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唔可以再hea

政事

香港唔可以再hea
政事

政事

香港唔可以再hea

2017年03月24日 18:56 最後更新:23:25

早幾日與一位政壇前輩吃飯,他經歷了80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基本法》的起草、香港回歸,到近年中港政治矛盾尖銳化;也眼見中國在80年代剛剛改革開放,到現時的急速發展

他對香港的前景有些擔憂,說近年香港人少關心經濟發展,多關心政治,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議題。

我話可以扮扮泛民和他討論一下,泛民覺得中央要管死香港,所以要全力對抗。

政壇前輩說,就他所知,中央花在香港的心血,的確比以前多。聽說近日中央領導人關注香港的問題,多過關注特朗普上台之後的中美關係。不過,他認為中央沒有動機要管死香港。

他回想80年代,中央處理香港問題,有一個很明確的議題,就是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在這個明確議題下,所做一切事情,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回歸以後,中國收回香港的目的已達,中央並無將「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的目標,反而是希望香港能夠平平穩穩,不要為中國添煩添亂,就已經可以了。

我再用泛民的角度追問他,「既然中央不想管死香港,為什麼不給予香港多些民主,不讓香港馬上進行全面普選?」

前輩說香港年輕的人沒有經驗,而年長的人卻很善忘。忘記了八、九十年代英國和中國打交道的歷史。英國當時是由外交部的「中國通」主責與中國打交道,以前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作為代表人物。他們講究與中國協調溝通,雖然堅持原則,但也願意一人行一步,最後雙方總會達成妥協方案。

他說《基本法》最後寫下「行政長官最終由提名委員會提名,港人一人一票選舉產生。」就是英國的「中國通」與北京談判妥協的結果。中英聯合聲明原本說香港行政長官由選舉或者協商產生,無必要在《基本法》寫下最終由普選產生。但在中英互諒互讓的情況下,中國同意了香港行政長官最終普選,以換取英國協助香港和平過渡,皆大歡喜。

但到了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後,英國換了彭定康來當香港當最後一任港督,對中國政策大變。英國完全揚棄了中國通那一套,改為與中國劇烈踫撞。彭定康的對抗作風,贏得很多掌聲,結果卻令到香港在民主進程上一無所有。97前搞的事情,97後全面推翻。

前輩說,這段歷史已經表明,互相妥協,各行一步,才能推進到香港的民主,同時維持到香港的穩定。他提出了一個互動的理論,就是「對手硬,北京更硬;對手靈活妥協,北京亦會願意靈活妥協。」

香港有人在2014年發動佔中,希望用佔領街道的群眾運動,希望逼使中央在普選上作出重大讓步。中央就搞出「人大831決定」,事先落閘。到了2016年的農曆新年,香港的本土派在旺角搞暴動,大力傳揚港獨。利用激烈的群眾運動,爭取選票殺入立法會。最後中央主動釋法,封死港獨分子想在議會內宣揚港獨的道路。你硬,中央更硬。雙方對打,不會停止。

我追問,在這種中央與香港對打的局面下,有人提出香港要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便可以達到和諧的局面?政壇前輩說,這些說話講出來很漂亮,不做事容易,但要做事並有成果,卻很困難。而香港星期日選舉,香港人現在已去到十字路口,可以選擇甚麼也不做,再hea五年。也可以選擇積極有為,做些事情,包括在政治上修補裂痕,也包括放更多精力在推動香港經濟的發展上。

他說,如果不是人民幣貶值,深圳去年的GDP總量已經超過了香港。有人說,香港經濟增長慢一點無所謂,就是不想要這些「中環價值」。前輩警告經濟增長放慢要付代價,意味著工作機會減少,年青人找不到工作,加薪亦很難,而樓價卻失控地上升。香港只會進入一個「無為而不治」的狀態。

政壇前輩說,他見過中英兩國有傾有講,達成協議;也見過兩國打大交,一事無成;見過香港人當年積極進取向上,也看到今天政治掛帥,吵鬧無日無之。他說最近回國內,見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就像90年代的香港,滿有衝勁,社會相對和諧。

聽了前輩的一席話,我希望星期日選舉的時候,選委不要只顧自己派系的利益,而是要以香港大局為重,投下神聖一票,選出一位相對有能力帶領香港向前的特首。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央為香港開出的一劑藥方----創新求變

2024年04月15日 19:53 最後更新:20:02

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以視頻連線方式致辭,他的發言甚有深意。

夏主任輕輕帶過國安的話題。說實在的,香港已完美完成23條立法,築牢國家安全的防線,馬上就要全副精力,投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工作中。

中央經常說香港已步入「由治及興」的階段,到底在何處著力,不少人心中無底。亦有人懷念過去的好日子,想以回到過去,特別是以和美西方打好關係的方式,去振興經濟。

但夏主任就為香港開出完全不同的藥方。

他說:「今日之中國已非昨日之中國,今日之世界亦非昨日之世界。大家要主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在變局中打開香港發展的新天地。香港由治及興本質上就是一條創新變化之路。大家不能用昨天的老眼光看待今天的新形勢,不能用昨天的舊思維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需要團結一致向前看,多用新思維、新辦法、新路徑解決面臨的問題,敢於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幹前人沒有幹過的事情,不斷突破自我、大膽創新,努力實現香港發展的反覆運算更新、轉型升級。」

夏主任站在高位上,為香港由治及興指明航向,點明香港由治及興本質上,就是一條創新變化之路。

說直接一點,香港不變,就會玩完。能變,就有全新出路。

夏主任發言中的幾個要點,都是隱藏了針對部份港人對發展前路的誤解。

1.     要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

在西方唱衰下,香港也有部份人相信,搞了《港區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後,香港的一國兩制已經玩完。

其實在1990年訂立《基本法》時,香港何曾有西方式的民主自由,這並非香港資本主義一制的特質。

夏主任在發言中界定香港一制的特質是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生活方式長期不變、普通法制度長期不變。香港有自由港地位,簡單低稅制、資金自由流動、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香港是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他認為香港既享有巨大的「一國」之利,又擁有廣闊的「兩制」之便,香港連接祖國內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梁和窗口作用更加凸顯,香港「引進來」、「走出去」雙向服務平台功能勢必越來越强。

2.     要利用獨特優勢發展創新。

有不少傳統精英認為,香港過去就是做中西方之間的經紀生意,做金融做地產,如今中美交惡,這些生意都好難做了,所以他們老是想回到過去。

夏主任既叫香港鞏固好、發揮好傳統優勢,包括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貨物、資金、人員、資訊等自由流動,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貨運中心。但香港也要改革創新,必須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順勢而為。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第一動力。香港要積極把握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要求,大力引進全球高端創新人才,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數字經濟,建設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打造高增值海運服務業,建設智慧港口等,鞏固提升傳統産業優勢,推進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築香港競爭新優勢。

3.     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有不少人認為「兩制」是對立的,香港越融入國家,香港越失去自己的特色,越無運行。

這種意見看不到香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特色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行不悖。新加坡看到香港背靠祖國這個重大經濟體,羨慕得不得了。

夏主任講到,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是融入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腹地,就是融入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就是融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帶來的無限商機。融入國家是為了更好地融入國際、擁抱世界,是為香港的發展擴容賦能,讓香港優勢更加彰顯。

夏主任這篇講話,可以說為香港作「點穴」治療。一字記之曰變,過去的老日子已一去不返,香港要找到新角色,發展新產業。香港人若不去創新求變,重拾獅子山下的創新拼搏精神,的確會被時代淘汰。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