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作供。黎在直播訪談節目中形容台灣為一個獨特「國家」 ,遭法官質問是否當台灣跟從美國的對華政策時,台灣便可建立獨立國家,黎否認,強調從不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或主權國家,指應用改用其他字眼。
黎在訪談節目中形容台灣是一個「國家」。
辯方展示2020 年 10 月 1 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謄本,節目嘉賓為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及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邁克爾奧斯林(Michael Auslin)。黎在節目中提到台灣政府跟從美國的對華政策,令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升級。辯方指黎當時形容台灣為「國家」,法官杜麗冰亦指黎在節目中提及台灣是個獨特的「國家」,又提到「Taiwan is creating a country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 is becoming its future」(台灣正在創建一個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正成為它的未來),是否指當台灣跟美國提升關係時,台灣便可建立獨立國家? 黎否認,替他從不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或主權國家,解釋台灣透過與美國的關係正在變成「更強大的地方」,但他們一直猶豫應否遵循美國政策。杜官追問,黎說創建國家是否指獨立國家?黎回答,應該改用其他字眼更好,如「地方」。
黎在節目指,特朗普懂得如何採取強硬的態度和手段去對付中國。(AP資料圖片)
黎於節目中指西方國家結盟才可對抗中國
辯方又指黎在節目中稱歐洲國家無法獨自對抗中國,是否倡歐洲國家結盟來對付中國?黎否認,指只是講述當時事實,而自由國家均視中國為敵人,激使外國重新檢視其對華政策,西方國家亦自知它們必須結盟才可對抗強大的中國。辯方問中國是否黎的敵人,黎稱,對香港而言,中國是敵人。
黎又在節目中評論拜登不斷理想化中國的行動,但特朗普則懂得如何採取強硬的態度和手段去對付中國,有能力帶領西方國家對抗中國。但黎庭上否認提倡西方國家要在特朗普帶領下對抗中國,亦否認提倡特朗普採取強硬的態度和手段去對付中國,重申是事實,無須他提倡。
黎的長子黎見恩今早到庭旁聽。(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又指,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等,均曾以不同方式與中國發生衝突或對抗,它們知道無法獨自對抗中國,必須有美國支援保護他們」,如駐日美軍、駐韓的美國第七艦隊。辯方問黎是否主張美國在亞洲地區長期駐軍?黎否認,強調僅陳述事實,這是亞洲國家的願望,又指歐洲人也意識到同樣需求。法官李素蘭問黎如何知悉歐洲人也有此需求?黎稱從報道知悉,歐洲會跟隨特朗普政策。
辯方另問黎是否提倡中國與西方國家「冷戰」?黎否認,強調他只是陳述當時的事實,當時正發生「decoupling」(脫鈎)的情況。
黎在節目又提到台灣可成為美西方對抗中國的最大槓桿,又指美國對台灣做了「正確的事」,因為美國對中國實施了科技制裁。辯方問黎「正確的事」是指什麼?黎庭上指,是美國提升了對台關係,辯方向黎指出他在「正確的事」同一句說話中稱是「因為對中國的科技制裁」;黎即改口稱,「正確的事」是指美國若要保護科技就必須保護台灣,因台灣的晶片科技對美國非常重要。
被告黎智英。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周五(24日)進行第125天聆訊,續由黎智英第33日作供。
控方質疑Mark Simon得知特朗普何時簽署法案
控方展示2019年9月23日Mark Simon和黎的訊息,黎承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知道他10月訪美,對方說期待他來。法官杜麗冰指,從訊息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很開心10月見黎,黎同意, 但後來沒發生。控方問黎期間有否見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任何委員?黎說,之前見過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和他的助手在其辦公室,惟他不記得助手名字。
