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王星自述受騙始末:在緬甸吃不飽、沒時間如厠 擔心被迫以詐騙中國同胞爲生

博客文章

王星自述受騙始末:在緬甸吃不飽、沒時間如厠 擔心被迫以詐騙中國同胞爲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王星自述受騙始末:在緬甸吃不飽、沒時間如厠 擔心被迫以詐騙中國同胞爲生

2025年01月09日 11:05 最後更新:11:11

最近,演員王星失聯後在緬東被找到的消息,牽動了許多人的心。

AP圖片

AP圖片

簡單回顧下,原名王星的演員星星,於1月3日中午12時在泰緬邊境失聯,女友發現後趕緊報案、聯繫使館,無果後選擇發微博求助,很多明星幫忙轉發,各界名人紛紛出力。

在泰國官方協助下,王星得以從緬東園區中被解救出來,獲救後大家發現,王星被剃了光頭,看起來很憔悴。

事情進展好消息之一是,外號「金老虎」,人稱「王總」的涉案公司老闆已經被抓獲,同時還有他的手下金燦,也被抓獲關押了。王星被騙到這個公司後,金燦負責實施綁架,雙方進行了三次電話交流。而這個公司是案發園區最大的勞務中介,實力雄厚。

這位被抓的廣東老闆,在國內還有多家公司,也涉及非法交易,這次終於被抓,也是天網恢恢了。

另一個好消息是,王星和女朋友也見上面了,倆人是在位於曼谷的官方機構見面的,她還表示,之後會總結一些求助渠道,幫助大家。但是對於網傳的「200萬贖金」的說法,她就表示不知情。

王星女友微博發文

王星女友微博發文

在整件事中,網友讚王星女友是「教科書式求救」。

在王星决定要去泰國拍戲的時候,她也沒放鬆警惕,一路都和男友保持聯繫,也才要到了一些聊天記錄證據以及定位。確定了定位後,她很快反應過來男友是被騙去園區了,立刻報警。報警無果後她保留證據,在微博上求助,求助的語言裏沒有廢話,言辭懇切,立刻引發了很多明星幫忙轉載。輿論擴散後,事情也給了泰方一定的壓力,最終在多方協助下,王星才被解救出來。

從另一個角度說,王星從决定要去到在路途上,也沒忘記和身邊人聯繫,這種聯繫也爲他「保命」了,所以人去到陌生的地方,無論如何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1月7日,王星在前往泰國曼谷的飛機上講述受騙原因及在詐騙中心的經歷。

根據王星描述,他前往泰國是以該國爲中轉點前往第三國參加拍攝工作,却最終被騙入緬甸。他稱之所以被騙到泰緬邊境,是因爲自己大概2018年曾到泰國試過鏡,所以覺得這只是一次普通試鏡。

AP圖片

AP圖片

王星透露,進入緬甸後,他被迫接受了2到3天的詐騙培訓,在一個有50個中國人的建築物內練習打字。培訓內容以文字詐騙爲主,尚未涉及語音呼叫類或電話對話等詐騙培訓,對此他感到十分恐懼,害怕如果無法得救,自己將被迫以詐騙中國同胞爲生。

據悉,救援團隊當時鎖定了兩處關押場所,並於第一處發現10名中國公民,於第二處發現50名中國公民,王星正是在第二處被解救。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泰國緬甸

往下看更多文章

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 中國造船業領跑全球15年 船企造船秘訣大曝光

2025年01月17日 12:25 最後更新:12:33

一邊緊鑼密鼓地交付用戶,一邊馬不停蹄地接下新單,中國造船業捷報頻傳,不僅在世界市場份額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更在LNG船、超大集裝箱船等高技術船舶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穩穩駛向國際一流。

新華社資料圖片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造船業為何能領跑全球?首先,我們先具體了解一下中國造船成績單。

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5年全球第一

202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分別佔世界市場份額的55.7%、74.1%和63.1%,繼續穩步增長。引人關注的是,2024年中國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均創中國造船史的最好水平。

最新數據還顯示,2024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3.8%;新接訂單量同比增長58.8%;截至12月底,手持訂單量同比增長49.7%。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表示,中國船舶工業手持訂單總體看能夠滿足未來近4年的工作量,這說明中國船舶工業在未來穩定工作方面走出了關鍵的一步。中國船協(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預測模型給出的數據表明,每年海運貿易量增幅,給出的新船的需求,大概在2500萬到5000萬載重噸,總體來講還是保持上升的趨勢。

接下來,再來關注這份成績單中三個亮眼數據。

第一個,造船完工量佔世界市場份額55.7%,這意味著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國製造。

第二個,新接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74.1%,這意味著後續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中國製造。

第三個,手持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63.1%,更是創下中國造船史的最好水平。2024年,中國造船業不僅在訂單數量上持續領跑,建造交付的速度和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一大批高附加值船型相繼交付。

