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防護中心指,除該航機提供的食物外,中心的調查暫未發現受影響人士在登機前曾進食其他共同食物。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國泰航空日前有兩班尼泊爾抵港航班,有乘客懷疑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兩宗個案涉及的人數增至36人,受影響人士有相似病徵及病發前曾進食相類食物,相信有流行病學關連,呼籲曾乘坐這兩班航班由加德滿都抵港的旅客,致電中心熱線2125 2372,以便提供適切的健康評估。
圖片來源:國泰官網
衞生防護中心說,本月9日接獲的一宗個案群組涉及20人,來自8個互不認識的家庭或組別,年齡介乎11歲至51歲。他們在機上用餐後10至30分鐘後出現嘔吐、腹瀉、噁心、腹痛及發燒等食物中毒病徵。其中13人於本月9日凌晨抵港後到醫院求醫,全部毋須入院。除該航機提供的食物外,中心的調查暫未發現他們在登機前曾進食其他共同食物。
至於本月8日公布的個案群組,受影響人數增至16人,當中9人來自同一個交流團,餘下7名人士互不認識。他們本月8日凌晨抵港,在飛機上用餐後10至30分鐘後出現嘔吐、噁心、腹痛及發燒等食物中毒病徵。調查未發現交流團以外的7人在登機前曾進食其他共同食物。
中心正循不同方面全面調查兩宗個案,包括審視出現病徵人士病發前曾進食的食物,例如相關航班提供的共同食物,包括麵包、水果、紅菜頭沙律、羊肉飯、雞肉飯和雪糕,及其他登機前在機場或尼泊爾境內進食的食物。調查人員已檢取兩班航機上未向乘客供應的同批次食物樣本作檢測。
尼泊爾抵港客機連續兩日疑有乘客食物中毒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尼泊爾抵港客機連續兩日疑有乘客食物中毒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中心說不排除受影響人數會增加。中心和食安中心人員已到供應涉事航班的食物的國泰航空飲食服務(香港)有限公司以及相關航機進行調查,檢視食物烹調流程和衞生。調查顯示相關食物的儲存溫度及方法合適。由於紅菜頭沙律涉及人手製作的工序較多而進食前毋須再經翻熱,為審慎起見,中心已指示有關處所即時暫停供應紅菜頭沙律。
中心已把事件通知世界衞生組織及尼泊爾衞生當局,並向他們查詢有否接獲其他地區通報,由當地出發前往香港以外地區的航班,有乘客出現集體食物中毒的情況。
衞生防護中心完成調查國泰航空早前兩班由尼泊爾加德滿都抵港航班多名乘客食物中毒事件,不排除是由航班上供應的紅菜頭沙律受金黃葡萄球菌污染引致。
調查顯示,本月8日和9日乘坐CX640抵港的乘客中,共有22男21女(11至75歲)在機上用餐後約10至60分鐘出現嘔吐、噁心、腹痛和腹瀉等食物中毒病徵,全部人無需留院治療。
國泰航空本月初兩班由尼泊爾加德滿都抵港航班,多名乘客食物中毒。圖中並非涉事航機。國泰官網資料圖片
其中兩名患者的糞便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金黃葡萄球菌呈陽性反應,而受影響人士的整體臨床病徵及潛伏期亦與由金黃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吻合。
中心聯絡到涉事航班上的120名乘客,展開全面流行病學調查,包括詳細評估報稱在飛機上出現的病徵,及在機上及上機前曾進食的食物,以追查事件成因。
調查顯示全部43名受影響乘客均曾在飛機進食機上提供的食物,而他們在上機前並沒有共同進食任何相同食物。
根據病例對照研究的分析,機上提供的紅菜頭沙律是唯一與病發有顯著統計學關聯的食物,顯示食用紅菜頭沙律是發病的風險因素。
國泰航空。 資料圖片
就兩班航機上供應的約500份食物中,中心收集了兩份未經分發的同批次食物樣本(包括兩個紅菜頭沙律樣本),化驗結果顯示金黃葡萄球菌未有超出食物安全標準。
在調查期間,中心發現該款紅菜頭沙律自今年1月起獨家供應予國泰由加德滿都抵港航班。中心人員兩度巡視該食物製造廠,發現有關紅菜頭沙律涉及多個需經人手處理的步驟,有可能增加受金黃葡萄球菌污染的風險。中心已於本月10日指示有關食物製造廠暫停供應紅菜頭沙律。其後,未再接獲相關航班的食物中毒報告。
為降低風險,中心已建議該食物製造廠減少食物製作過程中的人手處理,並應盡可能使用器具和設備,避免直接手部接觸食材。此外,所有食物處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手部衞生指引,尤其是在涉及人手操作且沒有後續加熱步驟的食物製作過程中。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