控方問及Mark Simon與美國全國安全委員會的關係,指Mark Simon曾於2019年11月28日向黎、李柱銘及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 傳送訊息,提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為簽署法案奠定基礎。特朗普上周決定簽署法案,想盡量避免讓習近平在貿易談判中獲得任何籌碼。」
控方關注Mark Simon 似乎知道特朗普何時簽署法案?黎指,猜測是有國安委成員告知Mark Simon,又認為Mark Simon 與國安委關係不密切,只是曾出席會議,而Mark Simon亦沒告知黎為何他知道特朗普決定簽署法案的時間。
法官質疑黎沒好奇心問Mark Simon有關消息來源
法官杜麗冰追問,黎對此不感興趣?黎反問為何要問?杜官質疑,黎是其僱主Mark Simon有如此好的人脈關係,黎不會想知道Mark Simon的消息來源?黎指,這是Mark Simon提供的資料,他收到後感滿意,為何要追問。杜官追問黎沒有好奇?黎回應稱,「你可能有這好奇心,但不代表我也有這種好奇心。」法官李運騰問,黎當時相信Mark Simon的消息?黎確認。
控方再問Mark Simon曾否與美國政府甚或特朗普交談?黎重申不知道。法官杜麗冰問黎早前供稱,認為Mark Simon 的資訊來自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 (Matt Pottinger)?黎確認,但強調只是自己推測,因博明在國安委,而Mark Simon 認識對方。
黎形容特朗普簽署法案是「資本」抵抗自由被侵蝕 控方質疑是要抗中
控方引述黎於2019年11月28日在與Mark Simon、李柱銘及郭明瀚的群組中指,特朗普知道以貿易協議而言,香港作為籌碼有多大影響力,故下定決心,與中國的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新冷戰已正式展開,香港累積了更多資本抵抗,世界更站在我們這邊。 黎指,如果特朗普簽署法案支持香港,便是「wherewithal」(資本)。控方問是要對抗中國?黎指是抵抗自由被侵蝕。
黎在群組亦提到白宮國安委人員將會見香港的大學領袖,由張崑陽帶隊,對他們和香港都是好事。控方問黎有否與張崑陽一同前往國安委?黎指沒有,否認在美國與張崑陽會面,指訊息於9 月21日發出,他當時應在香港。
美國會參議員Rick Scott。
黎稱不知「光時」T恤內容 遭法官質疑
黎確認2019年10月美國之行見了時任美國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但不記有否與另一參議員 Todd Young會面 。控方展示同年10月23日見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李柱銘,另一位做律師的女子。黎確認。
控方再展示2019年10月24日黎和Rick Scott的照片,照片中兩人拿著一件T恤,上面印著「Stand With HK」及「光時」口號的T恤,黎指是Rick Scott的,稱不知道亦不關心T恤上面印著甚麼,只是出於禮貌一起拿著拍照,沒仔細去看T恤上印著的字眼。 法官杜麗冰質疑,若上面印著裸女,他仍會幫他拿?黎指,不回答假設性問題。杜官質疑黎一定知道字句意思,黎指他無須知道內容,重申僅出於禮貌手持上衣。法官李運騰問 即使黎知道字句內容,仍會出於禮貌持手著上衣嗎?黎同意。
黎承認與時任國安顧問博爾頓會面。
控方指美國國安委欲與黎會面 黎承認與時任國安顧問博爾頓會面
控方另引述Mark Simon於2019年9月23日向同一群組發送訊息,提及國安委說他們很高興會見到黎及李柱銘,但沒有人能確認總統或副總統能否會見。控方問國安委當時計劃與黎會面?黎指這是控方的推測。控方再問國安委知黎會前往美國,然後期待跟黎會面?黎指,對方知道他將訪美,但最終沒與對方會面。
控方問黎曾否與國安委任何成員會面?黎指,他曾與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 (Matt Pottinger) 會面。法官李運騰問黎曾與時任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會面,博爾頓於2019年9月退出美國政府職位?黎確認,曾與博爾頓會面,但不知對方是否仍是國安委成員。
