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綜援改門檻掀削福利骨牌效應 每年津貼少逾2萬長者負擔百上加斤

政事

綜援改門檻掀削福利骨牌效應 每年津貼少逾2萬長者負擔百上加斤
政事

政事

綜援改門檻掀削福利骨牌效應 每年津貼少逾2萬長者負擔百上加斤

2019年01月15日 07:47 最後更新:08:08

政府收緊長者綜援門檻,牽一髮動全身。

收緊長者綜援門檻如箭在弦,政府此着猶如改變「長者」定義為65歲以上,社福界料將掀起老人福利集體調整的骨牌效應。首輪牽動的,是目前服務六旬長者的日間護理、活動中心,或將排除這批「未夠秤」長者;滿以為年屆60即可「排快隊」申請公屋的長者,隨時要多等5年;更有團體計算,隨着綜援金減少,60至64歲的綜援長者未來每年津貼,亦將減少逾兩萬元。另一個問題是,即使長者願做,但礙於員工年過六旬後,勞工保險及工傷賠償大增,商界傾向不調高退休年齡,市場現有的職位亦以兼職為主,薪金較正職大減逾半,基層長者自力更生,談何容易?

業界料未夠65歲的綜援受助長者,將因綜援金額減少而被逼重投職場。

業界料未夠65歲的綜援受助長者,將因綜援金額減少而被逼重投職場。

政府下月起將長者綜援申領年齡,由60歲上調至65歲的決定,引來社會嘩然。從事長者服務多年的吳銘偉指出,長者綜援與標準綜援的差異,不止是每月少收1030元的援助,同時也會令受影響長者失去社會生活補助金、每月電話費補貼、長期個案補助金等的津貼,合計每年少收20780元資助,對每月捉襟見肘的獨居長者而言,生活將百上加斤。

就收緊綜援門檻的決定,勞福局局長羅致光連日來為政策護航,更指出本港落後國際,「長者」的定義遲早要改,為社福業界帶來更大的不安,更擔心綜援門檻一改,將掀起一輪老人福利集體調整的骨牌效應。

翻查資料,港府過去並無定義長者年齡,僅指出大部分發達國家以65歲為長者和非長者的界綫。事實上,本港不少福利及資助政策均以60歲為界,其中包括社署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長者日間活動中心、房屋署的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電力及煤氣等公營機構的優惠計劃等。不過,近年推出的醫療券、長者生活津貼及「兩蚊」乘車優惠,資助綫均定於65歲或以上。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理事陳虹秀擔心,隨着港府正式定義長者年齡,過去年屆60歲即可申請的服務,相信亦難逃上調的命運。

為此,多個社福團體着力守住長者定義的界綫,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指,昨日申請法援司法覆核新政策的綜援受助者,將於今年4月「登六」。該個案體弱多病,且為露宿者,原本盼領取長者綜援後,將有較多資金補貼租金,重新「上樓」,如今願望落空:「我們最怕65歲只是個開端,政府還有許多政策的申領年齡更高,如『生果金』於70歲方可領取,免費公院醫療則是75歲長津長者才可享有,將來『長者』的定義會調高到幾歲?」

政府下月起將提高長者綜援申領年齡至65歲,引來社會嘩然。資料圖片

政府下月起將提高長者綜援申領年齡至65歲,引來社會嘩然。資料圖片

吳衛東表示,現時合資格的安老服務及日間護理申請人,分別須輪候3年及1年才可獲得支援,若長者服務的使用年齡上調5年,將進一步增加申請人的輪候時間。

社署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長者日間活動中心,目前只要超過60歲,即可接受服務。吳銘偉指出,目前不少年過60的長者,身體已有輕度缺損,政府一旦將他們接受服務的年齡推遲,只會延誤治療時機,令他們的身體狀況變得更壞,加重日後的醫療負擔:「其實政府是否不想承認人口老化的真相,於是用這個方法,減少排隊輪候服務的人數?」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亦指出,目前設立地區中心的參考人數為每3000名長者,就要一個中心,政策無疑令政府毋須急切加建地區安老設施。

