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國安處今日公布新一批通緝犯名單,包括鍾翰林、鍾劍華、鄭敬基、何良懋、劉珈汶和張晞晴,他們都已潛逃海外,警方發出通緝有何實際效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任何人向他們提供資金、出售物業、合資開公司等,都屬違法,最多可判監7年,換言之,他們在港的「財路」將完全切斷。此一重拳殺傷力有多大?政圈朋友翻查「深黃」藝人鄭敬基流亡加國後的坎坷際遇,如果他水源乾涸,都幾大鑊。另外,他們的特區護照即時撤銷,居英通緝犯鍾翰林申請政治庇護一年未批,極可能食白果,若然如此,將淪為「人球」,永遠半天吊。
鄭敬基是歌星出身,後來加盟TVB拍電視劇,算是有點名氣的二綫藝人,但2019年反修例時「黃上腦」,既參加遊行,又在社交平台大唱「黃調」,結果被TVB飛走,因在港無處容身,言行也有過晒界,為了避險於2020年「出走」加拿大。
他抵加後,在社媒上載剪碎TVB員工證的照片,以示自斷後路,今後可為所欲為,自此之後,變得愈來愈激。他最初以為可以在當地的華語電視和網媒搵食,但因他形象偏激,大多數媒體都耍手擰頭,他吃不到葡萄,就怒斥它們「都淪為親中傳媒」。
由於全冇着落,他於2021年自已開檔,名叫「香港台」,諗住講乜唱乜都得,無拘無束,並串連其他通缉犯如許智峯等,雄心壯志想發展成「革命」平台。然而在現實世界,冇錢就萬萬不能,平台資金十分緊絀,團隊不少人因沒前景紛紛跳船,搞到人又冇,錢又冇,陷入困境。
為了搵銀,他有時也會去美加一些華人社區中心演唱,但往往只有「黃友」社團邀請,收入有限。他苦中作樂,高唱一曲《馬死樂地行》,自喻處境是「馬死落地行」,十分悲涼。
但他仍沒死心,揚言會把有限資金投放於名為《不停站》的網上平台,目標是吸納參加「救生艇計劃」的移加年輕港人,政治色彩濃厚,他為此聲聲呼籲更多人捐款,當然包括香港的支持者。
從鄭敬基目前的情況看,即使未到山窮水盡,也嚴重缺水,雪上加霜的是,他成為通緝犯後,任何人在港向他提供金錢,都有坐監之險,相信很少人敢以身試法。這條財路切斷後,他即使肯「馬死落地」,亦將寸步難行。最近他表示會參加明年加拿大國會選舉,可能就是為了尋找穩定收入,但勝數有多大,大家心裏有數。
藝人鄭敬基出走加拿大後「繼續革命」, 卻頭頭碰着黑,搞「黃媒」又資金緊絀,嚴重缺水,要呼籲捐款養命,如今被通緝後,在港「水源」將切斷,想馬死落地行也不可能。
另一個通缉犯鍾翰林,處境就更差,不單止生活出問題,申請政治庇護亦甚渺茫,如果最後不成功,將失去居留權,成為無身份的非法移民。由於他的香港特區護照會被撤銷,今後將成為無國籍「人球」。
「港獨」狂熱分子鍾翰林逃英尋求政治庇護,一直被拖,隨時食白果,因特區護照被撤銷,日後可能慘變「人球」。
他在港時一直鼓吹「港獨」,明言用一切手段,包括流血暴力,爭取香港建國。他2023年本刑滿出獄,接受一年監管令,若他肯重新做人,現在已可完全自由。不過他死性不改,於該年年底潛逃英國,旋即謀求政治庇護,至今已近一年,卻冇聲冇氣,當局顯然拖得就拖,令他知難而退,轉去其他地方,例如台灣等。
工黨上台後,擺明不容「政治庇護者」再增加,部分仍未獲批的申請者,很可能陸續遣走。在這政策下,鍾翰林獲庇護可說凍過水,變「人球」的厄運已擺在眼前。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見,通緝犯繼續流亡海外,未來命運只會更悲慘,倒不如聽警方的呼籲,早一點懸崖勒馬,回港自首,刑滿之後,便可重新成為自由、正常的香港人,總好過一生愁困異鄉,或像鍾翰林那樣,成為永遠漂泊的「人球」。