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小確幸領導vs強人領袖

博客文章

小確幸領導vs強人領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小確幸領導vs強人領袖

2018年12月14日 18:00

在加拿大協助美國拘捕華為財務總監孟晚舟之後, 中國接連拘捕兩名加拿大人, 有消息指中國懷疑他們在內地進行間諜活動。 有些加拿大朋友質疑中國這些做法,認為報復有點過份。

我過去也認同這種想法,認為要講求形象,討人厭的事情盡量少做。 不過,近年觀察了眾多國際政治事件之後, 慢慢覺得做好人的想法已經過時。這令我想起2012年台灣的總統 選舉後一段小故事。那年1月,民進黨的蔡英文敗選, 有學者朋友在台灣觀戰,聽到蔡英文的敗選宣言,說相當令人感動, 蔡英文有幾句是「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 但是不要放棄,因為明天起來,我們要像過去四年一樣的勇敢, 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對這些說話的反應卻不一樣,這些感性言詞, 很有台灣的小確幸特色(即「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這種領導的所做的事情,只是歷史上的插曲,並不是主旋律。 我當時想,即使4年後讓蔡英文當選總統,事情也不會改變, 潔淨而柔弱的民進黨總統,只會是女版馬英九, 不能把台灣帶出政治和經濟的困局。結果蔡英文在兩年前當選總統, 但在剛過去的九合一選舉,遇到重大挫敗,兩年之後能否連任, 有很大疑問。

環視世界,另一個小確幸領導是法國總統馬克龍, 他喜歡做漂漂亮亮的事情,例如在國內搞潔淨能源, 但這是富國的玩意,法國根本玩不起; 他又在國際上大力狙擊指使殺害沙特記者的沙特王儲, 說要全面調查事件;當然,更威水的是要與德國合組歐洲聯軍, 但又不知錢從何來。無論是狙擊沙特王儲或者組織歐洲聯軍, 都大大激怒了美國總統特朗普, 結果法國國內就無厘頭爆出所謂自發性的黃背心行動, 每星期六都有大批群眾上街搗亂。看來馬克龍真是一名政治素人, 上任一年,便被人搞得灰頭土臉。

現時潮流興強人領袖,第一個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有人問我, 俄羅斯的叛諜斯克里柏爾在2012年已去了英國,獲得政治庇護, 為什麼要等到今年3月, 俄羅斯才派出特工到英國用神經毒素毒殺他們父女?理由很簡單, 主要是俄羅斯暗中支持的特朗普已經當上美國總統, 普京深信特朗普不會認真追究事件,所以便出手。

西方國家出殺手鐧顛覆了烏克蘭的親俄政府,普京老羞成怒,便在2 014年支持烏克蘭的俄語地區克里米亞獨立, 把克里米亞變成俄國的庇護國,美國就此制裁俄羅斯。 普京與美國的恩怨情仇,誰對誰錯說不清, 而美國的制裁把普京逼入絕路,但這位強人並不認輸, 看準了美國民主制度的漏洞, 暗中支持投機分子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普京的強人辣手作風, 表露無遺。

至於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2年上任的時候, 很多人誤會他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太子, 怎料卻是一個手腕很硬的強人。他上台後大力打貪, 把一名政治局常委、兩名中央軍委副主席拉下馬, 既鞏固了個人的權力,也令到民眾大力拍手叫好。 他在經濟上進行去槓桿改革, 扭轉之前濫發貨幣令到生產與資源失衡現象。 習近平用不到五年的時間,就把局面控制過來。

而美國的特朗普,不諱言以普京和習近平為偶像。 作為一名投機分子,他上任之後便全力減稅去收買人心。 他不敢得失俄羅斯,便去和中國打貿易戰,在11月的中期選舉撈取 利益。之後一個轉身,又與中國談判。

現時看國際上的主要玩家,全都是強人硬手, 軟一些都玩不起這個遊戲。美國比中國強,中國不能向美國開刀, 但見到加拿大這個小國摻和進來,中國不怕向加拿大下手。 中國使出狠辣的手段,雖然會惹來很多小確幸式的批評, 但實際效果是會令到其他國家不敢跟風去圍剿中國。國際政治, 就是這樣一個殘忍的森林。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個陀槍的債仔

