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現時9成醫院服務都在公立醫院,作為安全網服務全港市民,包括中產。他說,當局期望能夠將有關安全網「織得更寬更厚」,收費不一定只是加,有機會減。他舉例說,急症室的第1及第2類危急病人是政府的責任,收費有可能減免,第4及第5類輕症病人的政府補貼做得更精準,由於仍在檢討中,未能透露細節,適當時候會公布。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1024x/wp-content/uploads/hongkong/2024/06/20240624_CR_QM_2_source-bp_-1024x768.jpeg.webp)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盧寵茂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檢討公立醫院的收費並非簡單根據通脹,需要看數據。他指出,領取綜援及高齡長者津貼人士肯定是弱勢社群,另一類弱勢是因為重病而導致很大醫療支出的中產人士,需要有機制協助他們。
![盧寵茂。資料圖片](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704x/wp-content/uploads/hongkong/2024/08/20240829_PO_source-gis_Lo-Chung-mau-fb.jpg.webp)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提到,政府正在重整公營醫療「三頭馬車」的工作。其中醫管局會負責第三及第四層的複雜醫療服務,例如需要做手術或器官移植的人士;衞生署處理傳染病、藥物審批、藥械管理、學童健康及監督不同醫療專業;基層醫療署則負責慢病管理及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做好預防疾病等工作,促進市民健康。
![盧寵茂。資料圖片](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1024x/wp-content/uploads/hongkong/2024/07/20240717_PO_source-web_lu_--1024x683.jpg.webp)
盧寵茂。資料圖片
他說,過往的公營醫療88%資源用於醫院服務,其餘12%資源放在基層服務,以致很多輕症都走到公立醫院,做成惡性循環,令公立醫院承受很大壓力。盧寵茂透露,慢病治理計劃推出不足一年,有9萬名市民參與篩查,近4成人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由於男性的參與率較低,當局會鼓勵更多男性篩查。
![資料圖片](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704x/wp-content/uploads/hongkong/2024/11/bplib_20230705-155456_20230628_CR_.jpeg.webp)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