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研究資料顯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常見死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專家認為,德國大約35%的癌症病例是由不健康飲食引起的。
示意圖。設計圖片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常見死因
據外媒報道,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常見死因,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示意圖。設計圖片
11種食物促進腫瘤生長
專家認為,德國大約35%的癌症病例是由不健康飲食引起的。尤其是以下11種食物:加工肉類和肉製品、高糖食品、漢堡、炸薯條、薯片、冷凍薄餅、紅肉、熱狗香腸、工業生產的烘焙食品(如羊角麵包)、甜甜圈、柏林果醬包。
示意圖。設計圖片
這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
有機構警告,這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等不健康物質,會促進腫瘤生長。
致癌因素還包括吸煙、酗酒等
已知的致癌因素還包括遺傳傾向、吸煙、酗酒、過度紫外線輻射或人乳頭狀瘤病毒等病原體感染。
示意圖。設計圖片
比利時科學家馬汀的實驗室中充滿人骨,他說他的工作有點像研製香水的調香師,只是他製作的是仿腐屍和「死人骨頭」的氣味,這其中還要細分死亡年份3年、10年、20年氣味。他與比利時聯邦警察合作,協助警方訓練「尋屍犬(Cadaver dogs)」。
腐爛人肉氣味訓練尋屍犬
據外媒報導,馬汀(Clement Martin)已成功研製腐爛人肉氣味,目前用於訓練尋屍犬,但遺骨一旦軟組織消失,剩下乾燥的骨頭,氣味便不那麼強烈,且骨頭還會吸附周遭泥土、植物等環境味道,增加尋屍犬工作難度。
觀看影片
骸骨氣味因死亡時長而異
馬汀指出隨死亡時間不同,3年、10年、20年的骸骨氣味也不同,比利時聯邦警犬訓練負責人卡登(Kris Cardoen)說:「在一些懸案狀況中,我們的狗無法找到已然乾燥的骸骨。」
示意圖。設計圖片
尋屍犬需接受1000小時訓練
為了讓尋屍犬能在懸案中發揮更大作用,馬汀必須模擬出不同「年份」的乾燥骸骨氣味。要成為尋屍犬,需接受1000小時「死亡的味道」訓練,而比利時全國只有4隻。
unsplash示意圖
馬汀將死亡年份不同的乾燥骨頭樣本,保存在密閉玻璃圓罐中,以便日後提取,他笑說:「這有點像調香師在開發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