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姦劫犯自縊案陪審團裁定死於自殺 官促查是否涉刑罪

社會事

姦劫犯自縊案陪審團裁定死於自殺 官促查是否涉刑罪
社會事

社會事

姦劫犯自縊案陪審團裁定死於自殺 官促查是否涉刑罪

2018年11月05日 23:22 最後更新:23:23

裁判官下令將研訊謄本交予警方及律政司跟進。

疑犯林永春當日被捕情況。資料圖片

疑犯林永春當日被捕情況。資料圖片

2017年九龍灣姦劫犯林永春被捕翌日被發現在羈留室自縊亡,高偉雄裁判官今早完成總結所有證供,向陪審團提供指引後即席退庭商議,陪審團一致裁定疑犯林永春死於自殺。高官下令將今次的死因研訊的謄本交予警方及律政司,是否就刑事罪行,例如使用虛假文書或製造虛假文書方向進一步調查。高官更要求死因研訊主任向死因庭報告有關調查結果,包括早前疑犯上吊的刑事調查結果。

小圖: LAN綫(左)/消防花灑頭(右)。

小圖: LAN綫(左)/消防花灑頭(右)。

高偉雄裁判官引導陪審團時指出,陪審團作出任何死因裁斷都必需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肯定。根據研訊中證詞和證物,其中驗屍報告中顯示死者曾服用冰毒,黃官向陪審團提供2項裁斷選擇,分別是「死於自殺」和「在精神紊亂下殺死自己」。

被死者以LAN綫勾爛的消防花灑頭。

被死者以LAN綫勾爛的消防花灑頭。

高官又引用法醫潘醫生的供詞,指致命傷勢無疑是頸上勒痕。高官強調庭上沒實測證據顯示死者確實從地下羈留室偷取「LAN」線,閉路電視僅顯示死者曾拉扯「LAN」線和羈留室地下曾有「LAN」線出現;亦沒有確實證據證明死者真正死亡時間,皆因死者在去年5月11日上午9時半被發現時已懸在鐵閘上。

死者林永春上吊LAN綫。

死者林永春上吊LAN綫。

高官歡迎陪審團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預防同類案件再次發生,建議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改善《警察通例》上字眼、對警員推行有關「防自殺花灑頭」的教育、改善「電子巡倉拍卡」系統等等。

倘若陪審團不接納證供,不能肯定死因並判定死亡來由不明,可裁斷死者「死因存疑」。

去年5月11日姦劫犯林永春被捕翌日在秀茂坪警署3號羈留倉內上吊身亡。陪審團退庭商議後,一致裁斷林永春死於自殺。陪審團一共提供共11項建議。

(1)在不會拍攝到羈留倉內廁所的前提下,均在羈留倉和臨時羈留倉上安裝閉路電視。

(2)提升和接納更高科技包括全面安裝高解象度和可錄音的閉路電視鏡頭、使用x光探測儀在搜查之用、為羈留人士戴無智能手帶以檢視其生命跡象、資訊科技部門如遇羈留設施內電腦斷線故障需立即警示相關警署。

(3)在流水簿上每頁加上「不可偽造」警示,並明列刑罰。並加上簽署欄目和編號欄目。

(4)在現有巡查基礎上,流水簿紀錄需要被警方內部第三方小組定期抽查。

(5)在每一更警員內需有最少一名警務人員曾接受急救訓練,能為病人提供初步急救。

(6)警方須設立一個全新部門定期巡查各警署內保安系統,並定期匯報保安措施和作出跟進。部門亦要負責相關的行政,採購,工程,維修和支援服務。

(7) 警方使用的消防和安全設施所含的採購書中要表明安裝和裝修技工需曾接受良好訓練和擁有一定的產品知識。技工也要向警員提供產品使用課程,和產品使用手冊。

(8)法證科警員重組案情時應有曾在案發現場出現的警員陪同。

(9)更正《警察通例》中內容,包括仔細列出可進行羈留搜查時的條件,等級和時間;亦需詳述字眼定義,例如值日官要「一句鐘巡一次」改為「至少一句鐘內巡一次」。

(10)建築署須引入和統一防止自殺設施的標準,例如在各羈留室內安裝防撞牆,以免犯人自殘。

(11)改善電子巡查系統,以生物特徵識別替代現有拍卡系統,以杜絕警員擅離職守或代同袍拍卡的現象。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自殺數字並非「數字」多一個都嫌多,青年精神健康急須支援《尋‧覓》計劃共覓出路。