控方再問博爾頓成為國安委顧問?黎確認。控方提及國安委負責針對軍事政治問題,向美國總統提供意見?黎指,他不關心國安委功能,有人想與他會面,他便前往。法官李素蘭指根據訊息,國安委指高興見到黎?黎指,國安委關注他,但他不關注對方。
法官李運騰問黎會否就著會面提前做準備?黎指,他從不就會面作出準備。控方再問與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會面也一樣?黎指,因蓬佩奧助手Mary kissel 已告知他要怎樣發言,故他沒作準備。法官杜麗冰提到,黎曾問過Mark Simon有關美國法案的名字?黎強調,僅是問法案名字, 其習慣是不會為會議做文件準備。
控方再問國安委與美國制裁政策有關聯?黎指不知道。法官李素蘭問國安委想與黎會面,黎不想知道原因?黎指,對方想見自己,為何要知道原因。控方又問為何黎會與博爾頓會面?黎指,因為想與對方交談,二人是朋友。
黎承認知道《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與制裁有關
控方展示2020年4月24日由美國前副國防部長Paul Wolfowitz 給Mark Simon、前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 及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副本給黎及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名為「Magnitsky Act」的電郵,提到「關於香港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有甚麼措施嗎?」,電郵並附上Twitter 帖文截圖,提到「談話是廉價的,如果不採取行動,中國和香港政府根本不在乎這件事。制裁中共和香港官員,才能阻止他們鎮壓香港民主活動人士。
控方問黎是否甚麼是《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知道。控方指是一項針對侵犯人權的個人制裁?黎指,控方現在告訴他,他就知道。法官李運騰問黎知悉《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同意,指大致了解《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與制裁有關,但不知針對誰,因他沒有深究。法官杜麗冰問黎知道制裁哪一部分?黎指,大致知道。法官李素蘭追問,甚麼是制裁?黎指,制裁就是制裁。控方追問同一問題,黎重申同一答案,反問他如何能解釋。控方問制裁是否懲罰措施(punitive measure)?黎同意。控方問是懲罰一些人?黎指,也許懲罰一些群體、一個黨、一個國家。控方問以甚麼方式採取制裁?黎指,沒想得太詳細。
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 。
控方及法官再質疑Mark Simon有內幕消息 黎指「是他自己的聯繫,不是我的聯繫」
控方再展示Mark Simon回應Paul Wolfowitz的電郵指,提到他上周與參議員的幕僚對話,他們認為除非實際看到一些定罪或變化,否則甚麼都不會發生;又指他知道國安委對於哪些人應被列入《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名單,應已有相當清晰的概念。
控方問甚麼是「一些定罪或變化」,法官李運騰亦問及是否指法庭內的定罪?黎稱是。李官問Mark Simon是黎的助理,他與國安委、參議員職員溝通,是否代表黎行事?黎稱,Mark Simon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單獨行事(he acting on his own, but for my benefit)。黎又補充,別人願意與他溝通,部分原因是知道Mark Simon 是其助理。李官再問所以Mark Simon代表黎行事?黎同意,但強調「是他自己的聯繫,不是我的聯繫」。
李官另問及黎與博爾頓、Jack Keane的關係,黎指兩人是其朋友。控方問郭明瀚呢?黎指也是。控方指Paul Wolfowitz、Jack Keane也關注香港情況?黎指,他們也關心香港。法官杜麗冰問兩人由何時開始關心香港?黎指,當香港陷入混亂時(was in turmoil)。法官李運騰問從 2019年開始關注?黎同意。法官李運騰問2020 年呢?黎指,相信兩人也關心,但不記得有否就此交流,除了在《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談及。
