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博客文章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2018年12月16日 12:39 最後更新:12:45

加拿大替美國拘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加拿大兩大報章之一的《環球郵報》刊登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的文章,指美國這樣拘捕外國企業高層史無前例,等如在商業上向中國開戰。他認為正如馬克吐溫所說,歷史經常有韻律地重現,我們如今的時代,越來越像1914年第一次大戰的前夕,美國就如當時的歐洲大國一樣,由一種政府領導,致力主張美國對中國有統攝地位,這樣做正在推動世界走向災難,他認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才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環球郵報》刊登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的文章,題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環球郵報》刊登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的文章,題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薩克斯認為,美國逮捕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在與中國激烈衝突中,採取的危險行動。這種舉動幾乎是美國對中國商界的宣戰,是前所未有的,它使美國商務人士出國旅遊的風險更大,因為其他國家也可以採取類似行動。

薩克斯由宏觀到微觀,指出美國很少因為公司犯下罪行,就逮捕美國或外國的高級商人。公司管理人被拘,通常因涉嫌個人犯罪(如貪污,賄賂或暴力)而非公司涉嫌犯罪而被捕。理論上公司管理人應該對公司的瀆職行為負責,包括刑事指控,但美國開始這種做法,卻首先從一位中國具領導地位的商業人士開始,而不是由數十名有罪的美國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開始,這種做法,對中國政府、商界和社會大眾,都是可怕的挑釁。

薩克斯教授

薩克斯教授

薩克斯指出美國的雙重標準,話孟女士被指控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但過去大量美國和非美國公司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和其他國家的制裁例如,2011年摩根大通因違反美國對古巴、伊朗和蘇丹的製裁而在2011年支付了8,830萬美元的罰款。然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並沒有從飛機上被抓起來並被羈押。

他列舉摩根大通並不是唯一一個違反美國制裁令的公司。自2010年以來,以下主要金融機構對此類違規行為被美國處以罰款:巴西銀行、美國銀行、關島銀行、莫斯科銀行、東京三菱銀行、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Clearstream Banking、德國商業銀行、Compass、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ING、Intesa Sanpaolo、阿布扎比國家銀行、巴基斯坦國家銀行、PayPal、RBS(荷蘭銀行)、SociétéGénérale、多倫多道明銀行、跨太平洋國家銀行(現稱Beacon Business Bank)、渣打銀行和富國銀行。這些違反制裁的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或首席財務官,均未因這些違規行為而被逮捕並被拘留。在所有這些案例中,是公司、而不是個別管理人被追究責任。他們也沒有對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的普遍違法行為負責,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銀行因為金融海嘯前的違規行為支付了驚人的2430億美元的罰款。如今發生孟女士被捕事件,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突破。是的,應該讓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負責 ,但是應從美國家裡開始,以避免把虛偽和自我利益,偽裝成高尚原則,因而煽動新的全球衝突。

他認為,美國針對孟女士的行動,似乎真的是特朗普政府更廣泛企圖通過徵收關稅,來破壞中國經濟,禁止中國科技公司進入西方市場,以及阻止中國購買美國和歐洲科技公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對中國的經濟戰爭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個魯莽的行動。

薩克斯指出,華為是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因此也是特朗普政府阻止中國進軍幾個高科技領域的主要打擊對象。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中的動機,部分是商業性的-保護和支持落後的美國公司,部分是地緣政治動機驅動,他們當然與堅持國際法治毫無關係。

美國似乎正試圖瞄準華為,特別是因為該公司在全球推廣尖端5G技術方面取得了成功。美國聲稱華為通過其硬件和軟件中隱藏的監控功能構成了特定的安全風險。然而,美國政府沒有提供這種說法的證據。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對華為進行的一次誹謗,就是以同一角度。文章承認「除非你足夠幸運地在大海撈針中找到針頭,否則你無法獲得干擾信息通信技術的具體證據」,但作者繼續聲稱「你不會冒險將你的安全放在潛在對手的手中。這篇文章等如說,「雖然我們不能真正指出華為的不當行為,但我們應該將公司列入黑名單。」

有興趣可看文章全文: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article-the-us-not-china-is-the-real-threat-to-international-rule-of-law/?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er%3A+Social+Network+%2F+Media&utm_campaign=Shared+Web+Article+Links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媒:廣交會中國報價太吸引 關稅嚇不跑美國買家

2024年04月24日 16:31 最後更新:16:40

「中國産品價格太低,買家根本不擔心關稅問題。」

美媒彭博社如此總結在第135届中國廣交會上觀察到的這種「主流觀點」。

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截圖

在這個中國最大的貿易盛會上,大多數人仍看好出口,華南地區連日的强降雨絲毫沒有澆滅境外採購商的熱情,場館四處是人們熱火朝天做生意的畫面。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5屆廣交會展館內。新華社圖片

報道稱,許多買家和賣家都對貿易戰升級的風險不太在意,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産品的價格實在「太有競爭力」,令人難以抗拒;而且,中國産品的質量相對於其他亞洲競爭對手也更有優勢。

