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代京官新年面聖 地方官需寫肉麻賀卡予皇帝

歷史長河

宋代京官新年面聖 地方官需寫肉麻賀卡予皇帝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代京官新年面聖 地方官需寫肉麻賀卡予皇帝

2018年02月18日 10:05 最後更新:11:20

現代科技先進,想與遙遠的親友拜年,一個訊息就已經可以,但在不遠的數十年前,過時過節即使不能見面拜年,也會通一通電話,又或者寄贈賀卡,讓親密的親朋戚友感受到雖遙距但親切的祝福。

在古代,過年贈送賀卡已經很普遍,尤其在宋代官員間已成慣例。地方官員除非任期已滿或奉有特詔,都不能離開任職所在地一步,所以到了冬至和春節期間,沒辦法親自進宮,卻要給皇帝寫賀卡,並將賀卡提前半月寄到京城。據記載,有些官員寫給皇帝的賀卡,內容也很誇張。

更多相片
蘇東坡畫像 (網上圖片)

現代科技先進,想與遙遠的親友拜年,一個訊息就已經可以,但在不遠的數十年前,過時過節即使不能見面拜年,也會通一通電話,又或者寄贈賀卡,讓親密的親朋戚友感受到雖遙距但親切的祝福。

宋哲宗畫像 (網上圖片)

這些賀卡的固定格式,全是用四六駢文寫成的吉祥話,狂拍皇帝馬屁,讀起來也非常肉麻。比如說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知府任上寄給宋哲宗的新年賀卡是這樣寫的:

網上圖片

一眾地方官為皇帝寫賀卡,隔空拜年,至於京官就需要親自進宮,經過一番極複雜禮儀後,再向皇帝磕頭。《宋會要輯稿·正旦賀朝儀》詳細記載宋朝京官進宮拜年禮節:

宋代蕭照《中興瑞應圖》局部 (網上圖片)

官員入殿後,贊禮官走到丹墀之下,再由大太監跑入後宮向皇帝通報人齊。這時皇帝才穿著蟒袍緩緩出來,走到御座前坐下。

拜年真的拜到天光,百官還未能離開,因他們還要接受皇帝的賜宴,禮儀也非常繁瑣。按《宋史》載,皇帝賜百官飲宴,自己坐在正殿,面南背北,單人單席,坐龍椅,用黃綾當桌布;太子、親王、宰相、副相、樞密使、樞密副使、各部尚書以及進京述職的高級將領和高級地方官也坐在正殿上,每四人或者六人共用一張餐桌。

蘇東坡畫像 (網上圖片)

蘇東坡畫像 (網上圖片)

這些賀卡的固定格式,全是用四六駢文寫成的吉祥話,狂拍皇帝馬屁,讀起來也非常肉麻。比如說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在杭州知府任上寄給宋哲宗的新年賀卡是這樣寫的:

「月臨天統,首冠於三正;氣應黃鐘,復來於七日。君道浸長,陽德光亨。恭惟皇帝陛下清明在躬,仁孝遍物。垂衣南面,天何言而四時成;問孝西清,日將旦而群陰伏。蠻夷奔走,年穀順成。豈惟四海之歡心,自識三靈之陰贊。臣祗應詔命,恪守郡符,身雖在江湖,顏不忘於咫尺。敢同率土,惟祝後天。」

在賀卡中,蘇東坡誇讚哲宗既英明神武,又仁厚慈愛,自從登基以來,將西邊的西夏跟北邊的大遼收拾得貼貼服服,百姓日子越過越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糧食多得吃不完。寫這種賀卡的時候,蘇東坡未必是出於真心,可能連他自己都覺得過分虛偽、過分肉麻,可是他還不能不寫,因為每一個地方官員都要寫,不寫就是對皇帝的大不敬。

宋哲宗畫像 (網上圖片)

宋哲宗畫像 (網上圖片)

一眾地方官為皇帝寫賀卡,隔空拜年,至於京官就需要親自進宮,經過一番極複雜禮儀後,再向皇帝磕頭。《宋會要輯稿·正旦賀朝儀》詳細記載宋朝京官進宮拜年禮節:

