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近日成傳媒焦點,有關「殺無赦」的言論更引來不少人反感,網民紛紛對他「起底」,甚至質疑其專業資格。在傳媒與網民的追查下,事後何君堯亦不得不認錯,稱事件是「翻譯上的錯誤」,「只是無心之失」而已,又指「若有人認為構成誤導,願意道歉。」對不少網民而言,今次實屬「起底」的一次小勝仗。

其實「起底」一詞早已有之,早於互聯網興起前,不論警方查案,抑或傳媒採訪,都有「起底」目標人物,從而找出事實,還原真相。不過到互聯網出現,所有人和事都被羅織在一個巨大的網絡之中,普通人都可以憑着幾個按鈕找尋相關人士的資料。

香港的網上「起底」之風,與高登討論區的興起不無關係,之後再傳至其他網上平台。社交媒體的發展,更減低「起底」的難度:愈來愈多人將自己的資料公諸於世,小至個人生活照及行蹤,大至身份及財務文件,都將之放上自己的社交網站戶口。

「起底」的蛛絲馬迹,不少是基於一些已面世的資料,要遵從合法途徑,找到一些重要資訊亦不難。以近期何君堯為例,他聲稱自己是「新加坡和英格蘭及威爾斯執業律師」,但有網民上載一封由英國律師監管局(SRA)的信件,指翻查律師名冊後,未能找到何的資料,令人質疑他的專業資格。

事件引起連鎖效應,之後再有人聯絡新加坡律師會,獲回覆稱當地的名冊及資料庫只記載正執業及持有效執業證書的律師,但沒有何氏的名字,顯示何氏可能只在當地有註冊但目前無執業。之後,何君堯所屬律師行的網站,修改了他的簡介,改成「在1995年及1997年取得新加坡和英國及威爾斯執業律師資格」,而隨後立會亦更新相關資料。一封由網民上載的信件演變成傳媒追訪的新聞,到最後令到當事人要作出相應行動,可見「起底」的結果,可以是合乎公眾利益的。

不過「起底」往往是柄兩刃劍,用得不得其所隨時會有傷害性。在何君堯事件的餘波是,有網民將何君堯的家人起底,上載他們上班上學的資料,更稱要何的女兒「父債女還」。事實上,若相關的資料不涉及公眾利益、沒有公共性的話,起底的行動很容易會演變成「網絡欺凌」,網民必須把持好尺度,懂得自律,以公義之名行欺凌之事,除了發洩之外,實無太大意義。

(作者:怒人甲。怒人甲本是路人甲,只是世事往往令人怒上心頭,唯有以「怒」開「路」。)




foambirds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