2024年04月24日 19:14 最後更新:20:55

一個負債累累的債仔,被逼到走投無路本身已經得人驚,一個陀槍的債仔就更可怕。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美國官員又出來放料。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本周二(4月23日)引述消息指,美國正起草制裁措施,切斷部分中資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連接,為布林肯訪華增加籌碼,希望可以阻止內地對俄羅斯軍事生產商的商業支持。報道引述美國官員指,以銀行作為制裁對象,是為行動升級的備選方案,以防外交措施未能說服中國限制對俄國的出口。

雖然路透社在當天晚些時候報導,引述一名匿名美國官員說,美國尚無實施這些措施的計畫。

但美國放料施壓的手法已相當露骨,這也是美國的慣技,在進行外交談判之前,先將自己的嗓門提高八度,惡人先告狀,指控對方。早前美國財長耶倫訪華前夕,就提出「產能過剩論」,同時開始拋出「中國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產品以支持俄羅斯」的指控。今次布林肯訪華前夕,就將「支持俄羅斯論」升級,恐嚇要制裁中資銀行。

分析美國行事動機主要是「觀其行、不用聽其言」,因為她的言論與實際行動很多時是十分脫節的,美國講起和中國接觸,表面上會提出一些大義凜然的理由,例如設置護欄,負責任的管控和中國的競爭,避免競爭升級為衝突云云。但實際行動時美國有其自利的圖謀。

拜登政府想要什麼?估計主要考慮兩個方面。

第一,找人接美債。美國過度借貸風險不斷升溫,現在美國國債以每100日上升1萬億美元的速度急速膨脹,現在美國國債的總量已經達到34.6萬億美元,每個月要大量推出國債入巿場借錢。近日美國通脹回升,聯儲局減息的預期急速冷卻,市場債息急升,債價下跌,美國發債更加舉步維艱,所以急欲逼迫中國多買美債。

近年中美關係轉差,中國大方向是不斷減持美債,截止去年9月,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令美債持有量降至7781億美元,在一年多之前2022年3月,中國的美債持有量還有超過1萬億美元,到去年9月中國美債持有量首度跌穿8000億美元大關。

不過,去年11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當時中美兩國已經開始緊密聯繫,安排中美領導人會晤。與此同步,中國去年10月減持美債的數量開始減縮至85億美元,到11月中國掉頭增持124億美元美債,結束連續7個月的拋售。12月,即習拜會開會之後一個月,中國繼續增持美債343億美元。

不過到今年1月開始,中國就掉頭減持,一月減持186億美元美國國債,2月再進一步減持227億美元,持有美債的規模進一步接近低位,這從一側面反映,習拜會之後中美關係沒有實質的改善,所以中國由今年1月開始再度減持美債。美國財長耶倫4月急於訪華,之前拜登要求和習近平通電話,相信都是帶著希望中國增持美債的要求而來。

第二,為選舉鋪路。美國還有半年就進行總統選舉,競爭開始進入百熱化階段,如今外界一致看好特朗普,拜登陷入苦戰。拜登政府明顯是想推動兩個議題以重振聲望。1. 顯示美國有全球領導力,例如再度力撐烏克蘭; 2. 推動反華議題,顯示敢於和中國對抗。近日民主黨和共和黨,捆綁禁制TikTok的法案和援助烏克蘭法案。最後眾議院通過超過600億美元的援烏撥款,拜登就想將烏克蘭這個死議題「玩返生」,大力吹噓中國支持俄羅斯,藉機向中國施壓,顯示自己還在領導全球,順便搞壞中國和歐洲的關係,更可轉移美國支持以色列在加沙開戰引發人道危機的注意力。

美國政府吹什麼風都可以,如果真去制裁中國的銀行,切斷它們和美元支付系統的連繫,等於是放一個金融核彈,會有嚴重後果。

中國的態度是吃軟不吃硬,你讓步,中國就釋放一點善意,多買一些美債。你玩強硬,中國可以更硬。有人說中國可以全面禁止向美國出售稀土,切斷芯片的製造,但其實中國拋售美債,美國會更傷。如今在這個高息期,如果中國急速拋售美債,就會令債價快速下跌,債息急升,更加可以攞美國拜登政府的命。

說到底,一個陀槍的債仔,仍然是債仔,她不應惡過債主吧。所以美國儘管放料向中國施壓,但如果美國真的想取得實質成果,就只能各讓一步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