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BNO簽證居英於2021年1月開始申請,不經不覺已4周年,這計劃當年觸發一波移民潮,至今共有約16萬港人抵英,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能說對社會經濟沒影響。4年過去,政圈朋友對這計劃粗略作了一次「盤點」,看到申請勢頭每況愈下,持續下滑,最近已跌至谷底。主要原因是4大不利因素齊來,沒有最差,只有更差,預測蛇年之後,情況可能更壞,BNO港人難望轉運,至於未動身者,更多人計過數後將卻步。
本月是BNO簽証居英計劃推行4周年,2021年時,全年有近10萬港人獲批,達到高峯,之後就逐年減少,去年底跌至新低。政圈朋友拆解計劃吸引力大減的原因。
政圈朋友指,由4年前至去年第3季,BNO簽證申請數字出現明顯跌勢,低處未算低,可見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計劃於2021年1月啟動後,首年批出的申請宗數達9.6萬宗,平均每季3萬宗,如這人數持續,4年可流失40萬人,都幾得人驚。幸好批出的宗數之後逐年下跌,2023年跌至3.7萬宗,去年首3季更僅2.4萬宗,可說拾級而下,也沒出現過反彈。至今拿BNO 簽證抵英的港人近16萬,遠低於當初估計的最壞情況。
至於遞交申請的宗數,去年第3季只有約5千宗,創了新低,比4年前高峯期時每季3萬宗申請,相差甚遠,可見這計劃的「拉力」已大大減弱。也看不到新因素會刺激申請回升。
究竟什麼原因令BNO居英的吸引力不斷下滑?政圈朋友綜合了4個不利因素,部分於今年1月開始實現,已抵英的港人勢將「苦上加苦」,而仍十五十六未動身者,見先行者諸事不順,自然再諗過度過,臨門卻步。
BNO港人面對4大不利因素,生活「苦上加苦」,不少準備申請者,因而打退堂鼓,放棄赴英。
第1個因素是,經濟持續低迷,寒冬沒有盡頭,見不到春天。據當局最新數字,去年第3季經濟增長向下修整為0%,第4季估計由0.3%降至0%;而英國工業總會預測,今年首季將跌至兩年來最低。換言之,頹勢已成,難望有起色。
雪上加霜的是,工黨政府上台後,講明要打企業和富人荷包以補財赤,辣手加税必然令老闆減少投資,壓低成本,結果是,打工討生活的BNO 港人搵工更不容易,薪水不跌已算幸運,遑論加薪了。
第2個不利因素,是拿BNO簽證居英的政府收費樣樣加,移英者負擔更加沉重。首先,由本月18日起,BNO港人每年須付的「公共醫療保健附加費」,成人加至1035鎊(逾1萬港元),兒童則加至776鎊(近8千港元),「兩大一少」家庭如申請5年簽證,這方面開支5年共增至14230鎊,即大概15萬港元,並非小數目。
其他收費也勁加,如日後申請永久居留,費用將上調20%,每人要付約2.8萬港元。種種加費,令BNO 移英的成本大升,難怪部分準備申請的人要重新計過條數。
第3個不利因素是,由今年4月起,居英滿4年而未入籍的BNO港人,在英國以外(包括香港)的收入及投資獲利,如沽出物業等,都要繳稅,被政府咬去一大截。這4年已抵英的港人,本已生活難捱,再再需財,若還要將賺的錢與英國政府對分,的確十分慘情。
第4個不利因素是,BNO港人未能享受社福和教育福利,税要付,國民好處則欠奉,例如入讀大學仍要交國際生學費,比本地生高很多。最慘是,英國多數大學正陷水乾困境,惟有打國際生主意,今年學費將大增,港人家長開支百上加斤,真的苦過DD。至於私立中學,也紛紛加費,貴到令人咋舌,BNO 港人惟有選擇次等學校,與原來移英的理想相違背。
可以預見,蛇年將是BNO港人流年不利的一年,大家要做好過艱難日子的準備,而還未諗掂的「遲來者」,務必準確評估移英的pro & con,冷靜再想清楚,不宜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