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城大GoGlobal方針鼓勵學生向外闖 推四年制雙聯學士課程

社會事

城大GoGlobal方針鼓勵學生向外闖 推四年制雙聯學士課程
社會事

社會事

城大GoGlobal方針鼓勵學生向外闖 推四年制雙聯學士課程

2018年09月10日 09:25 最後更新:09:30

城大訂新方針應對全球化。

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具備國際視野的人才可望在社會上佔優。為了裝備學生迎接新挑戰,香港城市大學近年訂下「Go Global」的發展方針,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到外地體驗至少一個月,擴闊眼界。除了學術交流、實習、義工服務等活動外,城大更與多所海外大學推出雙聯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修畢後可獲頒兩個學位,賺取經驗和學歷。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期望,未來可為學生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機會,讓學生不但擁有卓越的學術表現,更具備在多元文化環境下協作溝通的能力,成為全球化社會上的優秀人才。

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

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葉豪盛。

香港一向是中西薈萃的文化大熔爐,加上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與不同文化背景人士合作的能力,成為新一代投身社會的必備條件。葉豪盛形容,學生畢業後即使留在本港工作,辦公室內亦有可能出現不同國籍的同事、上司和客戶,「要在一個全球化環境下的職場發揮自如,不但需要出色的專業能力,在多元文化團隊內的溝通協作能力也極為重要。」

「專業 創新 胸懷全球」是城大年前訂出的學校發展策略,正正演繹了現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葉豪盛指出,學生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只是最基本的層面,創新思維則是突破的元素,而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適應能力則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故此,城大近年以「Go Global」為其中一大發展方針,推動學生「走出去」接觸不同文化,「這是全球化下的教學理念。」

離港學習或工作最少一個月

「Go Global」的理念鼓勵城大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抽出至少一個月時間離港學習或工作,體驗外地文化。校方推出了多項不同計畫,迎合學生的喜好和需要,葉豪盛舉例指,「例如有些同學想讀書,可以到海外交流一個學期;有些想接觸外語和異地文化,有文化體驗活動,可與寄宿家庭同住;有些想有意義一點,可以參與service learning(服務學習);有些想工作,則有海外實習機會。」

在芸芸項目當中,其中一項較矚目的,是城大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台灣大學和德國倫法那呂訥堡大學分別合辦的多個四年制雙聯學士學位課程,涵蓋商科、理科、人文學科等。修讀有關課程的學生會在城大和海外大學分別修讀兩年,完成課程後可獲兩所大學頒授學位,葉豪盛笑言「花四年時間取得兩張證書,很值得。」

與美院校洽談推更多課程

到海外留學除了可增進學術知識外,葉豪盛更發現學生到海外生活一段時間後,個性變得更獨立,思想亦愈見成熟,「(學生回港後)抱怨明顯少了,試想想,外國地鐵延誤十五分鐘已經是表現理想,站內亦不一定有電梯,要提着行李爬樓梯,花長時間排隊更成了日常生活一部分,他們在外國生活過後,便知道在港的日子有多幸福。」

雙聯學士學位課程自一二年開始試行,一五年正式推出,葉豪盛坦言城大與海外大學均花了大量心血和時間籌備,「要逐個逐個科目去配對,否則不能成事。」他喜見課程廣受學生歡迎,一五年至今已有近百名學生報讀,城大亦正與歐美其他院校洽談,未來有望推出更多雙聯學士學位課程。

雖然不少學生到海外體驗後獲益良多,校內不乏踴躍爭取海外學習機會的學生,甚至有學生每逢暑期亦「走出去」,惟葉豪盛不諱言,要學生在繁忙的大學生活中抽出一個月時間,撇下香港的事情走到外地,並非易事。校方約兩年前曾為學生進行調查,發現窒礙他們出外體驗的其中兩大原因,是經濟負擔和繁重的學業,「要他們出外一個月的確有一定成本。」

