一次突破,也顯示即使在陽光無法抵達、壓力足以壓碎鋼鐵的極端環境中,生命仍能以驚人的方式適應並繁衍。

往下看更多文章

行李藏777公克鱷魚頭 加男印度機場過安檢遭攔截逮捕咁辯稱

2025年01月17日 16:30 最後更新:17:41

加拿大男子於印度機場搭機返國,因行李藏777公克鱷魚頭被當場攔截,被捕後咁辯稱...

男子過安檢因行李藏鱷魚頭被攔截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一名32歲男子近期從印度德里甘地國際機場準備搭機返國,結果安檢時因行李藏有一顆鱷魚頭而被海關人員當場攔截並逮捕。

鱷魚頭重777公克被列為保護物種

據悉,海關人員查獲的鱷魚頭重約777公克,被包裹在米白色布料中。經過當地相關部門確認,鱷魚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物種。

X平台圖片

X平台圖片

男子辯稱鱷魚頭在泰國購買否認捕獵或殺害行為

被捕男子供稱,這個鱷魚頭是自己在泰國購買,否認有捕獵或殺害行為。由於他並未持有相關許可證,違反了印度的法律規定,因此被當場逮捕,而鱷魚頭已被送往實驗室進行鑑定。

X平台圖片

X平台圖片

德里海關呼籲部門加強合作防止野生動物走私

消息曝光後,德里海關呼籲各部門加強合作,防止受保護物種製品非法走私。根據非政府組織TRAFFIC的報告顯示,2011年至2020年間,印度機場共攔截了146起涉及野生動物的走私案件,其中包括鱷魚、蜥蜴及蛇類等爬蟲類,爬蟲類佔總數的46%。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