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加強涉及樓宇安全多項罰則,並引入新罪行。建議就不遵辦強制驗樓通知引入6000元的定額罰款;強制驗窗通知定額罰款倍升至3000 元。
屋宇署網頁
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中又建議提高法庭可處最高罰則,加強阻嚇力。涉及外牆或其伸出物部分的強制驗樓通知,建議將最高罰款增加四倍,由5萬元提高至20萬元,監禁則維持一年;不遵辦驗窗通知則由2萬5千元增至10萬元, 監禁維持3個月。
立法會。立法會圖片
發展局又建議引入新罪行,針對逾期未有遵辦法定通知或命令,有關樓宇外牆、伸出物或窗戶有損壞而導致傷亡或財物損毀,最高罰款30萬元及監禁1 年。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表示,要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
大灣區
她說,局方一直致力推動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與廣東省相關部門成功商討在幾年前起實施「備案制度」,讓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的企業及專業人士取得內地相應資格,便利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直接提供服務。她說,首批香港工程師早前通過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是兩地專業資格領域規則銜接的重大突破。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首批試點工程專業的職稱評價順利完成,是有開創意義的里程碑,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專業人士的支持和關愛,是極大的鼓舞。(甯漢豪網誌)
網誌引述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劉俊傑表示,隨着「備案制度」的推行,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的專業人士可透過受聘於已備案的香港企業或具備相應資格的內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受惠於備案制度的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兼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賴旭輝表示,最初到內地發展需要通過CEPA完成註冊方可執業,發展局推動大灣區備案制度落實,省卻繁複程序,便利業界人士在內地執業。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表示,發展局一直重視人才互聯互通,其中專業資格認可對人才流動和技術交流至關重要,除了備案制度,去年亦設立職稱評審機制,讓香港建造業專業人士的專業水平、資歷和能力獲得國家評級和認可。(甯漢豪網誌)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認為,粵港兩地工程師學會已簽署多份資格互認協議,促進大灣區工程人才互聯互通,學會將繼續與發展局、內地相關部門和機構合作,推動兩地專業資格對接。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感謝發展局、中聯辦、廣東省人社廳合力推動,以香港工程師學會的四個界別作爲職稱評價試點,整個評審過程非常順利和成功。(甯漢豪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