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亂港派新搞作:破壞港府海外招公務員 陰魂不散向大學及應徵港生施壓

博客文章

亂港派新搞作:破壞港府海外招公務員 陰魂不散向大學及應徵港生施壓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亂港派新搞作:破壞港府海外招公務員 陰魂不散向大學及應徵港生施壓

2025年01月05日 21:46 最後更新:21:58

樹欲靜而風不息,在海外的亂港人馬陰魂不散,一有機會就興波作浪,最新搞作是針對港府在外國招聘公務員,一方面向當地政府告狀,另方面出「陰招」阻大學借出考試場地,並乘機再施「文宣」故技,煽動應徵的留學港生杯葛。不過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政府反應冷淡,大學更據理反擊,令他們十分冇癮。

加拿大的「黃友」組織向卑詩大學(UBC)施壓,指它租場地給港府舉行招聘公務員考試,而試題涉及《香港國安全法》,等於助長「香港壓制人權」,反華議員關慧貞亦隨即和應。但UBC校方據理反駁,認為做法沒錯。

加拿大的「黃友」組織向卑詩大學(UBC)施壓,指它租場地給港府舉行招聘公務員考試,而試題涉及《香港國安全法》,等於助長「香港壓制人權」,反華議員關慧貞亦隨即和應。但UBC校方據理反駁,認為做法沒錯。

因應香港公務員仍有逾10%空缺,一些職系亦人才難求,故近年都有在英、加、澳洲、美國及中國內地招聘公務員,反應不差,上月便在各地舉行了一次招聘考試。本來這類活動極之正常,也不涉政治,但亂港人馬,包括一些通緝犯,卻將之「泛政治化」,特別針對考試試題涉及《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上綱上綫大肆攻擊,更向借出考試場地的大學施壓,指它是「極權幫兇」,與當年黑暴時期威迫校方的手法十分相似。

據加拿大媒體《Gobal News》報導,一個居加「黃友」的組織,近日致函加拿大卑詩大學(UBC)校長,對該校借出校園場地給香港駐加經貿辦,舉行公務員考試,表示極大憤怒,因為考試試題包括《香港國家安全法》,大學協助港府招聘,「等同助長鎮壓,壓制人權」。

組織發言人姚永安更越講越離譜,也越吹越大,將這次考試延伸到「中方威脅加拿大國家安全」,說UBC協助港府在加招聘「效忠北京政府和香港特區」的公務員,等於為外國政權滲透加國鋪路。

加拿大的反華「鷹派」議員關慧貞亦趁機「拍和」,說十分擔心中國政府可能透過在其他國家招聘人員,替它執行《香港國安法》,意即培養渗透加國的「臥底」,故校方租出場地時,應制定「道德標準」。這說法充滿着「陰謀論」,卻冇證冇據,只是攻擊中國和特區政府的一貫「硬屈」技倆,有點理智的人,都會當他們發噏風。

所以UBC大學校方對被亂扣帽子,即時作出反駁,指大學在此事上的角色,僅限於校園租賃管理,並確保符合既定政策,而活動沒有違反UBC的政策,也未違任何法律。由這回應可見,UBC覺得指責無限上綱、無理取鬧,睬佢都傻。

政圈朋友指,原來流亡澳洲的通緝犯許智峯,月前也曾對這次港府招聘公務員考試開火,說英、澳、加、美等國應對此活動仔細審視,因為考試並非只開放給香港人,而且要考《香港國安法》,澳洲政府須考慮是否讓「極權政府」在這裏招聘公務員。他此招是打蛇隨棍上,藉這議題再抹黑香港,加深澳政府對特區的仇視。

流亡澳洲的通緝犯許智峯(右),煽動留澳港生杯葛在當地舉行的公務員考試,擺明搞亂檔,但徒勞無功。圖左為另一通緝犯任建峰。

流亡澳洲的通緝犯許智峯(右),煽動留澳港生杯葛在當地舉行的公務員考試,擺明搞亂檔,但徒勞無功。圖左為另一通緝犯任建峰。

更陰毒的是,他扮晒忠言逆耳,「勸告」在澳留學的香港學生,應該杯葛這次招聘,「因為成為公務員,是要向中國和香港特區宣誓效忠,擁護實施國安法的政府」,故任職公務員是一種「罪過」。這與2019 年黑暴期間,他們有計劃地分化公務員的毒辣居心,如出一轍。

政圈朋友指,他留意到加拿大和澳洲政府對這事件沒作高調回應,例如黃媒曾質詢澳洲外交部,對方連回覆也沒有了,而加拿大方面也沒有理會,可見大家都不想無端端挑起火頭,特別是香港招聘公務員乃正常活動,當局也找不到理由反對。