羅致光近日言論提及中年新定義,引起社會甚大迴響。

羅致光近日言論提及中年新定義,引起社會甚大迴響。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指出,60歲以上的長者通過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輪候公屋所需時間可大減至3年內,日後「未夠秤」的單身長者,需要多等5年才可「排快隊」,令長者上樓時間大增,做法不公,「以我所知,政府的長者年齡政策未統一,房署亦有自己的調整程序,但一旦有新的長者定義,房署自然有壓力要跟政策『睇齊』。」

政府調高長者年齡的定義,主要理據是相信60至64歲的長者仍有一定勞動力。不過,扶貧委員會前委員馬錦華指出,不少公司均不願續聘60歲以上的員工,原因既因目前本港並無設定退休年齡,亦因員工一旦「登六」,勞保、工傷賠償等的費用大增,令僱主情願重新招聘年輕員工。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然而,「被退休」的員工要尋找新工作,亦非常困難。馬錦華表示,60至65歲的長者,再就業的入息亦只及全港入息中位數的4成,主因是就業市場的選擇有限,即使有大集團願意聘請長者,亦傾向兼職性質,收入大減令長者生活質素大打折扣。香港中國婦女會安老服務總監黃耀明直言,如政府要調整長者綜援申請要求,應一併推動商界延遲員工退休年齡的規定:「勞福局沒理由只改福利政策,而漠視現有的勞工政策,未能推動長者就業的問題。」

往下看更多文章

新一輪「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即日起可申請 最高可獲津貼9成或300萬

2023年09月01日 17:02 最後更新:17:41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下的主計劃9月1日邀請新一輪撥款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11月30日。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下的主計劃9月1日邀請新一輪撥款申請,歡迎專業團體、工商組織及研究院所等非分配利潤機構提交建議項目。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為數2億元的支援計劃旨在資助由業界主導的非牟利項目,以加強本港專業服務行業與境外同業的交流和合作、推動相關宣傳活動,以及提高本港專業服務水平和對外競爭力。

支援計劃下主計劃每個獲批項目的最高資助額為300萬元或合資格項目成本總額的百分之九十,以較低者為準。主計劃涵蓋的專業服務行業眾多,包括會計、法律及爭議解決、建築、工程、醫療、資訊及通訊科技、設計,以及技術測試及分析等服務。無論是只涉及個別專業服務或跨界別專業服務的項目,均可申請資助。一般而言,推行項目的直接開支均可獲得資助,例如人手開支、活動場地及布置費用、製作及推廣費用、相關項目工作人員及積極參加者在香港以外的交通及住宿費用等。主計劃亦會資助香港境外舉行並為期較長的專業實習/見習計劃,參加人士的交通費和住宿費亦可獲資助。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截至二○二三年八月初,已有近一百個不同項目獲得主計劃資助,當中包括在香港及香港以外地方舉辦的項目。這些項目包括提升本地專業人士水平的能力提升項目,例如培訓課程、工作坊及考察團;展示本港專業服務行業優勢的外展及推廣活動,例如路演、推介會及參加外地展覽;加強本港專業人士與境外相類行業互動聯繫的交流活動,例如外訪活動及本地舉辦的國際會議和專題講座;對香港專業服務具潛力的境外市場進行調查,以至為專業人士制訂良好做法指引和手冊等。有關主計劃的細節及已獲資助項目的詳情,可瀏覽www.pass.gov.hk/main/tc/home/index.html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接受新一輪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專業服務協進支援計劃接受新一輪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此外,政府已在支援計劃下預留5000萬元,成立專業人士參與活動津貼計劃(津貼計劃),資助香港主要專業團體在疫情穩定後參與由政府(例如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和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相關活動,以加強向內地城市(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及海外市場推廣香港的競爭優勢和專業服務。津貼計劃的細節和最新合資格活動名單載於www.pass.gov.hk/psp/tc。來自支援計劃下合資格專業行業的香港專業人士可善用津貼計劃的資助參與相關活動。

主計劃和津貼計劃全年接受項目及活動建議申請,並按季度進行批核。新一輪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11月30日。政府本月會為有意向支援計劃申請資助的機構舉辦簡介會。如欲登記參加簡介會或有其他查詢,請聯絡支援計劃秘書處(電話:3655 5418或電郵:pass@cedb.gov.hk)。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