每個人在生活中均會遇到各種壓力,長期累積壓力將會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近年尤以青少年之精神健康問題更備受關注。協青社 (Youth Outreach/YO) 一向重視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發展,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開展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 (下稱「計劃」),並於今日(4月20日) 順利舉行《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是次研討會邀請到不同範疇的專家分享專業知識及實踐經驗,共同探討青少年自傷自殺的風險因素和預防策略,並吸引超過360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等於研討會現場及線上直播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舉辦的《暴風中同行──支援有自傷與自殺傾向的青年》研討會設有現場及線下直播,共吸引超過360名中小學校長、教師、社工、輔導員及青年工作者參與。

出席研討會的嘉賓包括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SBS, JP、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副總經理何施琪以及協青社會長黃紹基。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表示:「感謝協青社舉辦今天的研討會,提供一個寶貴的平台,一起探討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課題。我希望我們繼續攜手合作,保護和支援我們的青少年,發揮最大的協同力量,向他們傳達『關心自己,陪伴他人,攜手面對精神健康』的訊息。」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為研討會開幕禮致辭。

YO會長黃紹基致辭時表示:「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大力支持,使我們得以展開為期四年的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近年來,青年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令社會各界都深感關切。YO於社區及校園中主動接觸及辨識有精神健康需要的青年人,並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期望提升他們的求助動機,提供適時、全面的預防及介入服務。同時,YO致力營造一個全方位的支援網絡,為教師及家長等提供支援,協助他們了解時下青年的需要,並建立他們面對及處理青年情緒狀況的技巧。透過提供一站式服務,YO致力為有需要的青年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並期望能夠為青年群體帶來正面影響,與青年同行。」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YO會長黃紹基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和支持。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指出:「近年來,青年自殺問題日益嚴重,社會開始更加關注此議題。各界紛紛展開計劃,以支援那些急需幫助的學生。在這樣的時刻,尤幸有賽馬會尋覓《尋‧覓》計劃,這使得我們能夠提供更多資源,以支持學生及其家長共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期望透過這些服務,可以讓身處逆境中的青年再次看見希望和光明。」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暨YO榮譽顧問黃蔚澄教授。

臨床心理學家尤卓慧分享時表示:「透過身體以及學習運用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內在力量,穩定自己和找到向前的動力,樹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界線,以及提升我們調節情緒的能力。」

計劃至今接觸青年達23,730人次,包括跨區深宵外展隊在計劃期間共處理16,916宗求助,提供情緒支援和服務轉介,為714名青年提供深入輔導跟進;計劃亦透過與16所學校的合作,為395名青年提供青年文化小組訓練、歷奇訓練,增強青年人的自信心、恆毅力及抗逆力,建構青年正向溝通及解難能力,讓青少年與重要人士建立支援網絡,有助促進其個人成長;同時,計劃為在職家長提供工作坊和講座,增強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及舒緩家長對子女照顧的壓力,全面支援青年的需求;計劃為353名青年提供免費臨床心理服務,當中超過九成(91%)的青年表示精神健康情況有改善。可見計劃的服務對於參與者的精神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協青社團隊發佈並分享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進度、工作及合作經驗。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表示:「賽馬會 《尋。覓》青年計劃為學校提供全面支援服務,計劃團隊緊密地和學校聯繫,形成協同效應,讓老師和社工可安心,有一個專業及有效的跟進服務在社區和校園以外支援青年人;協青社的臨床心理服務亦有別於公營機構的服務,能夠有效地聚焦與學校配合,讓青年人可即時得到一個安全及持續的專業服務。多謝這個計劃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對青年人的愛和支持。」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到場參與研討會。

九龍三育中學副校長林家偉分享:「協青社為本校提了一系列的到校服務,主要有臨床心理學家重點關注有需要學生的精神健康。也為學校提供學生成長工作坊,家長親子技巧,教師專業培訓等。校方十分感謝協青社提供的專業支援服務,尤其近年教育界因移民潮後出現許多新入職老師,在關注學生成長方面仍有不少缺乏經驗。學校行政上難於兼顧提供充足的新老師培訓。為此,協青社的專業支援為學校應付學童精神健康需要和家長支援上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聖母書院歐陽佩霞老師分享:「很高興今年參加了協青社的計劃。該計劃分為預防性及治療性,全面支援學校的家長、老師及同學,透過青少年文化小組、學生和家長講座、老師培訓及到校臨床心理服務,提升各持份者的精神健康。而負責各項目協青社團隊亦非常專業及盡量滿足學校要求,希望以後能再有機會合作。」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澤俊博士表示:「現今我們的年青人面對著不同的學業、人際關係以及家庭的挑戰。很多時產生不同的情緒及身心問題,以及不同程度的自傷和自殺情況。我們希望攜手,認真深入的去了解他們的掙扎,幫助他們減少傷害自己,找到生活的盼望。」

附件「賽馬會《尋‧覓》青年計劃」服務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