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渣馬10公里參賽青年於終點前暈倒,最後失救致死,揭示醫療輔助隊器材及訓練疑有不足。

案件近日隨死因庭判定事主死於自然作結,但本港近年無論是長跑、越野跑、單車等比賽愈辦愈多,醫療輔助隊及聖約翰救傷隊均應接不暇,衍生急救服務商機。惟業界踢爆,因急救器材、人手「無王管」,行內不少人僅有一紙急救證書,並以超低價吸客,僅派一名急救員自攜急救包當值,提供有限度服務。學者指出,本港未有急救人手及設備的標準,急救服務公司可各師各法,隨時慳得就慳。

本港運動比賽愈辦愈多,衍生急救服務商機,惟急救器材、人手均「無王管」。

本港運動比賽愈辦愈多,衍生急救服務商機,惟急救器材、人手均「無王管」。

24歲青年吳卓瑜,2015年參加渣打馬拉松10公里賽期間暈倒,送院翌日不治。死因庭直至上周雖裁決事主死於自然,但裁判官卻提示主辦機構及醫療輔助隊,應改善設備及人手安排。事實上,去年已有醫輔隊員發表公開信,直言隊內裝備鮮有更新,大部分隊員均鮮有當值大型活動的經驗。

除了醫輔隊外,聖約翰救傷隊亦是為本港大小運動賽事、各類活動及展覽提供當值急救員的主要機構,醫輔隊資源不足固然令人擔憂,但原來本港不少活動聘請的急救員,是來自能力及裝備更成疑問的急救服務公司。急救服務公司職員黃小姐(化名)表示,由於醫輔隊、聖約翰等機構的免費急救醫療服務,須提前兩個月申請,批核需時,令不少主辦單位轉用收費服務,「當免費服務那邊無回音,主辦的公司便會找我們,令收費急救醫療服務的需求大增。」

近年本港大型運動比賽愈來愈多

近年本港大型運動比賽愈來愈多

公開比賽愈來愈多,有人更視之為商機。浸大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雷雄德舉例指出,經漁護署批准的跑山比賽,去年就有超過200宗,即平均每周4場,單靠醫輔隊及聖約翰,難以應付需求,急救服務應運而生。但他擔心,本港未有相關指引及規管,變成各師各法。

對此,黃小姐亦不諱言,行內無指引可依,通常靠經驗安排人手及設備,「急救員數目按比賽性質而定,不能概括地以參賽人數來界定,例如單車比賽風險較高,便要派更多人。」不過,她留意到近年愈來愈多提供急救服務的公司,質素參差不齊,「我們至少會安排一男一女急救員到活動場地工作,但有些公司只派一名或數名同一性別急救員值勤。」

早在7年前已有提供急救當值服務的「地球紅藍綠」,於網站列明6小時當值服務收費至少1200元,包括一名認可急救員及急救用品。該公司業務副經理姜志鳳表示,主辦機構每次最少須聘請兩名急救員,「只請一個的話,可提供的服務很有限,如果要用到擔架,最少也要有兩個人。」此外,急救員亦會配備急救包、心臟除顫器及氧氣樽到場。

然而,姜志鳳坦言,曾有機構質疑她收費過高,或要求只派一名急救員到場。她認為問題出自近年不少新人以低價「搶生意」,「我聽過最便宜的是400元6小時,只派一個人到場,急救員始終是專業人士,有一定薪酬,急救用品是消耗品,需要不時補充,如此低價,我不知道如何保持服務質素。」

她又發現,有人覷準本港無論是展覽或是會議,均要按指引要求,安排急救員當值,惟此類活動參與者受傷風險低,衍生一人平價急救員服務,「大家覺得急救員坐幾句鐘就走,無必要付太多金錢。」

醫療輔助隊與聖約翰救傷隊亦是為本港大小運動賽事、各類活動或展覽提供當值急救員的主要機構

醫療輔助隊與聖約翰救傷隊亦是為本港大小運動賽事、各類活動或展覽提供當值急救員的主要機構

翻查政府資料,教育局及勞工處給予學校及企業的指引雖有提及急救,惟只有急救員的人數要求。以學校為例,每所學校須有最少兩名教員曾接受急救訓練。另外亦列明,學校組織陸運會或水運會時,應盡量邀請聖約翰、醫輔隊等在場當值和提供救護服務。至於近年愈辦愈多的體育活動,則未見相關指引。

雷雄德坦言,急救服務目前是自己管自己,尺度視乎主辦機構而定。他以業餘田徑總會為例,田總有跟隨國際田聯指引舉辦賽事,惟當中以原則性指引為主,條文有很大的演繹空間,「例如說比賽要以運動員安全為首等的原則,即使指引有提及水站的設置,其要求也是每2至5公里就要有一個,中間的差距可以很大。」

快援醫療行動經理陳先生指出,由外國機構舉辦的長跑、馬術及拳擊等大型國際賽事,對急救服務的要求較高,「國際賽會按外國的標準,除了列明急救員的人數,亦會要求醫生及護士駐場。另外,大會在活動舉辦前一周亦會進行預演,包括演練大會與急救單位的聯絡程序及步驟等,確保意外發生時,急救程序不會出錯。」

由私人公司提供急救員的做法,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不諱言風險很高,「很多人都可以考到急救證書,但取得證書跟提供急救服務是兩回事。」他建議本港引入發牌制度,由急症科及心臟科的專科醫生,以及聖約翰及醫輔隊等的支援醫療組織,評估提供急救服務公司於人手及器材是否符合要求,確保急救服務可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