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華為----中國夢在實踐中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華為----中國夢在實踐中

2019年01月22日 19:46 最後更新:01月23日 09:09

 加拿大傳出美國正式引渡華為財務總監孟晚舟的消息,可以視為是在月底中國副總理劉鶴訪問美國談判前,美國對中國的極限施壓措施。過去一直非常低調的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最近頻頻接受國內外傳媒專訪,既為女兒奔走,也為華為辯護。

從任正非的專訪中,讓我們比較全面地了解華為這家技術這樣強勁的中國公司,究竟是如何冒起的。任正非提到的一組數字吸引了我,他說華為每年投入150億至20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未來5年總研發開支會超過1000億美元。200億美元相等於1570億港元,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任正非指華為的研發開支排在世界前五位,我估計有可能是世界前三位。據保華永道斯洛特報告,2018年全球上市公司的研發開支排名當中,最高的是亞馬遜,開支226億美元;第二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開支162億美元;第三是德國的大眾汽車,開支158億美元;第四是韓國的三星電子,開支是153億美元;第五是Intel,開支為131億美元,由於華為是少有非上市公司所以不排在榜內。以任正非所講的數字,華為去年在研發開支很可能超過第三位大眾汽車的158億美元,可能是全球第二至第三位。

記者問任正非為什麼不把公司上市,認為上市可以增加公司的透明度,會提高國際對華為的信心。任正非表示公司並非以利潤為最大化為目的,上市公司看重漂亮的財務報表,華為看重未來的產業結構。不上市可以把大量資金投入研發,做最好的科技公司。華為有一個特點,就是股權極之分散,股權分佈在96768名員工手上,而任正非作為創辦人,股權只佔1.14%。這顯示了任正非營運公司的理念,不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個人利益,也不是為了公司利潤最大化,而是要創建一家技術在世界前列的科技公司,而華為的確做到了。

當記者問任正非有關外國抵制華為的電訊產品時,他提到主要還是靠華為自身的技術。華為的5G有2570項專利,而公司所有專利項目,共有87805件。華為也是世界唯一一家把5G基站和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公司。基站不需要光纖,就可以用微波超寬帶回傳,可以覆蓋地廣人稀的地區,要把光纖鋪到每個小區的費用十分昂貴,但沒有光纖便看不到5G的8K電視,不過,使用華為獨有的5G加微波超寬帶,就可以用最低成本達到這個目標。你不買它的設備,就要更貴的成本。

任正非不但提到技術也提到他們的工作態度,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時,災民源源不斷地從災區撤出,而華為團隊卻逆向前進,在兩星期內恢復了福島680個基站的服務,為搶險救災做出巨大貢獻,他的女兒孟晚舟亦在這個時候從香港趕往日本,她搭乘的飛機上,當時只有兩名乘客。華為不是見到災難便逃跑,而是為了人類的安全,迎難而進。

華為這種獨特精神,與任正非出生身背景很有關係。當外界經常誇大任正非有解放軍背景,他提到自己的從軍經歷。他說在文革的動亂時代,他入伍從軍,當時每人每年只能分到三分一公尺的綿布,只足夠用來縫補衣裳。中國為了希望讓國民有新衣服穿,就從法國德布尼斯·斯貝西姆公司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化纖設備,建廠生產化纖造衣服。這間化纖廠建於遼陽太子河邊,當地條件非常艱苦。由於文革的關係,一切都亂了套,用不到當地的工程隊,結果派去軍隊去建廠。任正非形容這是一個「冰火兩重天」的經歷,當地冬天零下28度,他們住在一很簡陋的土坯房,整個冬天都沒有新鮮蔬菜吃,吃的都是醃製的羅白酸菜,主要食物是一些難吃的雜交高粱。經歷最原始的生活的同時,他亦看到最先進的化纖器材。

他初時是連隊的技術員,隨後逐步爬升到建築研究所副所長的位置。當時檢驗先進設備缺少一種儀器,其中一名技術員在國外見過這種儀器,便告訴任正非是怎樣的,而他就用數學推導的方式把儀器的設計推導出來,發明了這部儀器。雖然只是小創造,但當時被誇大為大發明,被到處宣傳,並派他參加全國科學大會。由於任正非當時並非黨員,為了要參加這個大會,便讓他入了黨。

