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借巨債連Min pay都不還可以持續嗎?

博客文章

借巨債連Min pay都不還可以持續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借巨債連Min pay都不還可以持續嗎?

2019年01月11日 18:17 最後更新:19:15

考考大家一個日常生活常識題,有一個人每月賺33290元,但花費很多,每月花41080元,超支情況驚人,每月超支7790元,較去年增加了17%。入不敷支,只能夠借債度日。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人?相信大家會認為他是一名財政病人。

現實生活中最容易借到的是信用卡透支貸款,但要支付20厘的利息,就這樣透支下去,一兩年就破產。不過,假如他可以用年息2.7厘借到錢,雖然Min pay(最低還款額)都不還,但仍然有人肯不斷地借錢給他,他當然可以繼續捱下去。

這個財政病人孔武有力,見到自己的收支赤字這樣高,就責怪他人,說別人為什麼不給他多些工作,讓他賺多些錢,讓他的收支可以平衡。我相信你一定認為他是傻仔一名。自己花費少一些就可以了,為什麼要逼迫別人讓他多賺一些呢?

讀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猜到這個「傻仔」是誰,他就是美國政府。

事實上,也不獨是我這個「塘邊鶴」提出警告,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四就說,他對美國不斷增長的債務非常擔心。現時美國債務總額21.9萬億美元,當中的16萬億美元是公共債務。美國負債這麼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花的比賺的多,出現了財政赤字。估計未來美國財赤每年有1萬億美元。他說雖然聯儲局管的是中短期商業循環,美國借債過多不會影響聯儲局的決策,但美國負債太高是長線問題,最後無所選擇,必須要面對。

美國通常在經濟差的時候,政府債務才會大幅增長,但現時的特殊情況是經濟狀況良好,但政府債務仍然猛增。美國財政年度是由10月1日至9月30日,2018至9月底財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增加0.4%至3.329萬億美元,但財政開支大幅增加3.3%至4.108萬億美元,財政支出大幅高於財政收入的增長,令到財政赤字按年增加17%至7790億美元,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17財年的3.5%,大升至3.9%。

經濟學家普遍相信特朗普上台後大規模減稅,令政府收入大幅減少,而政府增加的聯邦支出,結果帶來巨大赤字。凱投國際估計,美國公用債務佔GDP比重已經接近80%,隨著人口老化,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支出,預計到2030年,這個比重將增加至100%。美國債務繁重,經濟還未出現問題,主要原因是仍然可以不斷地用低息發債借錢,而美債最大的買家是中國。中國把透過貿易賺取的外匯盈餘,主要用來買美債。

內地長期有一種講法:當美國批評中國賺了美國很多錢的時候,其實中國是在出賣廉價勞動力,賺取美元,之後又借給美國人消費。正如上面舉的入不敷支、欠債累累的例子,如果是一個普通人,他早已破產收場,為什麼美國一個國家,卻可以生龍活虎地繼續存在呢?主要原因是美國有龐大軍事力量,支撐著美元霸權,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各國都要買美國資產,而美國國債是最主要的美元資產。背後原因是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元亦取代英鎊成為全球主要流通貨幣。由於流通幣產生的界外效益,令到美國可以以超低息借錢,可以用新債頂舊債。

不過,隨著中國崛興,會逐漸挑戰到美國經濟及美元霸權,威脅到美國全球一哥地位,這解釋了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貿易戰去攻擊中國。

美國把過度花費的問題,變成別人的問題,把真正的問題掩蓋了。但美國如此高負債,其實不可持續,其他政府不能模仿,個人更千萬不要仿效,因為這樣做是在先使未來兩、三代人的錢,最後必定會爆煲收場。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