三大造船廠平均五天交付一艘新船

上海長興島是中國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被稱為「造船島」,在過去一年,這裡的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造船三大造船廠幾乎平均五天就要交付一艘新船。

全球首艘第五代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綠能瀛」號在滬交付。

全球首艘第五代17.4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綠能瀛」號在滬交付。

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運輸船,代表了當今世界大型LNG運輸船領域的最高技術水平。

全球首艘230萬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船,它的交付,也讓上海外高橋造船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工總量突破1億載重噸大關的船企。

全球裝載量最大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安吉威信」輪。人民網圖片

全球裝載量最大的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安吉威信」輪。人民網圖片

全球裝載量最大的LNG綠色動力汽車運輸船,一次可運送7800輛汽車,具有排放清潔度高、油耗低、盈利能力強等諸多特點。

最新數據顯示,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累計交船69艘,新接訂單128艘,同比增長19%和70%。其中,中高端船型達到98%以上,實現效率效益雙增長。

2024年中國高技術船型有新突破

2024年,中國高技術船型也有了新突破。

中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它的最大鑽深可達11000米,標誌著中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在建造,有了第一艘的建造經驗,它的建造週期將縮短8個月以上。

中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號」正式入列,它能極地破冰,可深遠海探測,裝備全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一艘艘大國重器接連交付,不僅證明了中國造船業的先進製造能力,也為中國深海科學探測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

如今,全球造船行業競爭激烈,誰能第一時間掌握訂單,就可以拿到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而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多用途船、汽車運輸船、集裝箱船等14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國各家造船廠都超額完成了全年的經營指標,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中國造船業領跑全球,不僅是在量上領先,更是在質上不斷提高。在造船技術上從仿制引進到自主創新,中國造船業已經在國際賽道中跑出了加速度。

從量變到質變 高附加值綠色船型成主流

在中國船舶滬東中華的研究院,這裡的設計師正圍繞更新的綠色新能源產品進行技術儲備,為接下來的新能源造船熱潮打基礎。

現在全球造船行業競爭激烈,環保政策不斷更新,市場也會不斷產生新需求,為此,船企都在全譜系發展,爭做造船行業的全能選手。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78.5%,並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多家船企實現2025年「開門紅」

新年伊始,中國多家船舶企業就接連完工交船,實現了今年的「開門紅」。

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建造的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船「海洋偵探」號正式交付,這也是中國船企2025年交付的第一艘新造船。央視新聞截圖

由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建造的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船「海洋偵探」號正式交付,這也是中國船企2025年交付的第一艘新造船。央視新聞截圖

202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就交付了11.4萬噸成品油船「海洋偵探」號,成為今年首個交船船企。

1月3日,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82600噸散貨船和62000噸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蘇交付。

1月7日,廣船國際為比亞迪建造的第一艘70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交付起航,同一天,一艘21萬噸氨預留散貨船也在青島完成簽字交付。

一艘艘高附加值船舶接連交付,船塢中的工作也是熱鬧非凡。

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船塢中建造的LNG運輸船剛下水,第二批就進來了。今年,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將創紀錄地達到同時在建19艘LNG運輸船舶。

時間縮短一半 船企的造船秘訣

面對越接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船企也有幸福的煩惱,如何能提高效率按期交付呢?來看看船企的秘訣。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央視新聞截圖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央視新聞截圖

今年,中國船舶滬東中華計劃完成13艘大型LNG船的建造交付,按以前的生產條件和工藝,建造一艘大型LNG運輸船需要20多個月的時間,要想交付13艘,至少需要3~4年的時間。

那到底要如何實現1年交付13艘的目標呢?

中國船舶滬東中華LNG副總建造師黃華兵告訴央視記者,船廠為提升建造效率,準備了幾大秘密「武器」,圍繞著快速造船,一大批智慧化設備和方法齊上陣。

曹逸飛說:「我們現在就大力地推進模塊化製作,整個LNG船總共有107個模塊化單元。原來這些管系全部是吊上船之後,靠人工這樣一根根對接出來。現在是推廣高空作業平地做,散裝的作業模塊化做,碼頭週期整體提升將近2~3個月的時間。

模塊化建造,讓一艘LNG運輸船的工期可減少2~3個月,這樣13艘就能減少26~39個月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如何省?還得從造船的源頭——鋼材選取下功夫。」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引進的國內最大的型鋼立體庫。央視新聞截圖

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引進的國內最大的型鋼立體庫。央視新聞截圖

據中國船舶製造一部技術質量科科長吳維真介紹,他們引進的國內最大的型鋼立體庫,每次可以存放684根型材。

為什麼船廠要建立體庫?吳維真說,立體庫作為一個中間的紐帶可以通過信息化的系統來實時調取相應要使用的型材,相比以前手工作業、人工調取、人工查看,效率是大大增加的。

吳維真說,通過新設備與新技術的結合,一艘大型LNG運輸船的生產時間由最早的30多個月縮短到了17個月,確保了訂單的如期交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