控方提到Mark Simon 提到「國安委很清楚」,顯示他知道內幕消息,黎當時有否問Mark Simon所指的「國安委」是誰?黎稱沒有,因不感興趣。控方問為何 Mark Simon 與國安委談及《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不知道,也沒過問。控方指在發出電郵後的4個月、即2020年8月7日,美國根據《香港自治法》制裁中港官員,可見Mark Simon與國安委有密切聯繫,並且獲得內幕資訊?黎指,Mark Simon取得內幕資訊,不等於他與國安委有密切聯繫。
黎形容美國是「唯一救世主」 承認希望美國幫忙
控方又展示黎回覆Paul Wolfowitz的電郵,提到「美國現在是我們唯一的救世主。如果美國不採取行動,我們很快就會玩完」。控方問黎所指的行動是否指《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稱,可能是一般的行動。控方指黎是回應《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的電郵?黎稱,他當時沒說《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控方指,黎形容美國是唯一救世主?黎稱,希望美國幫忙,因看不到有其他人關心香港,控方追問所以黎想實施《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黎指,他沒這樣說。
控方再展示惠頓於2020年5月3日向 Mark Simon、Paul Wolfowitz 傳送名為「Re:Magnitsky Act」的電郵,提到「中聯辦新任老闆駱惠寧」。控方問惠頓是否建議制裁駱惠寧?黎稱,惠頓沒有提到《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控方指黎回覆惠頓「Great idea」,黎指他只是表達鼓勵和欣賞,同意是好主意。
法官李運騰問當時黎聘用惠頓?黎確認,當時自己身處美國時,曾聘用惠頓數個月,指惠頓協助介紹他認識美國參眾議員及白宮人物 。李官追問,惠頓似乎是做說客,給予建議?黎指,他是主動給予建議。
黎承認Jack Keane電郵提及應制裁法官郭偉健
控方展示2020年5月3日由Paul Wolfowitz給予Mark Simon及惠頓的電郵,副本給黎及Jack Keane,最初提到《馬格尼茨基法案》,是受香港法官郭偉健(WK Kwok)明顯偏頗的行為所啟發,但認為針對那些執行命令的人更有效,或許更直接影響香港法院的行為;電郵有附件關於郭偉健在處理將軍澳連儂牆斬人案時,形容被告「情操高尚」等。
控方指Paul Wolfowitz 似乎指郭偉健應受制裁?黎確認。控方再問黎是否同意?黎指,他沒表達任何意見,因電郵收件人不是他。
左為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
黎接受霍士訪問提及制裁中共
控方再展示Jack Keane於5月27日發電郵,收件人包括黎、Mark Simon等,提到黎於前一天接受《霍士財經網》訪問,黎在訪問中提到《國安法》如何削弱香港法治,又指特朗普表示如《國安法》通過會有嚴重後果,當被問及如何改變中共時,黎提及制裁,指可凍結中國在美國的貪污資金戶口,停止向中國輸送科技等。
控方問黎接受外國傳媒訪問是想吸引外國政客注意?黎指,他是講述香港當時發生的事情,香港的困境,沒提出要求。
控方再引述黎受訪後翌日回覆Jack keane電郵,提到在這個議題上,認為對方的幫助尤其重要,因隨著《國安法》的壓制,別無他路,只能得到美國,特別是特朗普總統的幫助。控方問黎提到「幫助」是指哪方面?黎指,是整體的幫助。控方再問黎為何指Jack keane的幫助「尤其重要」?黎指因為《國安法》。控方關注幫助是指《馬格尼茨基法案》嗎?黎指,他沒這樣說,重申是整體幫助,亦不知道特朗普可做甚麼。
法官杜麗冰追問,其中一件美方可做的事,是實施制裁?黎指,亦可以做其他事情,他沒指明做甚麼,亦忘記當時的諗法。控方再問黎於撰電郵前一天做訪問,提到美國可制裁,翌日在電郵所提及的幫助,明顯是指制裁?黎反問為何明顯指制裁?控方再指當時黎所指的幫助是制裁,黎不同意。
黎認為凍結貪官戶口比通過法案有效