任正非的經歷,也是中國奮鬥的故事。從最艱苦的農村建廠,到現時發展成全球數一數二的電訊公司,這是實踐中的中國夢,是真正自力更新,以科技創新走在世界前沿的夢,這個夢想,絕對不會被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摧毀。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讀書,就輸在起跑線

2024年04月18日 18:35

我認識很多家長經常在探求如何為子女考進名校的方法,以為進了名校,就可以贏在起跑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我愛做田野調查,有時與一些成功人士吃飯閒聊時,總會了解一下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發現成功人士是否出身名校只是一半一半,讀普通學校甚至「雞校」的名人,所在多有。另一個有趣發現,成功人士通常都很有好奇心,知識面廣博,較多人有一個特性,就是都喜愛讀書。

第一,犬父無虎子。很多家長認為入名校可以確保成功,經常講「阿仔阿女,你要勤力啲讀書,考間好學校」。但爸媽講這幾句話時,可能自己正在打機或煲劇。亦有很多父母一放假就去旅遊玩樂,但就逼子女讀書。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模仿的主要對象,那怕是多反叛的孩子,很諷刺地他們只是在重複父母的行為模式。不愛讀書的爸媽,怎能叫孩子讀書呢?

第二,大學小學化。智能手機普及,令讀書的風氣銳減,因為用手機作各種消閒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人總不能靜下來,更沒有興趣看書。20年前我曾在大學兼職教書,已經發覺當時學生開始無甚好奇心,上堂提問的只是少數。學生不帶著問題進課堂,能夠從課堂拿到東西走的人就很少了。

現在大學生可以對老師評核,老師為了遷就學生,就用學生最適應的方法,不只上課有PowerPoint(簡報),而且寫得極其詳盡,還將詳細的PowerPoint發給學生, 課堂上包括什麼書本的知識,PowerPoint有一兩版介紹重點,大學生不用讀原著,考試前只要背好PowerPoint,就可以攞A。更有甚者,由於學生不提問,有大學老師為了鼓勵提問,就會向提問的學生派貼紙,下課時就叫學生把貼紙貼在名單上,就可以加學生上課的參與分。提問派貼紙,恐怕是一種對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但這就真實地出現在本港著名大學的課堂當中。我不怪老師,他們也只是適應現實,尋找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但大學小學化,的確是一個嚴重問題。

學生讀書少、知識水平低、思想深度淺,將來不要說成功,就想解決工作時遇上的實際難題,也不容易。因為要破解真實的難題,和上學背PowerPoint攞高分的方式很不一樣。我就聽過真實的例子,即使拿一等榮譽的名牌大學畢業生,開始工作時也是完全手足無措,因為他根本完全沒有解難的經驗,亦都很不適應不是背書就可以攞A的實際工作環境。

第三,好奇就會贏。人類進步源於有好奇心,想改變現有的生活,所以研究改善現有生活的方法。猩猩知道椰殼裏有很好味的椰汁椰肉,但椰殼很堅硬,不知道怎樣打開它。不知從哪時開始,一隻猩猩發明了用石頭硬敲椰殼的搵食方法,成功吃到美味的椰子肉,其他猩猩爭取倣效。之後代代相傳,用石頭敲碎堅果,就是小猩猩成長時可能要花幾年才學習到技巧。第一隻打破椰殼的猩猩真的很有好奇心,其他猩猩靠的是學習。

我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那時候心中經常問兩個問題,第一,為何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可以成功,中國1898年的百日維新卻失敗呢?第二,為何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兩次圍剿,人數所剩無幾,最後竟然可以以少勝多,成功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呢?我看很多書籍,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我讀大學的時候,中大學生會在一本送給學生的記事本的封面上,印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相信現在已經很少人有這種情懷,但總可以「為成就人生而讀書」。

政府已經將4月23日定為「全民閱讀日」,由20號開始就有一連串「香港悅讀周」活動,希望爸爸媽媽 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一本書,一起讀一讀。孩子的成功人生,將會由閱讀開始。成年人當然還可以有N種愛讀書的理由。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