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紅磡站安全問題 政府要有承擔

博客文章

紅磡站安全問題   政府要有承擔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紅磡站安全問題 政府要有承擔

2019年01月21日 19:45 最後更新:20:03

港府委任的沙中線獨立調查委員會,上周五完成所有證人的作供,將暫時休會,直至1月28日結案陳詞。聆訊共有5方,包括政府、獨立委員會、港鐵、投訴鋼筋有問題的分包商中科興業,及負責興建紅磡站的承建商禮頓,也有出席聆訊,而各自也有獨立專家證人。

聆訊之中,各方都關注紅磡站是否安全,5方面的專家證人都同意,紅磡站結構安全。上周五這新聞出街後,不少朋友都大惑不解,為何政府天天公布鑿開紅磡站,鋼筋有多少多少枝沒有完全達到扭入螺絲帽的要求,平均接近四成不達標,但最後5方專家都眾口一詞說紅磡站結構安全,兩種方向互相矛盾。 

按道理,5方請的專家、特別是獨立委員會委聘的專家,無論是專業水平及獨立性都十分足夠,他們說安全,可信度應該很高,為何過去一直看不到說結構安全的評論? 

要看看專家證人為何認為紅磡站結構安全。沙中線的紅磡站,站內的支撐牆,像「H」字而中間有兩畫,兩邊是連續牆,中間的兩畫就是上下兩個月台層板,採取扭螺絲的方法,將月台層板的鋼筋接入兩邊連續牆的螺絲帽內。

網圖

網圖

現在出問題的,是站內兩萬多枝鋼筋中,部份月台鋼筋扭入連續牆螺絲帽的程度不達標,甚至被剪短,未完全扭入,令人感覺是會缺乏承托力,鋼筋會鬆脫,最後車站月台會倒塌。不過,上周五獨立委員會主席夏正民法官也覺得公眾有點過慮,提問時也提到 : 「公眾或因看得太多災難片,憂慮螺絲帽多年後一個一個鬆脫,即使紅磡站的相關結構已興建3年,並未出現任何問題,但公眾仍憂慮螺絲帽承受力失效。」 

夏正民法官詢問獨立委員委聘的專家 Don McQuillan,他回應說,由於螺絲帽被防水層包裹,不會被侵蝕,不會鬆脫。他進一步指出,政府每天公布鑿石屎看鋼筋的結果,可能誤導公眾,他說政府訂定鋼筋扭入螺絲帽37毫米的標準太嚴格及太隨意了。 

此外,東西走廊月台層板底部不用鋼筋支撐,當局把層板頂部及底部檢驗結果歸為一類是混淆視聽,Don McQuillan被中科興業代表律師蘇恩信追問 : 底部是否不用鋼筋,用竹枝支撐都可以,他表示同意,更說5方專家都同意無須調查月台層板底部的接駁。 

總結專家證人認為紅磡站結構安全,原因有三 : 

第一、設計的建築安全系數很高,實在上只會用到五成的受力,換言之,即使部份工序有瑕疵,但整體結構受力也遠高於實際安全所需。 

第二、挖掘時受力大,但建好後上下皆有支撐,受力遠比挖掘時低。可以想像一下 : 在地上挖洞,先做兩邊連續牆,再做中間打橫的兩層月台。在興建時,由於大量泥土向內壓,因此連續牆受力大,到了中兩層月台層板興建完成,中間有許多柱支撐,受力就遠比興建時為低。換言之,興建時頂得住,完成後就更易頂了。 

第三、東西走廊月台層板受力是頂部,不是底部,現在鑿開發現螺絲不足的大多是底部。可以想像,月台層板由於受地心吸力影響,微向下彎,月台頂部的鋼筋由於承受拉力,非常受力,但連續層底部鋼筋由於是壓入,則不太受力。

據悉,港鐵原建議鑿開檢驗鋼筋時,主要建驗月台頂部較受力的鋼筋,但港府不同意,堅持要同時驗底部的鋼筋,因為中科興業投訴話見到底部的鋼筋被剪短。結論是 : 驗甚麼鋼筋,其實相當政治性,而非安全所需。 

附加一點,按鋼筋生產商所指,只要扭入螺絲帽24毫米,鋼筋的支撐力已等於一條完整、沒有螺絲帽的鋼筋。雖然現在要求的建造標準是扭入37毫米,現在發現所有低於37毫米都不達標,但低於標準不等於不安全。

簡單結論,由於建造時要求的安全系數高,雖然港鐵的確有問題,沒有做好監督施工,承建商手工做得不好,但不等於車站不安全會倒冧。 

從公眾利益角度考慮,第一重要因素是結構安全,但第二重要因素是通車時間,第三是工程開支。若紅磡站本來就安全,但硬把它拆卸重建,先不說涉及龐大工程開支,整個沙中線也將延期數年,沿線居民也要付出沉重的交通不便的代價。 

現在官員動輒講民望,事事縮在後面,無人罵就有高民望,從政府堅持要驗紅磡月台層板底部就可知,公眾視線在那裏,投訴甚麼,政府就做甚麼,這個思維是政治性的,總之不要上身。但實際上我們期望的是有承擔的政府官員,以嚴謹的方法,找獨立專家,來證實紅磡站是否安全,若是安全就要承擔責任告訴大家,一方面仍然要嚴厲追究施工質量欠佳,甚至有人隱暪的民事、刑事責任,但另一方面也要確保車站安全程度,決定究竟要推倒重來,還是盡快完工通車。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