至於大學校方,目前正爭取增加中國內地和香港學生的「水源」,更不想與兩地為敵,自破飯碗。

「黃友」和通緝犯今次可說揀錯了議題亂吠,結果只會徒勞無功、自討沒趣。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加拿大

往下看更多文章

BNO計劃4周年「盤點」 移英港人難捱 4大不利因素令蛇年「苦上加苦」

2025年01月12日 21:14 最後更新:22:11

BNO簽證居英於2021年1月開始申請,不經不覺已4周年,這計劃當年觸發一波移民潮,至今共有約16萬港人抵英,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不能說對社會經濟沒影響。4年過去,政圈朋友對這計劃粗略作了一次「盤點」,看到申請勢頭每況愈下,持續下滑,最近已跌至谷底。主要原因是4大不利因素齊來,沒有最差,只有更差,預測蛇年之後,情況可能更壞,BNO港人難望轉運,至於未動身者,更多人計過數後將卻步。

本月是BNO簽証居英計劃推行4周年,2021年時,全年有近10萬港人獲批,達到高峯,之後就逐年減少,去年底跌至新低。政圈朋友拆解計劃吸引力大減的原因。

本月是BNO簽証居英計劃推行4周年,2021年時,全年有近10萬港人獲批,達到高峯,之後就逐年減少,去年底跌至新低。政圈朋友拆解計劃吸引力大減的原因。

政圈朋友指,由4年前至去年第3季,BNO簽證申請數字出現明顯跌勢,低處未算低,可見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計劃於2021年1月啟動後,首年批出的申請宗數達9.6萬宗,平均每季3萬宗,如這人數持續,4年可流失40萬人,都幾得人驚。幸好批出的宗數之後逐年下跌,2023年跌至3.7萬宗,去年首3季更僅2.4萬宗,可說拾級而下,也沒出現過反彈。至今拿BNO 簽證抵英的港人近16萬,遠低於當初估計的最壞情況。

至於遞交申請的宗數,去年第3季只有約5千宗,創了新低,比4年前高峯期時每季3萬宗申請,相差甚遠,可見這計劃的「拉力」已大大減弱。也看不到新因素會刺激申請回升。

究竟什麼原因令BNO居英的吸引力不斷下滑?政圈朋友綜合了4個不利因素,部分於今年1月開始實現,已抵英的港人勢將「苦上加苦」,而仍十五十六未動身者,見先行者諸事不順,自然再諗過度過,臨門卻步。

BNO港人面對4大不利因素,生活「苦上加苦」,不少準備申請者,因而打退堂鼓,放棄赴英。

BNO港人面對4大不利因素,生活「苦上加苦」,不少準備申請者,因而打退堂鼓,放棄赴英。

第1個因素是,經濟持續低迷,寒冬沒有盡頭,見不到春天。據當局最新數字,去年第3季經濟增長向下修整為0%,第4季估計由0.3%降至0%;而英國工業總會預測,今年首季將跌至兩年來最低。換言之,頹勢已成,難望有起色。

雪上加霜的是,工黨政府上台後,講明要打企業和富人荷包以補財赤,辣手加税必然令老闆減少投資,壓低成本,結果是,打工討生活的BNO 港人搵工更不容易,薪水不跌已算幸運,遑論加薪了。

第2個不利因素,是拿BNO簽證居英的政府收費樣樣加,移英者負擔更加沉重。首先,由本月18日起,BNO港人每年須付的「公共醫療保健附加費」,成人加至1035鎊(逾1萬港元),兒童則加至776鎊(近8千港元),「兩大一少」家庭如申請5年簽證,這方面開支5年共增至14230鎊,即大概15萬港元,並非小數目。

其他收費也勁加,如日後申請永久居留,費用將上調20%,每人要付約2.8萬港元。種種加費,令BNO 移英的成本大升,難怪部分準備申請的人要重新計過條數。

第3個不利因素是,由今年4月起,居英滿4年而未入籍的BNO港人,在英國以外(包括香港)的收入及投資獲利,如沽出物業等,都要繳稅,被政府咬去一大截。這4年已抵英的港人,本已生活難捱,再再需財,若還要將賺的錢與英國政府對分,的確十分慘情。

第4個不利因素是,BNO港人未能享受社福和教育福利,税要付,國民好處則欠奉,例如入讀大學仍要交國際生學費,比本地生高很多。最慘是,英國多數大學正陷水乾困境,惟有打國際生主意,今年學費將大增,港人家長開支百上加斤,真的苦過DD。至於私立中學,也紛紛加費,貴到令人咋舌,BNO 港人惟有選擇次等學校,與原來移英的理想相違背。

可以預見,蛇年將是BNO港人流年不利的一年,大家要做好過艱難日子的準備,而還未諗掂的「遲來者」,務必準確評估移英的pro & con,冷靜再想清楚,不宜輕舉妄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