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風暴來襲水淹杏花邨尋因 穿孔海堤不堪一擊

社會事

風暴來襲水淹杏花邨尋因 穿孔海堤不堪一擊
社會事

社會事

風暴來襲水淹杏花邨尋因 穿孔海堤不堪一擊

2018年11月20日 07:37 最後更新:08:43

超強颱風早前令到香港不少地區面臨水浸情況。

杏花邨商鋪早前受到風災影響。

杏花邨商鋪早前受到風災影響。

超強颱風「天鴿」與「山竹」兩年內相繼襲港,導致大樹倒塌,廣泛地區嚴重水浸,建築及交通基建受損,揭示全球暖化下,超強風暴不再百年才一遇,破壞力更愈趨驚人,令人驚覺本港海堤、建築、渠道,以至填海地域,正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到底以數十年前標準建立的防線,是否還能抵禦日趨頻繁的超強颱風?

「山竹」於香港以南約一百公里掠過,無險可守的香港東南沿岸率先失守,但為何杏花邨及將軍澳的災情特別嚴重?專研海港波浪的港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周國榮及港大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認為,狹窄的鯉魚門海峽在颱風吹襲時造成瓶頸效應,海浪因瓶頸而堆高(pile up),造成巨浪,位於「頸口」的杏花邨首當其衝,無路可走的海浪再轉向將軍澳沿岸,嚴重破壞兩地。海堤失守固然是災情成因,全球暖化颱風威力大增,東南沿岸加固海堤,刻不容緩,但面向太平洋的杏花邨及將軍澳,竟未有採用更有效阻止巨浪濺上岸邊的拱形海堤,僅以碎石防波堤保護,日後隨時每遇強颱風,都要失守。兩名學者均認為,政府應盡早集合專家,檢視海堤。

超強颱風「山竹」中心風力一度高達時速二百五十公里,雖然吹襲香港時明顯減弱,但橫瀾島仍錄得每小時一百六十一公里的平均風速,並為鰂魚涌帶來三點七三米高的潮位,僅次於一九六二年襲港的溫黛。翻查天文台資料,包括「山竹」在內,歷來引發最大潮位的五個颱風,均於香港以南一帶掠過、或於東面襲港。

於香港以南掠過的颱風,令本港整體海水上升幅度增加,但為何杏花邨岸邊捲起高達十五米巨浪的情況,未有於全港發生?周國榮及關國雄從地形中找到端倪。周國榮分析,杏花邨位於東南沿岸,海浪並無外島阻擋,因颱風而引發的高能量「長波」,可從數百公里外的太平洋直接侵襲岸邊,加上長波不色散(non-dispersive)的特性,能量不易被消散,為沿岸帶來更大的衝擊。

除了長波的影響,原來杏花邨對開的維港海岸地形,更令情況進一步惡化。關國雄指出,長波到達岸邊後,浪高將會按沿海地形及海岸線變化而堆高,而鯉魚門海峽的海水通道明顯收窄,如吹東至東南颶風,大量海水推向維港時,將造成樽頸,堆高鯉魚門海峽的海水,位於「頸口」的杏花邨及鯉魚門首當其衝,當風向與海岸線成垂直線時,衝擊所釋出的能量更大。

此外,將軍澳對開海域的海灣形狀,更令災情延伸至當區。關國雄分析,如颱風令本港長吹東至東南風,海水將難以及時疏散至維港西岸,唯有向左右發展。然而,將軍澳的灣狀地形,同樣不利海水疏散,令小西灣、杏花邨及將軍澳長期水浸。如風向突然轉南,長波更會衝向將軍澳海濱長廊。翻查資料,天文台於山竹吹襲期間懸掛十號颶風信號達十小時,當時香港主要吹東風及東南風,正好切合以上估算。

若按此原則分析,整個香港東南沿岸均有巨浪威脅。其中,鴨脷洲受附近的南丫島地形影響,海水通道收窄,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杏花邨」;赤柱受灣形海岸線影響,或是下一個「將軍澳」。關國雄強調,如要證實當中的關係,須計算海牀深度、水流、暴風潮、風速及持續時間,涉及的因素很多:「有可能要收集全港數據,以超級電腦運算,才有較佳的估算。」

杏花邨近年面對風災及水浸無能為力。

杏花邨近年面對風災及水浸無能為力。

既然香港多處均有巨浪侵襲危機,海堤建設自然不可以馬虎。不過,關國雄發現,無論是八十年代中落成的杏花邨,抑或是一三年對外開放的將軍澳海濱長廊,均使用以碎石堆積而成的穿孔海堤。曾參與屯門新市鎮工程的關國雄表示,當年屯門海岸為減低海浪衝上陸地的威脅,於是選用成本較高、佔地較多的拱形海堤,令屯門鮮有水浸問題:「拱形海堤並非新發明,幾十年前已有,只是無人參考。」