控方展示2020年5月27日Jack Keane傳送予黎的郵件提到彭博的文章指,美國考慮在香港問題上,對中國官員實施強硬制裁。文章提到美國財政部考慮控制中國交易、凍結中國官員和企業資產,控方問黎的想法是否一致?黎指,這不僅是其想法,傳媒也有談及。控方指文章提到要限制簽證?黎指,他提到與官員子女有關的簽證,但文章是指官員簽證。
控方展示黎回覆電郵,提到終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只會傷害中共眼中香港的剩餘價值,對他們的行動幾乎沒任何作用,認為最有效方法是凍結中國官員在美國和西方貪腐資金的銀行戶口,所有高級官員都會害怕,他們可能試圖推遲香港《國安法》的實施。
控方及法官李素蘭問黎為何說「幾乎沒有作用」?黎重申,一旦通過法案,就沒人跟進,還有降低香港價值的風險。法官李素蘭問《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准許美國制裁香港或中國?黎指,應該是香港。李官再問黎如何知悉《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沒大作用?黎指,他最初不知道法案包括制裁。
法官李運騰關注,控方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之後的制裁有關連?法官李素蘭亦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2019年通過,制裁則在2020年實施,當中應該有其他法案?控方指,有《香港自治法》、特朗普簽訂的行政命令,指其意思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實施制裁。法官杜麗冰問《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僅針對香港官員,不包括內地官員?控方指要再尋找資料。法官李素蘭指,他可能要翻查專家報告。
另一電郵顯示Jack Keane向Mark Simon提議轉用Signal 溝通,相關電郵亦有給黎等人。控方問黎有否與 Jack Keane、Paul Wolfowitz 及郭明瀚等人在 Signal溝通?黎指與與郭明瀚有,但不記得其他人。
黎確認期待特朗普採取行動包括制裁
控方展示黎向Mark Simon發電郵提到,特朗普採取實際行動,利用一系列對中國的制裁和懲罰,作為他競選連任前的策略,而拜登只會空談。控方問黎期待特朗普採取行動,包括制裁及懲罰中國?黎確認。
控方追問黎美對台軍事支援問題 黎斥主控「有創意、隨意」遭法官提醒
控方續展示Jack Keane於2020年7月9日向黎等發電郵,引述文章提到「香港人指流亡迫在眉睫,台灣是他們的首選」,黎當時回覆「That’s true(這是真的)」。控方問是否黎同意文章內容?黎稱,同意台灣是港人移民首選。黎在另一電郵又提到,隨著美國增加軍事支持,市民在台灣生活和投資感覺更有保障。黎解釋,他當時回應關於移民的問題,因美國加強軍事保護,市民更感安心,故台灣成為港人移民首選。
控方問黎提出要美國對台的軍事支持?黎重申,他只是解釋為何港人認為台灣是移民首選。控方再指美國加強對台軍事支持,與黎於2019年7月向博爾頓提到的想法一致?黎指,當時是已發生的事。控方再指黎想繼續發生?黎指,他沒這樣說。控方追問黎想提醒 Jack Keane此想法?黎重申,他只解釋為何市民會對住台灣感安心。此時,黎對控方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稱「你真有創意」,控方回應稱,只是根據紀錄提問。黎再指「你真隨意,作為檢控官你很出色(You’re so free, you’re great as a prosecutor)」。控方再問黎一直都認為要平衡中國的「好戰(belligerence)」?黎指,不會回答你放到我嘴裡的說話。法官杜麗冰提醒,黎只須回答問題,黎在杜官重複問題下,表示不同意。
Paul Wolfowitz 。
Mark Simon 訊息提及與「中層人士」討論制裁
控方展示Mark Simon於2020年5月29日在WhatsApp開設名為「DCDems」群組,成員包括黎、Paul Wolfowitz及郭明瀚。法官李運騰關注Jack Keane 曾提及WhatsApp不安全,建議轉用 Signal,為何Mark Simon兩日後建立新群組?黎指,不知為何Mark Simon突建立群組。控方問,該群組名稱是否指「DC Democracy」,即與華盛頓有關的民主工作?黎稱不知道。
Mark Simon在群組發訊息指「強烈同意簽證、官員、家庭、大學等⋯親愛的,以上是與 David Feith 的溝通」,控方詢問誰是David Feith?黎指,他曾在《華爾街日報》工作,但他不熟悉。控方指David Feith於2017年至2021年曾在美國政府工作,與美國的印太戰略、對華政策有關?黎稱不知道。 法官李素蘭指David Feith 稱「強烈同意簽證…」,黎指,他理解Mark Simon與國務院官員似乎有一些溝通。
