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三國演義》虛實七三,但《演義》的確令後世陶醉三國歷史。既然不少故事情節有虛實,後世都會拆解一留,好像「三顧草廬」那一段,當時四十多歲的劉備,不辭勞苦求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孔明,漸漸惹人懷疑。當然,我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用人唯才的印象深刻,唐朝詩人杜甫《蜀相》一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更將之定了調,那事實上,諸葛亮出山真的因為劉備三顧草廬嗎?

影視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三顧草廬」說法,出自諸葛亮向蜀後主劉禪上的《前出師表》,表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後來晉朝陳壽撰寫《三國志》採信這說法:「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到了宋代司馬光著《資治通鑒》時,更全文引用《三國志》的說法。到了明朝羅貫中編寫《三國演義》中,「三顧草廬」就演繹成波瀾起伏、感人至深的情節,深入民心。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常說《三國演義》虛實七三,但《演義》的確令後世陶醉三國歷史。既然不少故事情節有虛實,後世都會拆解一留,好像「三顧草廬」那一段,當時四十多歲的劉備,不辭勞苦求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孔明,漸漸惹人懷疑。當然,我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用人唯才的印象深刻,唐朝詩人杜甫《蜀相》一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更將之定了調,那事實上,諸葛亮出山真的因為劉備三顧草廬嗎?

影視中三顧草廬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三顧草廬」說法,出自諸葛亮向蜀後主劉禪上的《前出師表》,表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後來晉朝陳壽撰寫《三國志》採信這說法:「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到了宋代司馬光著《資治通鑒》時,更全文引用《三國志》的說法。到了明朝羅貫中編寫《三國演義》中,「三顧草廬」就演繹成波瀾起伏、感人至深的情節,深入民心。

裴松之為《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另一說法 (網上圖片)

從以上記載來分析,在「三顧草廬」前,劉備和孔明應該不相識。可是,一直以來都有另一說法,令故事顯得更撲朔迷離。我們從南朝宋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當寫到「三顧草廬」後,注引了魏國人魏郎中魚豢私撰的《魏略》,說明當時劉備屯軍於樊城,諸葛亮知道,曹操平定河北後就會進攻荊州,而當時荊州牧劉表,生性猶豫不決,且不懂軍事,諸葛亮只好北行去見劉備。劉備與諸葛亮並非故交,又因其年輕,便將他和諸生一樣對待。

明代戴進《三顧草廬圖軸》(網上圖片)

劉備與諸生集會完畢,眾賓客都離去了,諸葛亮獨自留下,這時有空的劉備不問他想說什麼,有有空編織習慣的劉備,就自顧自地編織起來。此時,諸葛亮便利用「結毦」進言:「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孔明與劉備縱論抵抗曹軍大計,以「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今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作結,劉備於是聽從其計,部隊逐漸壯大。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釋中,其實還有另一段話:「臣松之以為亮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也就是裴松之認為,根據諸葛亮《出師表》所說,應該不是諸葛亮先去拜訪劉備。雖然聽說了有另外說法,但彼此說法也各不相同,實在令人感到奇怪。這也令裴松之迷惑不解,但為何不同朝代的史學家,在撰寫這段歷史時,都採信「三顧草廬」說法?

影視中三顧草廬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影視中三顧草廬中的諸葛亮及劉備 (網上圖片)

從以上記載來分析,在「三顧草廬」前,劉備和孔明應該不相識。可是,一直以來都有另一說法,令故事顯得更撲朔迷離。我們從南朝宋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當寫到「三顧草廬」後,注引了魏國人魏郎中魚豢私撰的《魏略》,說明當時劉備屯軍於樊城,諸葛亮知道,曹操平定河北後就會進攻荊州,而當時荊州牧劉表,生性猶豫不決,且不懂軍事,諸葛亮只好北行去見劉備。劉備與諸葛亮並非故交,又因其年輕,便將他和諸生一樣對待。

裴松之為《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另一說法 (網上圖片)

裴松之為《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另一說法 (網上圖片)

劉備與諸生集會完畢,眾賓客都離去了,諸葛亮獨自留下,這時有空的劉備不問他想說什麼,有有空編織習慣的劉備,就自顧自地編織起來。此時,諸葛亮便利用「結毦」進言:「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孔明與劉備縱論抵抗曹軍大計,以「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今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作結,劉備於是聽從其計,部隊逐漸壯大。

從引述魚豢《魏略》的:「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這一記載可推斷,諸葛亮不是由劉備「三顧草廬」請出山,而是「毛遂自薦」找上門,也有其他記載如是。這一說法,似乎讓「三顧茅廬」成了案中之案。

明代戴進《三顧草廬圖軸》(網上圖片)

明代戴進《三顧草廬圖軸》(網上圖片)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釋中,其實還有另一段話:「臣松之以為亮表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也就是裴松之認為,根據諸葛亮《出師表》所說,應該不是諸葛亮先去拜訪劉備。雖然聽說了有另外說法,但彼此說法也各不相同,實在令人感到奇怪。這也令裴松之迷惑不解,但為何不同朝代的史學家,在撰寫這段歷史時,都採信「三顧草廬」說法?

有歷史愛好者,從諸葛亮一生嚴謹性格來分析,他不可能在大部分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還健在時,無中生有編造出「三顧草廬」的故事,與諸葛亮品格不相符。另一方面,諸葛亮在草廬中,為劉備作了「隆中對策」,成為蜀國的十多年的發展藍圖,由無立錐之地,終於佔據荊益,站穩住腳,與曹、孫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加上歷朝歷代將《三國志》作為正史,《三國志》大於《魏略》,加上《魏略》提出的說法,只有裴松之注引,這書也早已亡佚,真假無法考證。所以嚴謹的歷代史家,都採信《三國志》「三顧草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