大年初一,凌晨五點,宋朝最大的宮殿大慶殿外,殿南的空地上站滿了文武百官。在讚禮官的引導下,宰相、副相、樞密使(國防部長)邁著方步進入大殿,走到丹墀之下,然後排成一排,躬身站立,宰相居中,副相和樞密使分列左右。

在讚禮官引導下,皇太子也走進大殿,到宰相、副相和樞密使的前面,選一個靠近御座的位置躬身站好。大殿外其餘官員接受點名,然後按照品級魚貫入殿。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官員入殿後,贊禮官走到丹墀之下,再由大太監跑入後宮向皇帝通報人齊。這時皇帝才穿著蟒袍緩緩出來,走到御座前坐下。

贊禮官走到御座前面,給皇帝磕四個頭,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然後退到一旁,躬身站立。皇太子帶頭,宰相、副相、樞密使、文武百官一起躬身,齊呼「萬歲」。贊禮官朝他們喊道:「起居!」他們就一起跪下為皇帝磕頭。贊禮官又喊道:「再拜!」皇太子及百官再次磕頭。

如此這般反覆的磕頭,直到磕完九次,皇帝會微微點一下頭,這時候贊禮官喊道:「奉旨放仗!」太子及百官集體謝恩,躬身卻步退出大慶殿,為皇帝拜年的大禮宣告完成。

宋代蕭照《中興瑞應圖》局部 (網上圖片)

宋代蕭照《中興瑞應圖》局部 (網上圖片)

拜年真的拜到天光,百官還未能離開,因他們還要接受皇帝的賜宴,禮儀也非常繁瑣。按《宋史》載,皇帝賜百官飲宴,自己坐在正殿,面南背北,單人單席,坐龍椅,用黃綾當桌布;太子、親王、宰相、副相、樞密使、樞密副使、各部尚書以及進京述職的高級將領和高級地方官也坐在正殿上,每四人或者六人共用一張餐桌。

級別稍微低一些的文官武將,就沒有資格在正殿吃飯,只能去偏殿,偏殿裡餐桌及座位比正殿的矮一些,食品級數會次一些。至於級別最低的文官武將,只得去外面走廊就座。他們的餐桌及坐具最矮-每張餐桌旁邊鋪四條氈席,大家只能跪坐在餐桌旁邊吃喝。

品級不同,所用的餐具也不一樣,《宋史·嘉禮四·宴饗》載:「殿上器用金,餘以銀。」大殿之上進餐用的是金杯金碗,其餘官員在偏殿和走廊進餐只能用銀杯銀碗。

往下看更多文章

四川公佈重大考古發現 揭秘千古文豪蘇東坡家族墓

2023年11月21日 10:20 最後更新:11:5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文物局共同宣布重大考古發現,確認眉山的「蘇墳園」就是蘇東坡的家族墓。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蘇墳園」是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修文鎮十字卡村的一個小地名,當地村民代代相傳,這裡是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家族墓園。2018年12月24日至2019年4月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成考古隊,對小蘇墳園墓葬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並對周邊進行了全面調查。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經過考古發掘,發現小蘇墳園塋園建設規模較大,整體平面呈長方形,包括圍牆、墓上建築、環墉、墓室、墓前建築、台階、道路等部分,其餘建築被破壞,具體不詳。整個塋園建築在坡上分佈,錯落有致,頂部到底部高差為8.5公尺;平面佈局呈中軸線對稱分佈,主要建築設施位於中軸線上。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根據墓磚銘文並結合相關的文獻記載可以確認,「蘇墳園」的大蘇墳園為蘇遼孫子蘇符墓葬,小蘇墳園為蘇遼曾孫、蘇符之子蘇山的墓葬。

十字卡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光是蘇符的墓磚,在十字卡村就發現有2000多塊,這在全國蘇氏遺跡中屬於實物最多、體量最大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發布了眉山蘇墳園宋墓的考古發現。資料顯示,1974年,蘇符墓及周邊另一座墓葬被破壞。目前,蘇符墓殘墓已經被現代建築覆蓋。

綜合此前內容,另一墓葬便是小蘇墳園,即蘇遼曾孫蘇山的墓葬。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墓室已被破壞過,但這一完整的墓園結構被揭露,在四川地區極為少見,宏大的墓園結構對於研究宋代品官的喪葬制度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