控方指同日Mark Simon又提到「昨天下午5時,與蓬佩奧和友好媒體的通話,都是關於中國如何侵犯香港自治。今晚6時將與更多中層人士舉行電話會議,討論制裁問題。」 控方問Mark Simon 於5月28日與與蓬佩奧對話?黎指不是,應是指記者會。控方問Mark Simon 稱被邀請參加,問為何 Mark Simon 會獲邀出席?黎稱他怎知道。法官李運騰問當時仍未頒布《國安法》,但有人大《5.28 決定》?黎指,對此沒認知。控方引述黎供詞指,他確認曾閱讀《5.28 決定》。
黎的妻子、姨仔及其兒子到庭旁聽。(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指要凍結中國官員海外戶口
控方示同日黎在群組傳送一段意見,與兩日前、即5月27日Jack Keane發出的電郵內容一致,黎提到「現階段最嚴厲的制裁,是凍結中國官員在美國和歐洲貪腐資金的銀行帳戶,撤銷香港法案會破壞香港的剩餘價值,傷害的只是香港人,因為顯然習近平已放棄了香港。我同意政治上推動移民並不是一個好訊息,懲罰中國才是阻止危機的唯一途徑」。控方指黎在向Jack Keane發出的電郵、WhatsApp 提到制裁和凍結銀行戶口?黎同意。
控方展示2020年6月1日黎與Mark Simon對話,提到Paul Wolfowitz 正在與國安委討論,對中國領導人進行制裁,特別是希望開放他們的銀行帳戶,希望他們受貪腐指控的調查。
控方指,黎提出凍結中國官員涉貪腐海外銀行戶口後,Paul Wolfowitz付諸行動與國安委討論?黎稱,他不是付諸行動,只是嘗試幫忙。控方指Paul Wolfowitz 嘗試跟隨黎的想法?黎重申,Paul Wolfowitz 嘗試幫忙。控方指Paul Wolfowitz 為何能與國安委職員討論?黎指,Paul Wolfowitz作為前官員,一定認識許多國安委的人。控方問Paul Wolfowitz與國安委職員討論制裁,警告要開放他們的銀行帳戶,是指示國安委工作?黎指,Paul Wolfowitz 不是指示,只是建議。
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
黎支持撤銷香港特殊地位 認為可迫中國順應美國要求
控方引述 2020年5月29日郭明瀚在群組發訊息指,他正與國務院、拜登競選團隊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保持聯繫,希望能與基金會討論⋯⋯原則是懲罰中國,而不是香港。但最終取決於特朗普。黎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是類似智庫的組織。黎當時回覆指,他同意懲罰中國,而非傷害香港,因香港受到的傷害越多,對中國的價值就越小,他們更容易放棄。在經濟最差的時候,中國需要香港作為對外的渠道。黎確認,但指《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完蛋了,其他事情已不重要。
控方引述黎於2020年7月15日向 Mark Simon 指,認為沒必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因實施《國安法》香港已經完了,重點不是香港,而是制裁中國,阻止中國打壓香港;惟之後黎又改變想法,指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是對的,若美國和中國脫鉤,香港將是中國的出路,而關閉中國這出口,可迫使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控方指,黎同意撤銷香港特殊地位,其想法變得激進?黎指是變得悲觀。
黎在控方提問下指,如美國脫鈎,香港為成為中國對外渠道,而關閉渠道,可令中國更容易順應美國的要求。 控方續指黎不介意撤銷香港特殊地位?黎確認。控方最後指這是「攬炒」概念?黎指,在這情況下不是,不是香港自行犧牲,而是香港因應《國安法》實施已被犧牲。控方再指,黎願意犧牲香港利益,以滿足美國要求。黎不同意。
控方續引述Mark Simon於2020年5月29日發出的訊息,關於國會山莊的會議,提到針對香港個別人士的制裁名單,眾議院共和黨成員的想法是,要讓他們受傷,但規模有限,也許是10至15人,目標是快速完成。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