葉豪盛以工程系為例,該學系學生需完成的學分一般較文科多,畢業前亦要在港完成實習,以取得專業資格,難以騰出時間離港。為了解決此問題,校方特意尋找可互換學分的海外大學,讓學生到當地交流,令他們不致「浪費」該學期的學習時間。

一個月走四市 低成本體驗

至於經濟考慮,校方除了積極尋求獎學金,資助學生到外地體驗外,更推出了一個嶄新的「Discovery@World」計畫,讓學生以較低成本出外探索。葉豪盛解釋,學生到內地作一至兩星期的短期考察,一般也會由當地大學等接待單位提供住宿及膳食,學生只需支付來回交通費用,「但一所大學不能招呼學生一個月,我們便挑幾個鄰近省市,例如青島、甘肅、哈爾濱,甚至拼上俄羅斯,每所大學招呼一星期,讓學生以相對便宜的價錢出門。」

葉豪盛指出,目前城大每年的畢業生當中,已有一半在四年大學課程期間,到海外體驗至少一個月,校方亦會繼續研究適合學生需要的海外活動計畫,擴大「Go Global」的規模,期望日後可讓至少六成應屆畢業生,在城大四年間有機會到海外體驗至少一個月,真正做到城大「胸懷全球」的願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學生首次參與全國政協文藝匯演 基層少年登上國家舞台大放異彩

2024年01月15日 10:34 最後更新:10:36

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日前率領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代表香港特區參與全國政協 2024 年新年茶話會的文藝匯。

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左至右)胡潤恆、李靖甫、陳浩霆 ,代表香港特區參與全國政協 2024 年新年茶話會的文藝匯。(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左至右)胡潤恆、李靖甫、陳浩霆 ,代表香港特區參與全國政協 2024 年新年茶話會的文藝匯。(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姚珏日前率領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陳浩霆、胡潤恆、李靖甫,代表香港特區參與全國政協 2024 年新年茶話會的文藝匯,演這是首次有香港學生走上全國政協的演出舞臺,其中14歲的李靖甫出生基層家庭,由參加香港弦樂團「賽馬會音樂能量計劃」開始,他一步步朝着小提琴演奏的夢想進發,在文藝匯演上與其它內地青少年一齊演出,大放異彩!

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陳浩霆(第一排左六)、胡潤恆(第一排左五)、李靖甫(第一排左四),代表香港特區亮相全國政協2024 年新年茶話會。(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的3位成員陳浩霆(第一排左六)、胡潤恆(第一排左五)、李靖甫(第一排左四),代表香港特區亮相全國政協2024 年新年茶話會。(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參與政協演出的3名香港成員,其中一位是從小熱愛音樂的李靖甫同學,但由於出生基層家庭,父母無法支持他參加興趣班及買樂器。不過自2018年在香港弦樂團「賽馬會音樂能量計劃」的支持下,他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把小提琴,並得到免費教授,開始學習拉小提琴。經過數年的努力下,他參與了不少音樂比賽和演出,更在2022年特首李家超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到訪家中時,即興表演了小提琴演奏。

特首李家超(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與李靖甫(左) (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特首李家超(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與李靖甫(左) (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2022年李靖甫參與了政府推行的「共創明『Teen』計劃」,姚珏總監繼續成為李靖甫的導師,他的琴藝突飛猛進,更參與了不少國內的音樂交流活動及演出,並於2023年以香港亞洲青年弦樂團成員的身份與其他兩位香港同學一起前往北京,登上了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文藝匯演的國家舞台。

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家姚珏與李靖甫(左)(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家姚珏與李靖甫(左)(香港弦樂團提供圖片)

李靖甫對首次代表香港到北京參與演出,感到開心和激動,「這幾天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生活好愉快,飯堂的膳食很好吃,能結識一班新朋友,很想下次再來北京和他們一起學生一起玩!」他表示學習音樂是為了和其他人分享快樂,希望有天可以成為一名音樂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