周國榮認同,穿孔海堤可消減海浪能量,但要避免海水直接濺上路面,則要配合拱形海堤設計。雖然侵襲杏花邨的巨浪高達十五米,一般海堤不可能有如此高度,但他指出,拍打岸邊的海浪,不會持續高達十五米:「海浪會以三米、五米、十五米、九米不同的高度衝向岸邊,不會每次都一樣。」他相信如杏花邨採用拱形海堤,可減輕災情。

記者其後檢視被視為有巨浪侵襲風險的鴨脷洲,發現由利南道至海怡半島一帶的海岸,均未有建設拱形海堤;相反,位於青衣北的海濱公園,雖位處內港,部分卻設有拱形海堤。就此,土木工程拓展署認同,拱形海堤可減少波浪越過海堤,惟未有說明選用拱形海堤的原則,僅表示赤柱海濱長廊的海堤有使用相關設計。

除了使用拱形海堤,前土力工程處處長陳健碩認為,在東龍洲附近海岸興建防波堤,有機會抵抗長波對杏花邨的破壞力,惟目前難料實際成效:「可能有少少用,但這是一項大工程,成本不輕。」

周國榮坦言,不同海堤能如何防浪需要更多數據研究,但他發現目前公眾討論海岸防浪基建時,單純以為加高海堤即可防浪,卻鮮有關注海牀深度、沿海地貌及海堤選用等因素:「(公眾及政府)有很多問題也未能掌握,我們想一正視聽,針對問題,以數據為基礎作出認真研究。」

解構杏花邨及將軍澳巨浪和水浸成因

1.山竹吹襲,香港吹東南風,颱風帶來的「長波」(long wave)直奔東南沿岸

2.海浪於杏花邨遇上樽頸,海浪大幅堆高,帶有高能量的「長波」,侵襲杏花邨

3.樽頸效應加上將軍澳的海灣地形,令附近水位急升。如轉吹南風,海浪將衝擊將軍澳,並引發水浸

4.鰂魚涌潮汐站位於維港內岸,未能記錄杏花邨的災情

往下看更多文章

颱風蘇拉丨杏花邨居民稱風浪只影響臨海大廈 憂以偏概全損樓價

2023年09月01日 14:24 最後更新:16:34

杏花邨曾屢遭颱風重創,但有居民指其實水浸及大浪只波及少數幾棟大廈,若以偏概全會影響樓價。

杏花邨海旁有不少市民追風拍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杏花邨海旁有不少市民追風拍照。(巴士的報記者攝)

居民在慢跑。(巴士的報記者攝)

居民在慢跑。(巴士的報記者攝)

屋苑大廈大堂玻璃已貼上膠紙。(巴士的報記者攝)

屋苑大廈大堂玻璃已貼上膠紙。(巴士的報記者攝)

杏花邨因地理位置臨海當風,颱風襲港時常有海水倒灌的危險,甚至曾經水淹地庫停車場,損失重大。記者今午在現場所見,屋苑大廈大堂玻璃已貼上膠紙,防範稍後天氣轉壞以保障居民和財物安全。

杏花邨居民林先生特意下樓觀察風浪情況,他認為毋須過度擔心。(巴士的報記者攝)

杏花邨居民林先生特意下樓觀察風浪情況,他認為毋須過度擔心。(巴士的報記者攝)

岸邊防波堤。(巴士的報記者攝)

岸邊防波堤。(巴士的報記者攝)

岸邊部分地方沒有防波堤。(巴士的報記者攝)

岸邊部分地方沒有防波堤。(巴士的報記者攝)

住在杏花邨海邊的市民林先生特意下樓觀察情況。他認為毋須過度擔心,因為多年來打風的水浸及大浪情況只影響最旁邊、沒有防波堤的數棟大廈,而在防波堤內的地方少見水浸。他認為傳媒只集中報道無防波堤位置的狀況,令人以為整個杏花邨都一樣,影響樓價。

居民鍾先生夫婦也在海旁觀察風浪情況。(巴士的報記者攝)

居民鍾先生夫婦也在海旁觀察風浪情況。(巴士的報記者攝)

居民鍾先生夫婦也在海旁觀察風浪情況,打算之後去用餐,因為當風力強勁時屋苑所有大廈會落閘,出不了門,所以要早些外出用飯和購物。鍾先生說有少許擔心,因他家面向東北,風力強勁時窗口會漏水。

雖然強颱壓境,但杏花邨海旁仍有不少市民慢跑、追風拍照。郭先生特意與太太、孩子來到杏花邨追風,但認為風力比他想像中小得多,而為顧及安全,他們一家不會逗留太久。

郭先生一家大細特意來杏花邨追風。(巴士的報記者攝)

郭先生一家大細特意來杏花邨追風。(巴士的報記者攝)

當風浪和雨勢增大時,屋苑會用鐵閘封閉大廈出入口。(巴士的報記者攝)

當風浪和雨勢增大時,屋苑會用鐵閘封閉大廈出入口。(巴士的報記者攝)

颱風山竹襲港時被大水淹沒的地庫停車場已經封閉。(巴士的報記者攝)

颱風山竹襲港時被大水淹沒的地庫停車場已經封閉。(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