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公開道歉

博客文章

公開道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公開道歉

2018年04月27日 15:38 最後更新:15:40

公開道歉從來都是公眾人物最怕面對卻又難以逃避的事情。選舉文化成熟的美國,政客早就熟練這些技巧,部分專貴人士更加設立一支專業的公關團隊在背後出謀獻策,隨時為政治危機作好解說的準備。

當中,技巧最為熟練的政治家,就是前美國總統尼克遜。由於尼克遜在任時屢屢犯錯,深陷多宗醜聞,所以不時以Mistakes were made一語向傳媒解話。這種被動式語法,旨在不提犯錯者的身分,避免負上責任,以逃避被譴責或下台的壓力。

可是,技巧重覆使用,總有失效的一天。在這個真小人勝於偽君子的年代,民眾普遍對不願承認犯錯的政治人物反感,反而真誠認錯,主動承擔責任有時才是上策。因此,這類經過政治計算,意圖逃避責任的政治委婑說法已經不合時宜。

綜合香港部分學者及外國公關高手的理論,公開道歉有幾個基本原則,才能減少政治危機帶來的傷害。一,一定要有「止蝕」的心態。任何政治危機都會或多或少影響當事人的形象和聲譽,但是所謂當局者迷,一般當事人都會希望力挽狂瀾,要麼轉移視線或是盡力隱瞞事實,要麼採取「拖字訣」避而不談,以為這樣可以暪天過海,掩飾醜聞。可是,傳媒報導醜聞,通常都是採用「擠牙膏」的方式,逐少、逐步、有層次地鋪排事實。而愈往後公開的事實,就愈具震撼性,對當事人打擊愈大。最好的例子,就是2012年特首選舉唐英年被揭發地下僭建一事。當有記者發現唐的大宅有疑似僭建物時,唐營極力否認。直至某媒體取出圖則,圖文並茂,並以免費資訊形式公開及廣傳其僭建真相,這時,即使唐英年公開致歉已是為時甚晚,並直接終結其競逐特首的可能。所以,與其不認,倒不如一早承認,將損失減到最低。

二,應該以最快速度道歉。公眾人物能夠在醜聞爆發後馬上道歉,算是不俗。但是,更加高明的做法,就是事件未曾報道之前,就搶先主動承認,減低媒體炒作的機會。最成功的人物,就是社運人士周澄。在周澄成名之前,曾經誤入歧途,到夜總會陪酒,這一段經歷惹來傳媒興趣,打算大肆報導。周澄知道此事,就主動公開事件,令原本打算重挫她的傳媒無計可施,否則其形象將受更大影響。

三,道歉的用詞必須簡單。公眾人物道歉時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喜歡用「金句」作為回應,然後被記者炒作,甚至淪為公眾恥笑的話題。筆者想起兩個經典的例子,皆是發生在娛樂圈人士身上。一個就是成龍,在被揭發與女星有染時,講出一句「我犯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至今仍是不少港人討厭成龍的原因;另一個是陳志雲,在陷入疑似貪污的官司醜聞時,他在記者會上講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也成為當時的熱門金句,因而引來更高的關注,令事件愈描愈黑。

四,公開道歉的態度必須真誠、帶有悔意。雖然公眾人物被媒體擺了一道,又因醜聞帶來無盡的痛苦,可是決不可以因此被負面情緒充斥腦袋,在公開道歉的場合再次丟人現眼。假如公眾發現道歉者的態度毫不誠懇,根本無意承認錯誤,公開道歉只是一場公關表演,只會對其感覺更差。事實上,真誠道歉不但不會「蝕底」,有時甚至可以挽回些許分數,扭轉部分群眾的觀感。去年,藝人黎明的戶外演唱會因為規格不符消防要求而被逼取消,黎明不但沒有怪罪相關部門,更加主動而真誠承擔責任,就引來一致好評,公眾甚至欣賞其大方和成熟的表現。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在是次「搶機風波」的表現,除了能夠做到用詞簡單外,其餘三個大忌統統犯上。在事發當晚,許智峯堅稱自己沒有做錯,不肯「止蝕」,亦反映其不知悔改、人格異於常人。後來,在公眾壓力及黨友催逼下,才願意在醜聞發酵一天後,在涂謹申和胡志偉陪同下現身道歉,可是表現毫不誠懇,連兩位陪襯議員的表情比許智峯更有歉意。而許甚至在聲明中指責政府的行為,意圖轉移視線。直至星期四晚民主黨中委會會議前,許會峯才第一次以真誠的態度向公眾道歉,但為時已晚。筆者毫不誇張地說,許智峯是次的行為和表現,是近年各大政治人物中最為拙劣的。

最後,也離題談談反對派人士的態度。是次風波,即使是民主黨人也承認即使許智峯的動機正確,但手法不可接受,因此必須譴責,無異是對近年一些強調「違法達義」之激進派的當頭棒喝。這班鼓吹「違法達義」的反對派議員及支持者,連違反法律和破壞社會安寧的佔領行動也視為正義之舉,理應同樣認同許智峯的行為,問題是,你們又去了哪裡呢?現時盟友有難,為何就不敢高談「違法達義」呢?如果真心覺得「違法達義」是天經地義的,就請挺身而出,援救盟友,不要避而不談,背信棄義;如果「違法達義」只是你們掩飾罪行的藉口,則請勇於承認,不要轉移視線。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黃元山﹕施政報告發表前特首政策組內部研究避免公開

2024年04月16日 15:52 最後更新:16:34

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表示,特首政策組內部研究,或會成為政府政策制定綜合考慮的一部分,在施政報告發表前,要避免公開。

江玉歡提問特首政策組問題。 立法會直播截圖

江玉歡提問特首政策組問題。 立法會直播截圖

根據當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特首政策組資助高等院校及智庫進行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截至24年3月底共批出39個研究項目,涉款1320萬元。至於較長期的「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批出的兩項研究分別涉款近400萬元及約300萬元。特首政策組在2023/24年度,用作人員薪酬及相關開支約6700萬元,而2024/25年度相關預算開支達8100多萬元。

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會議上,議員江玉歡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又指個別資助院校進行的研究費用過高,研究後亦不見當局採納意見。議員梁子穎認為,研究項目應該設定完成期限,議員周文港關注政策組有無面對請人難問題。

黃元山回答議員提問。 立法會直播截圖

黃元山回答議員提問。 立法會直播截圖

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表示,特首政策組內部研究,或會成為政府政策制定綜合考慮的一部分,在施政報告發表前,要避免公開。至於兩項資助院校及智庫的研究計劃,撥款有專門的委員會考慮及批出,其研究成果會公開,其中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下的項目,一般為期6個月至一年完成,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則為期兩至三年。黃元山又提到,23年政策組仍在招聘階段,目前陸續招聘中,希望快一日得一日增加人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