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別人」是經典金曲<沉默是金>的歌詞,可是,做到慎言,永遠都是政治人物的一大考驗。

2006年,接連發生教師自殺事件,有意見認為現象與教改使前線教師工作壓力大增有關。時任教育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為教改「護航」,反指「根本上教改有很多學校推行,如果是(與教改有關),為何只有這兩名教師(自殺)呢?」,被公眾狠批言論涼薄和不負責任,而羅范椒芬最終也付上代價,賠上政治前途。

另一例子,就是發表「中產論」的曾俊華。在某年的財政預算案訪問中,當被問及中產的定義時,這位前司長提出不能單以收入決定一個人是否中產,生活品味如飲咖啡、看法國電影也是因素之一,結果同樣惹來抨擊,認為言論「離地」,與一般市民認知脫節。

兩個事例說明,即使是能力出眾、經濟豐富的高官,面對傳媒質詢,或是公開發言,總有出錯的一天。只要言論不能引起小市民的認同和共鳴,解釋不夠有力充分,便會成為高官的「催命符」。

因此,在長者綜援年齡門檻上調一事上,難怪林鄭月娥兩度失言。先是以自己工作十多個小時為由,辯解60歲以上人士仍有能力工作;後在立法會答問會開罪一眾議員,以「議員有份通過有關決定」為由反駁質詢。兩番言論,自然引來坊間和政界的強烈反彈,批評政府刻薄長者,諉過於人,「不食人間煙火」。

今次風波,政府實在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強調提升長者綜援的年齡門檻,不等於禁止這個年齡組別的有需要人士申領綜援;有關政策不必立刻推行,而是選擇押後幾年正式實施等等,都是有助減低爭議的辦法。然而,林鄭月娥班子完全沒有採取公關行動,再次證明高官失言「瀨嘢」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再強的高手,都總有發生這種尷尬的一天。

既然犯錯是無可避免,那麼如何補救才是重點。面對群情洶湧,各黨各派聯手抗議,林鄭月娥終於1月18日公佈新安排,就是所有60至64歲的健全綜援申領者,可獲額外發放1060元,相當於長者綜援的發放金額,平息民憤,亦令這個被反對派大肆炒作的議題告一段落。可惜,美中不足,是補救工作太慢,錯過時機,對民望和威信已經造成一定傷害。

林鄭向來善於公關工夫,筆者相信事件只是一時之失。假如特首不能痛定思痛,繼續犯錯,社會戾氣將會重燃,屆時後果便不堪設想。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