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反對派玩不起的中美角力遊戲

博客文章

反對派玩不起的中美角力遊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反對派玩不起的中美角力遊戲

2018年11月16日 18:04 最後更新:17:15

最近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提交報告,當中最惹起香港人注意的是認為中國對美國的科技和軍事有威脅,建議執行技術出口政策時,不再視香港為獨立於中國大陸的關稅地位,等如把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輸出限制延展至香港。

如果只講限制高科技產品入口香港,直接影響不致太大,但這個建議對香港最大的挑戰是質疑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如果這個建議被採納,香港將空有自由港之名,不再有自由港之實,未來影響會逐步擴散。

特區政府一向對中美貿易糾紛採取一個比較低調的態度,但當踩到香港頭上,就不再低調了。特區高官昨日紛紛出來回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批評報告立場偏頗,指控失實。他的發言隨即惹起一眾反對派議員的攻擊,其中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張建宗的言論火上加油。

特首林鄭月娥則反唇相稽,對反對派這些講法感到十分遺憾,又說對方在「自毀長城」。林鄭月娥無解釋所謂「自毀長城」所指的是什麼,究竟是指泛民在挑釁中央,會惹來中央的強硬反應,抑或是說泛民走到美國遊說,針對中央的對港政策,讓美國政府有口實去攻擊香港?

反對派跑到美國遊說,然後向香港施壓,早有前科,早年主要是民主黨的李柱銘,近年則由香港眾志黃之鋒,他們經常到美國投訴香港的各種政治問題。過去,香港人覺得這些行為沒太大問題,認為是正常的意見表達,甚至真的希望美國可以幫助香港爭取民主。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展開,美國政府的策略已經很清晰,她們不關心香港民主,只關心美國的利益,事事將「美國優先」掛在口邊,很明顯是以本國利益為主導。

看美國這份報告,香港在其中只是小菜一碟,主菜是針對中國在科技及軍事上對美國的挑戰,例如報告講到中國的軍事目標是在2050年前培養出世界級軍力,與美國齊頭。但現時中國則計劃在2035年前完成建立全面現代化的人民解放軍,較原來的時間表提前了15年。另外,報告又指中國在5G無線技術方面的優勢地位日益增強,又說這些網絡設備可用於網絡攻擊,並特別提到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及中興通訊。報告建議全面制裁中國,例如首次提到制裁與南海軍事化相關的企業和個人等等。

整份報告相當政治性,而香港只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的其中一張小牌。其實,香港在中美關係的角色,從來不過如此。不過,過去比較隱蔽,如今則完全暴露。我曾經與一位中國負責外交的高級官員談過,他說香港人完全不了解中美關係的實質。每逢有美國總統訪問中國,事前都會先派出龐大的部長及副部長級代表團到中國傾談,目的是要預先談成一些協議,讓領袖互訪時可以簽字領功,而香港所謂的自由和民主問題,通常都只是當中的前菜,美方有時會提出來向中方施壓,目的也只是要爭取在貿易或者知識產權方面的重大利益。香港永遠都是中美關係的一張小牌,甚至不是大牌。

過去,中美貿易摩擦沒有那麼嚴重,香港反對派議員到美國遊說,未見其利,也沒有大害。但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中美不再把酒言歡,中間位置消失,香港只能站在中國的一方,或許有些人想選擇站在美國一方,但只能扮演一些被人「用完即棄」的角色。

無論如何,這個中美兩強角力的遊戲,反對派去美國遊說,美國人只會把他們的意見寫成報告,匯集成各種反華的證據之一,合起來攻擊中國。而美國目的,當然不會為香港爭取什麼民主和自由,只不過借香港壓制中國的發展。這場遊戲玩得這麼大,香港的反對派根本玩不起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假如10年前有23條立法…

2024年03月19日 19:07 最後更新:19:22

香港立法會全票通過23條立法。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香港回歸26年,終於補齊有關國安立法的最後一塊拼圖,築牢保障國家安全的屏障。

過去香港人並不覺得香港有什麼國安挑戰,亦不覺得香港會出現動亂,所以對23條立法,只看到其限制自由的一面,而看不到保障安全穩定的另一面。但過去十年,香港發生的動亂,就令大家明白保護國安的必要性。

政治穩定就好像空氣一樣,當它存在的時候,你並不覺得有何寶貴,但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相當致命。假如10年前香港已經有現在的23條立法,特別是不可以像2003年那種剝牙版23條立法,香港或許不一樣。

第一,2014和2019年的事件不易發生。本地的反對力量在外部勢力推動下,過去10年,反政府攻勢不斷升溫。10年前2014年,反對派透過大規模的非法上街佔領,阻斷了金鐘、旺角和銅鑼灣的道路,企圖逼使政府在政制改革上,大幅讓出政治權力。2014年的佔中是反對運動的第一次跨越,由遊行示威跨越到大規模的非法佔領。

到2019年是第二步的跨越,由非法佔領跨越為大規模極端暴力事件,滿街滿巷掟汽油彈,放火燒人,毆打不同政見者,反對運動的暴力性快速推向高峰。以當年12月8號和所謂屠龍小隊相關的恐怖襲擊事件為例,完全是一宗有設計的殺警恐襲,以圖引發大規模暴亂,幸好警方及時破獲制止。

這些大規模的群眾暴亂,背後涉及大量的金錢支撐,近日暴露出來本地政團直接收美國政府屬下機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贊助有之,透過一些有錢的中間人間接收錢亦有之。總之,資金源源不絕,只要你夠膽激進地反對政府,大搞顛覆活動,就不愁資源短缺。

如果10年前已經有現在23條立法的「境外干預罪」,恐怕這些外地勢力的干預不至於那麼明目張膽,本地有錢中間人和政團,亦不能公然轉移政治資金。水源不到,或許2014年和2019年的事件就不會發生。

二,黎智英沒有那麼猖狂。黎智英案暴露出來的狀況,可以說是去到驚心動魄的地步。《蘋果日報》的高層如社論寫手楊清奇就直言,《蘋果》只有「鳥籠式編輯自主」,實際上是黎智英「話晒事」。而《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在辯方追問《蘋果日報》有沒有編輯自主的時候,亦都笑稱「如果黎生冇出聲嘅時候都係」。

黎智英毫不忌諱在自己控制的媒體,大力呼籲外國制裁香港和中國大陸,亦全力散播挑動港人非法上街和肆意攻擊國家言論。

如果10年前已經有23條立法,煽動罪罰則更高,勾結外國勢力發表煽動性刊物會有10年的刑期,或許黎智英沒有那麼猖狂,就沒有那麼多人被煽動出來作亂。

三,示威者沒有機會誤入歧途。如果大家有看過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1895年的著作《烏合之眾》,就知道群眾很多時都是盲目的,在街頭運動激情澎湃的時候,理性放在一旁,示威者不單闖入議會,圍毆途人、放火燒人、刺殺警察,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事過境遷,示威者被送上法庭,就要面對嚴苛的刑罰,但悔之以晚。如果10年前有23條立法,特別是制止境外勢力推動香港反對運動,示威者沒有跌入激情澎湃的抗議環境中,最後或許可以免去牢獄之災,不用讓大好青春在獄中虛度。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現實世界沒有「如果…」,只有未來。23條立法早一日比遲一日好,早一日填補了國安的漏洞,早一日令香港不會成為美西方攻擊中國的突破口,對國家、對香港都是一件好事。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