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馮檢基:與民主派並無介蒂 爭取民主便是盟友

政事

馮檢基:與民主派並無介蒂 爭取民主便是盟友
政事

政事

馮檢基:與民主派並無介蒂 爭取民主便是盟友

2018年11月27日 13:14 最後更新:13:26

馮檢基表示與民主派並無介蒂。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落敗的李卓人和馮檢基今早雙雙出席電台節目,馮檢基表示與民主派並無介蒂,任何支持民主、爭取雙普選的都是盟友,若李卓人日後繼續爭民主便是他的盟友。李卓人不回應兩人關係,只稱最重要是聆聽不同選民的聲音。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李卓人就指不回應與馮檢基的關係,他認為目前最重要是聆聽無出來投票人士,以及投票給其他候選人的選民的聲音。他又提到要思考民主派應如何破局,因為中共在背後控制政府和建制派,導致主張本土、港獨的年輕人被排除參選,民主派要破局有困難。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馮檢基回應主持人問及反對「鎅票」論,與其過往區議會選舉中斥責民協前成員黃仲棋「鎅票」一說是否自相矛盾。他就指自己過往與黃仲棋形影不離,關係密切,所以不能與他和李卓人或民主派的關係類比。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親美反中沒有出路

2018年11月27日 19:44 最後更新:20:03

九龍西補選塵埃落定,建制派獲勝,反對派在此區再敗。不過,雙方都有檢討和反思的空間。建制派要思考他們穩拿立法會分組點票過半數的席位後,究竟政府可以交出什麼功課來改善香港經濟民生問題?而反對派就要考慮,連續兩次九西補補選失利,是否暗示他們的道路,正越走越窄?

2014年3月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同年9月,香港發生「佔中運動」,如今回看,只是一場政治泡沫,都已爆破幻滅。香港和台灣的街頭運動,其理念源於2011年在美國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運動」,而該運動的緣起是同年在中東爆發的「阿拉伯之春」。現在看「阿拉伯之春」並未有為中東帶來民主,卻造成多國內戰不息。而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很快就灰飛煙滅,而結局是美國政治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選出了一個極右保守的民粹主義總統特朗普,與「佔領華爾街運動」反對傳統精英原意,背道而馳。

香港的反對派與台灣的民進黨最大的不同,是民進黨在台灣執政,也因此徹底曝露了他們的最大弱項,就是「擅長抗爭、弱於發展」。民進黨上台之後,繼續玩兩岸政治,以暗獨的方式挑動大陸,去鞏固支持,但對經濟民生卻未下苦功。香港的反對派因為政制的限制,未能上台執政,所以其弱項沒有如民進黨般快速暴露,因此香港反對派的退潮,也慢過台灣民進黨。

不過,這次的九龍西補選,已見到本地反對派的疲態,他們的支持度正在萎縮,未能吸納新的票源。今年3月的九西補選,反對派候選人姚松炎得票105060票,今次的補選,李卓人加上馮檢基合共只有得到105556票(李卓人93047票,馮檢基12509票),即使加入馮檢基,反對派的總得票仍然和上次相差無幾,估計馮檢基本身有約1萬多的死忠粉絲,上次的補選,他沒參選,那些粉絲也沒有投票,今次他參選,理論上會令到反對派總得票數上升,但實際升幅只有約500票,扣減馮檢基帶來的新投票者,反對派的支持票應該減少了。

回看2016年9月的選舉,當時民情高漲,反對派在九龍西總得票超過16萬票,換言之,今年兩次補選都流失了近6萬,估計當中不少是比較激進的年青選民,他們不會投票給像李卓人和馮檢基這些傳統泛民。

對反對派而言,佔中運動令到他們得不償失,第一是佔中把反對派陣營分裂成傳統泛民和本土派兩大板塊,年青激進的本土派不會投票給傳統泛民;第二是年青本土鼓吹港獨,激發了中央的強烈反彈,最終出現DQ的撒手鐧,平白失去了議席,未來這些激進派能否再度參選也成疑問。

背後深層問題是反對派激進化帶來的困局。年青本土派走港獨路線,而傳統泛民為了要與年青人搶票,也走出要激烈反共。佔中對反對派而言,就像發了一場夢,但夢醒之後卻轉不過身,惹起中央強硬回應,將他們逼入死胡同。

香港有不同的聲音,有反對派監察政府,並非壞事,但如果反對派走上與中央對抗的激進道路,中港磨擦加劇,香港整體亦無運行。反對派應該檢討他們未來的路向,應該要放棄天天與中央劇烈對抗路線,改為重新關注本土的經濟民生問題,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民眾支持,其政治光譜才可以擴濶。走親美反中的道路,並不是反對派的出路。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