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證監會推出「咪做水魚」反詐騙宣傳活動 加強投資者教育

香港電台

證監會推出「咪做水魚」反詐騙宣傳活動 加強投資者教育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證監會推出「咪做水魚」反詐騙宣傳活動 加強投資者教育

2024年12月13日 13:02 最後更新:17:20

證監會指,今年首9個月,警方共接獲超過3400宗網上投資詐騙案件,涉及損失合共約22億元,期內證監會亦處理逾360宗欺詐及詐騙投訴個案。

證監會提到,由於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為更有效幫助投資者規避陷阱,在防騙宣傳上調整重點,聚焦3種常見的騙局,包括「交心後要交金」的網戀投資騙局、「真真假假投資專家」偽冒名人陷阱,以及「必賺貼士預埋你」投資「教室」詐騙等。

為持續加強投資者教育,證監會推出「咪做水魚」反詐騙宣傳活動,特別針對數碼平台投資騙局,以提高投資者防範常見欺詐手法的意識,除了「水魚」角色外,宣傳計劃包括一首原創的歌曲和短片。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在維護金融市場誠信和保障投資者免受詐騙方面,執法與教育同樣重要。騙徒不斷利用新的方法和科技謀取私利,因此必需在教育工作上與時俱進,讓投資者裝備自己成為抵禦風險的第一道防線。

往下看更多文章

警方稱企業員工對公司內部訊息及與生意夥伴往來的電郵警覺性較低

2025年01月23日 00:15 最後更新:00:30

本港於去年首11個月錄得187宗電郵騙案,較2023年同期減少2宗,整體損失金額由1億6千萬元下跌三成半至1億元,但平均損失金額仍高達55萬元,絕大部分電郵騙案繼續以針對企業為主。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說,過往較大額的電郵騙案損失,大多牽涉騙徒假冒受害人的上級或重要生意夥伴,企業員工對公司內部發出的訊息,以及牽涉與公司生意夥伴往來的電郵警覺性較低。

警方聯同網絡安全公司在過去連續兩年舉行釣魚電郵演習,向參與的機構員工發出模擬釣魚攻擊的電郵,最新一次在去年8月至12月進行的演習,在216間參與機構中,超過77%的機構員工,曾點擊最少一封釣魚電郵 ,另有330人曾輸入個人資料,當中點擊率最高是模擬公司人事部發出的問卷調查。

負責協辦演習的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家偉說,最大問題仍是員工意識不足,企業除了提升網絡安全設備之外,亦要多參加防騙演習,公司上下包括高層、初級員工也要接受訓練。

近日多間大學要求內地學生填寫由警方提供的防騙問卷,警方表示,措施是希望針對性提升新來港學生的防騙能力,今次的釣魚電郵演習也有大學參與在內,未來會持續在大學等教育機構層面上,多做防騙教育的工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