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一日都嫌長,特朗普回朝後更加如此,政治翻來覆去,未看到最後,都不知結果。政圈朋友近日發現,有「顏色革命」推手之稱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月前被馬斯克狠閂水喉,運作隨即癱瘓,但最近卻奇跡地翻生,並重出江湖,與國會「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CECC)合辦針對香港問題的活動。
它能避過馬斯克的無情刀,朋友指有兩原因:1是NED入禀挑戰DOGE閂其水喉的合法性,由於法庭介入,國務院繼續發放大部分撥款,讓它如常運作;2是國務卿魯比奥本已對馬斯克亂砍其屬下機構,極感不滿,現見到對頭人失勢出局,遂趁勢向NED恢復放水。「第二中情局」今次死唔去,必再搞風搞雨,香港須做好防備。
NED由死到生,劇情都幾峯迴路轉。今年2月,馬斯克在社媒平台X怒斥NED是「邪惡組織」、貪腐問題嚴重,應被取締,他旋即手起刀落,DOGE人員獲得財政部支付系統權限後,立刻斷其水源,運行亦戛然停頓。與此同時,另一「顏色革命」搞手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一齊被削。
馬斯克曾指「第二中情局」NED是「邪惡組織」,狠閂其水喉,但他失勢後,NED亦告「復活」,開始搞針對香港的活動。
然而NED也非省油的燈,不多久就向法院提控,指其資金是由國會撥出,行政部門將之攔截實屬違法,要求法庭頒發臨時禁制令。幾天之後,國務院就重開水喉,並同意若停止資助,須向法庭提出理據。
這戲劇性轉變,涉及魯比奧與馬斯克的激烈角力。《紐約時報》爆料,兩人在白宫一次會議上,當着特朗普面,就國務院裁員問題互片,頂撞十分激烈,起因是魯比奧對馬斯克狠砍其屬下的「國際開發署」等部門,十分不滿,終於在衆官員面前大炒一鑊。據報當時特朗普曾安撫魯比奧,說他做得「很好」,這表現已埋下「棄馬保魯」的伏筆。
魯比奥對馬斯克狂砍國務院屬下機構,極感不滿,曾在白宫會議上互片。作為反華鷹派,他一直力保這些「颜色革命」推手。
朋友分析,魯比奥做參議員時,已是出名的對華鷹派,當年香港爆發大動亂,背後亦有他的手影,他自然想保留USAID和NED等「顏色革命」推手,這想法與馬斯克的為削而削,大不相同,故一直發功阻止對方落刀。
這場明爭暗鬥,近日終於分出勝負。馬斯克因感逐漸失勢,公然發爛渣,與特朗普反目,並惡言相向,激怒「王上」,結果被摒出局。形勢急速逆轉後,魯比奥亦順放水,讓NED等機構翻生。
有報道指,屬於國際媒體署(USAGM)的自由亞洲電台,條水喉亦未斷,故能繼續運作,近期針對香港的報道沒有停過,情況與NED相似。
馬斯克搞不死NED與自由亞洲電台等,讓「頭號鷹派」魯比奥保住這些武器,對香港而言,是兩個「後患」,務須做好防範。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河童」黃之鋒早前在獄中再被捕,控以「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若罪名成立,可能要坐多幾年監。這令我記起2019年反修例期間一段秘聞,那年8月,暴動火頭正四起之時,有人發現黄之鋒、羅冠聰及兩名港大學生代表,在金鐘萬豪酒店密會一名美駐港領事館高官,他隨即向《大公報》報料,該報查證後,確定那官員正是美領館政治部主管伊珠麗(Julie Eadeh),她當時還帶各人到一房間,會晤一名更高級的官員,過程神秘。其後6年,她沒再曝光,直到最近有消息傳出,指她很大機會接任美駐港總領事。我就此詢問一位政圈知情人士,他證實確有其事。以伊珠麗的背景,日後會否在港有一番特別搞作,值得注意。
由50年代冷戰時期至今,美駐港總領事館一直有特殊地位,重要性僅次於在北京的大使館,故在美國外交系統中,出任駐港總領事的人選,皆非等閒之輩,現任總領事梅儒瑞離任後,即調到駐華大使館任副館長,由此可見一斑。伊珠麗成為接任人選,相信與她在港的豐富政治工作經驗有關。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政治部主管伊珠麗(中),於2019年8月香港風雲色變之時,在港密會黄之鋒、羅冠聰等,相信談及反修例運動的方向。她出任新一任美國駐港總領事的機會甚大。
伊珠麗當年在香港風雲變色之際,與幾個「抗爭」領袖密會,的確十分吊詭,而同時與他們見面的「更高層官員」是誰,一直沒有揭曉,而他們談過些什麼,外界亦一無所知。不過從當時的環境,可以合理推測雙方是討論這場政治運動的方向。其後黃之鋒被傳媒追問時,也鬼拍後尾枕承認,當日「交流」談過有關制裁香港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以及美方不向香港提供防暴裝備的事。而在他們見面後不久,黄之鋒領導的「香港衆志」,就宣布將策動9月全港大罷課,很可能也在討論中提及。
《大公報》報道此事時,也公開了伊珠麗一些背景,說她於2002年在喬治城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後,即加入國務院,在其下的「民主、人權及勞工局」工作,專注人權事務。此後20多年,她一直任職於外交系統,先在駐沙特阿拉館大使館任政治官員,推動當地人權及民主選舉,其後轉往遍地烽火的伊拉克,擔任大使館新聞官。
伊珠麗在不同地區工作時,很注重「滲透當地社會」,她在一篇文章指,外交工作是要把「聯繫」變成「朋友」,再把「朋友」變成「夥伴」。她曾經被派駐過上海,後來調任美駐港總領事館任政治部主管,相信也是沿用這一套路。
她來港後做過什麼「政治工作」,當然是機密,外界無法知道。不過近年經不同途徑揭露的密件,顯示了美國駐港領事館於2014「佔中」前後,至2019年黑暴期間,與亂港核心人物及反對派組織緊密聯繫,深度介入香港的政治運動,幾任總領事都與黎智英、李柱銘、黄之鋒、羅冠聰等考往來深切,在這過程中,相信伊珠麗也擔當一定角色。
今次美駐港總領事換人,雖然伊珠麗機會極大,但是否成事,仍有變數,因總領事到任,須經所在國准許,究竟阿爺作决定時,會否考慮她過往在港做過的事,尚有待觀察。
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敏感时刻,香港官員,以至政商界,都避不與美領館官員接觸,新總領事的工作將甚困難。
不論誰任新一任美國總領事,在目前極敏感的時刻,開展工作都會相當困難。近期港府派官員出席美國國慶酒會,已由副司長改為局長,明顯降格,而絕大多數政圈人士也迴避美領館的活動。即使商界,例如香港總商會,也暫不組團訪美,以免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事情。在這情況下,美駐港總領事和其屬下官員即使想「交朋友」,許多人都會避之則吉。
若伊珠麗最後能過關,出任駐港總領事,她面對的挑戰也不少,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所說,她被揭的上述背景,可能令其在港工作更多困難,也可能引發愛國愛港陣營的質疑和憂慮。
我更留意的,是她若真的坐上這個位,將如何對待黎智英和黄之鋒兩宗案件。當然,她最後會怎樣做,還要看上司魯比奥和「大老闆」特朗普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