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泰國狗仔誤將土製炸彈當玩具叼給4歲小主人 幸眼利軍人父及時發現

大視野

泰國狗仔誤將土製炸彈當玩具叼給4歲小主人 幸眼利軍人父及時發現
大視野

大視野

泰國狗仔誤將土製炸彈當玩具叼給4歲小主人 幸眼利軍人父及時發現

2025年01月08日 15:20 最後更新:16:26

泰國一隻狗狗近日從街上回家時,叼來一顆小球給4歲小主人玩。所幸當任職軍人的男主人看到時即察覺有異,發現其實是一個土製炸彈,嚇得他立即報警處理。

父親任職軍人 一看便察覺是土製炸彈

綜合報道,事發於烏隆他尼府,34歲男主人Jittakorn Talaengjit表示,9歲的愛犬Latte日前出門玩耍後,將一個形狀類似小球的物體叼給兒子玩,兒子隨後將小球拿給他,詢問是甚麼東西,由於他是軍人,一看便察覺那是土製炸彈,於是立即將它放進汽車輪胎,報警處理。Talaengjit指,這個土製炸彈體積大約有1個網球這麼大,極像普通小球,因此不會責怪Latte將它帶回來,但慶幸兒子未有將它拋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警方:炸彈疑由當地青少年幫派製造

警方爆炸物處理組人員到場將炸彈帶離住宅區處理,推測這個土製炸彈疑似由當地一群青少年幫派製造,用於應付敵對幫派,持有這炸彈人士擔心被警方盤查,隨手丟在路邊。警方同時提醒民眾,土製炸彈即使沒有軍用炸彈威力,但仍能造成傷亡,千萬別自行嘗試銷毀。

泰國狗狗誤將土製炸彈叼給4歲小主人玩。(X截圖)

泰國狗狗誤將土製炸彈叼給4歲小主人玩。(X截圖)

Tags:

泰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尿意也可「傳染」?日科學家揭黑猩猩「集體排尿」原因

2025年01月24日 10:20 最後更新:10:36

日本京都大學的科學家近期發現,黑猩猩之間會模仿對方打呵欠,甚至互相傳染「尿意」!這項研究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首次證實黑猩猩具備「群體尿尿」的行為。

個體排尿行為會觸發集體慾望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研究第一作者、京都大學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博士生大西惠菜指出:「人類與非人靈長類動物在群居生活中有許多相似的社會現象。例如,無論是打呵欠、走路、有節奏地敲擊,甚至瞳孔大小,都會彼此傳染。我們的研究證實,個體的排尿行為會觸發其他個體的排尿慾望。理解生理反應與群居生活的有趣關係,有助於探索群體凝聚力的進化機制。」

圖片來源:京都大學野生動物研究中心

圖片來源:京都大學野生動物研究中心

「群體尿尿」多發生於距離較近個體之間

「群體尿尿」現象在人類社會中也十分普遍,例如意大利的諺語提到:「不能一起尿尿的人,不是小偷就是間諜。」京都大學研究團隊觀察到,日本熊本保護區的黑猩猩經常在相近時間一起排尿,於是展開600小時的觀察研究,記錄了1328次排尿事件,發現黑猩猩的排尿同步性明顯高於隨機情況,且「群體尿尿」多發生於距離較近的個體之間。

地位較低個體易受他人影響而跟著排尿

有趣的是,發起排尿行為的個體,其社會地位與「傳染力」無關,但地位較低的個體更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而跟著排尿。大西惠菜解釋:「這種現象可能有幾種原因。一種可能是社會地位較高的個體更常影響其他個體,但由於樣本限制,我們未觀察到。倘若屬實,這可能顯示地位較高者在群體行為中扮演隱性領導角色,對理解群體凝聚力與決策動態意義重大。」

地位較低個體具有注意力偏誤

她補充:「另一種可能是,地位較低的個體具有注意力偏誤(attention bias),更容易留意並回應他人行為,包括排尿,這或許與他們在群體中的高警覺性有關。此外,這也可能與地位較低的個體特徵相關,例如性格差異或更強烈的群體融入動機。」

有助研究靈長類動物社會互動

大西惠菜最後指出:「這些解釋為探索此行為背後的社會與心理機制開闢了新方向,未來研究將更深入了解靈長類動物的社會互動及其進化意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