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環保組織屋苑試驗徵費 不足半年垃圾減兩成

社會事

環保組織屋苑試驗徵費 不足半年垃圾減兩成
社會事

社會事

環保組織屋苑試驗徵費 不足半年垃圾減兩成

2017年10月27日 07:51 最後更新:07:51

環境局提出最快後年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有環保團體早於今年六月開始在大埔區一個屋苑進行垃圾徵費試驗計劃。計劃至今推行十八周,住戶每周垃圾重量平均下降約百分之二十四。有參加者表示計劃有效減少垃圾量,並能學習回收及分類更多物品,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及棉花棒中的膠管。

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推行18周,住戶垃圾重量平均下降約24%。

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推行18周,住戶垃圾重量平均下降約24%。

環保組織綠領行動於今年六月底起,在大埔明雅苑推行家居廢物徵費及回收試驗計劃,有四百四十戶參與,他們需要將垃圾放在「專用垃圾膠袋」中棄置。綠領行動項目主任許承恩指出,計劃至今推行十八周,有關住戶每周垃圾重量,比參加計劃前平均下降約百分之二十四。計劃又設模擬帳單,按袋計算參加用戶垃圾徵費情況,用戶每月平均需付二十八元垃圾費,當中最低付費紀錄是每月八元,最高為八十三元。

參加試驗計劃屋苑的回收物重量,每周平均增加了86%。

參加試驗計劃屋苑的回收物重量,每周平均增加了86%。

為了提高減費效果,綠領行動又在屋苑中增設回收箱,將回收物類別由四種增至十一種,至今屋苑十一種回收物重量,每周亦平均增加百分之八十六。

有參加計劃的街坊表示,學會了分類及處理不同類型的廢物。

有參加計劃的街坊表示,學會了分類及處理不同類型的廢物。

參加試驗計劃的李太,每日棄置廢物以食物包裝及嬰兒尿片為主,她平均每天使用一個專用垃圾膠袋,模擬帳單顯示每月平均需付約五十元。李太又指,計劃增設更多回收種類,令棄置垃圾重量比參加計劃前減少一半,讓她學會分類及處理不同類型的廢物,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及膠袋等。

另一參加者黃太需照顧一家四口的起居飲食,她說家居廢物以廚餘為主,而廚餘回收令垃圾量大減,模擬收費每月不足十元。她坦言當初並不習慣將廢物分類,但她希望為地球出一分力,早在家中設有多個垃圾收集器,讓家人按類棄置廢物。她說許多市民直接棄置的垃圾都可回收,如使用過的棉花棒剪去棉花頭後,中間的膠管可用以回收。

往下看更多文章

調查:疫情後9成港人仍有嗌外賣習慣 僅約5成願自備餐具

2023年12月05日 14:44 最後更新:16:29

綠領行動最新調查發現,疫情過後仍有9成港人有購買外賣的習慣,僅56%人願意自備餐具。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措施明年4月實施,第一階段將禁止食肆銷售及提供即棄膠餐具如飲管、刀、叉等。綠領行動的調查發現,疫情過後仍有9成受訪市民有購買外賣的習慣,僅56%市民願意自備餐具。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綠領行動於10月至11月期間,以網上及實體問卷形式訪問共1166名市民。有36%受訪者表示,「不太會」或「一定不會」自備餐具或容器買外賣,當中43%是因為感到「麻煩」。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蕭穎妍表示,現時不少餐廳提供竹、木、紙等聲稱可回收物料製成的餐具取代膠餐具,但由於本港仍未有餐具回收機制,這類餐具經使用後最終只會被棄置於堆填區,形成「廢物轉移」,無助減少垃圾棄置量,建議政府除鼓勵市民自備餐具外,長遠應發展「租借可重用餐具系統」。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調查結果顯示,可重用餐具借用服務方面,有48%受訪者反映「非常願意」或「都幾願意」使用;「不太願意」和「非常不願意」的受訪者則有45%,兩者僅相距3個百分點。至於不願意租借的原因,最多受訪者因「衛生考慮」而抗拒這服務,共佔34%。蕭穎妍表示,政府應訂立相關規管以保障服務衛生,加強市民信心,同時也可提供誘因,如考慮以「綠綠賞」積分等鼓勵市民使用。她認為長遠亦應立法禁止所有即棄餐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