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令人「心噏」的新聞,講述一名30歲都未夠、從事IT行業的後生仔,為了令收入和資產繼續符合公屋的上樓資格,過去5年不但主動向老闆要求「不升職、不加薪」,甚至不儲蓄,有錢便去旅行。為了間公屋而放棄自己的前途,對標德而言是匪夷所思。

「樓」和「前途」是否事必要掛勾呢?當我們的社會,大部份年輕人都沒有想過離開自己的安舒區而到海外工作或生活體驗,不升職、不加薪、不搞好自己的履歷,繼續做mummy’s baby,表面上似是沒有問題,但實質是浪費社會培養年輕人的資源。

香港現有12年免費教育,即將加至15年,再加上政府資助的大專學位,基本上,能夠讀書的都會有書讀,每個學生,政府閒閒哋投入一百幾十萬,即使沒有明文規定年輕人畢業後一定要報效香港,至少也應負責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前途好好打算,發揮自己有能力,不應佔用公共資源。

有人話,香港的樓價和租金高,而且升幅遠超大部分年青人的工資增長幅度,如不出此下策,根本無法置業和組織家庭。先不討論為何愈來愈多年青人抱有「無樓就不結婚」的心態,公屋是保障基層的安全網,是政府給予弱勢社群的福利,而非香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們不能因為樓價和租金高企,便濫用房屋福利。

政府要做的是對症下藥,盡快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讓年青人看到只要努力工作,未來便可安居樂業和向上流動。撫心自問,愈來愈多年青人抱持「靠政府」的心態,香港的未來還有甚麼希望?




標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