「我的客戶告訴我,就算徵收50%的關稅都不至於趕跑他們。」一家售賣卡車零部件的中國出口商介紹稱,美國買家承包了他大約一半的訂單,他們會再以四倍於採購價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採購商在廣交會展館辦理證件。新華社圖片

儘管在美國大選年這個特殊時刻,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在對華大打「關稅牌」,目標産品清單越拉越長,近來已經接連對金屬、船舶和電動汽車等中國産品出手;歐盟也亦步亦趨,對中國電動車和太陽能産品發難。但彭博社發現,在廣交會上看到的大多是對中國出口的樂觀情緒。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Jackson)是一家波斯尼亞家具公司的採購員。他在展會上說,他能以歐洲製造商一半的價格買到標準「非常非常相似」的産品。

關於關稅問題,他不以為然,「關稅可能會産生一些影響,但中國太大了,他們還有其他國家可以賣。」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第135屆廣交會新能源汽車展區。新華社圖片

文章進一步指出,即使對來自欠發達國家的買家來說,中國産品也很便宜。

對於第一次來中國的坦桑尼亞機械貿易公司老闆丹尼爾•盧蘭達拉(Daniel Lulandala)來說,廣交會上令人心動不已的報價,正在幫助他實現拓展商業版圖的夢想。現在他考慮在家鄉開辦一家工廠,使用一台價格約為8000美元的中國機器生産積木。他有信心能在三個月內回本。

談到與中國製造商直接談判的興奮時刻,盧蘭達拉表現出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情:「如果我早幾年就來這裏,我現在的生意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彭博社報道稱,許多貿易商都表達出一個態度,即無論如何世界都需要中國商品,他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解决關稅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汽車配件進口商亞曆克斯•斯特頓(Alex Student)向彭博社介紹了一種抵消關稅的辦法——改用「離岸價」,這意味著物流和倉儲成本由他的美國客戶承擔,而作為關稅基礎的銷售價格將會下降。

斯特頓套用一句美國諺語說道,「解决問題的方式不止一種。」但他也坦言,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關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美國消費者。他透露,當特朗普政府開始徵稅時,他在國內的零售商拒絕支付更高的價格,而是要求他讓出口商提供稍微便宜一點的版本。

「到頭來,是誰在為關稅買單?是消費者。」斯特頓直言不諱道,「你要麽為了保持利潤而放弃産品質量,要麽繼續使用相同産品但損失更多的利潤。」

為了加强供應商多元化,斯特頓提到,他的公司去年也從越南進口了一些商品,此外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部分産品也在考察範圍內。

這是二十多年來,斯特頓第一次購買中國製造以外的産品。但他認為,這些國家的産品若想和中國競爭,仍前路漫漫。斯特頓說,也因此,即便是在「最壞的情况」下,中國商家仍有可能獲得他公司約75%左右的業務,「我無法預見這個數字會變得更小。」

在《南華早報》23日刊登的該報記者何慧峰對廣交會的觀察中,讓這位自本世紀初就開始報道廣交會、見慣出口訂單波動的資深記者「震驚」的是,「今年外國進口商出乎意料强勁的回流」。

她在報道中寫道,在巨大的展覽中心,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最擁擠。展臺前擠滿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買家,這讓「幾乎每個中國參展者都納悶:為何今年來了這麽多外國人?」

文中稱,一些出口商表示,人數激增可能是因為需要補貨甚至提前備貨,以應對美國大選期間甚至大選後中國産品可能被針對的風險。更有趣的是,一些海外參展者表示,儘管西方報道稱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産能過剩」造成威脅,但他們無法抵禦物美價廉中國産品的誘惑。

一位外國進口商說:「買還是不買?我終於親身體驗到中國電動汽車——那麽多品牌和型號,價格也不貴。非常棒。」有美國買家還拍攝了關於售價9000美元的比亞迪品牌電動汽車的視頻,短視頻在網上瘋傳,這款在美國被禁售的中國電動車價格之低令人難以置信。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展館內體驗賽車遊戲。新華社圖片

何慧峰還提起,以往她還能在午休時間找出口商交談,但這次他們根本抽不出時間。有出口商說:「以前是我們等客人,主動聯繫他們,現在是他們排隊等我們。」還有出口商提到,今年來自俄羅斯、中東和南美洲的買家有所增加,而且他們願意在更多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據央廣網24日報道,第135届廣交會已於23日順利進入第二期展會。截至23日17時,來自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採購商156927人綫下到會,比上届同期增長21.2%。第二期進口展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家企業參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亮點紛呈,共有144家企業參展,占比約65%。

第一期展會於4月19日落下帷幕,最終交易額尚未公布,但一些省市的交易團已經公布「戰績」:天津交易團累計意向成交2.51億美元,較第134届秋季廣交會同期增長8.1%;溫州交易分團成交意向達9113.9萬美元;湛江企業現場簽下意向訂單達9105萬美元……

廣交會上的盛况是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生動縮影。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達10.2萬億元,單季首次突破10萬億元,增速為5%,創6個季度新高,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至14.5%。

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在4月19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對廣交會2萬多家參展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手訂單增長或者持平的企業占比達到81.5%,比上届提高16.8個百分點。企業對訂單情况相對樂觀,開拓國際市場也更加踴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