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于謙握重兵 「奪門之變」「失蹤」有「苦衷」

歷史長河

于謙握重兵 「奪門之變」「失蹤」有「苦衷」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于謙握重兵 「奪門之變」「失蹤」有「苦衷」

2019年03月15日 10:00

「奪門之變」事發時,于謙留宿值班,但獲悉政變後從容談定,為何這樣?于謙又有何「苦衷」?

「奪門之變」是改寫明朝政治走向大事。當年,明代宗病了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趁機發動武裝政變,攻破南宮,迎立被軟禁七年的太上皇明英宗復位。

更多相片
明英宗畫像 (網上圖片)

「奪門之變」事發時,于謙留宿值班,但獲悉政變後從容談定,為何這樣?于謙又有何「苦衷」?

于謙畫像 (網上圖片)

然而,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政變。從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曉,前後也就幾個小時。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率領子弟、家兵千餘人,暴力破南內宮門,請太上皇明英宗升坐輿駕,從東華門進入奉天殿即位。

影視中的奪門之變 (網上圖片)

據《明史·于謙傳》載,「謙自值也先之變,誓不與賊俱生。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即是說,于謙為了抵禦也先,經常在朝廷留宿值班。明人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云,「又云少保公當國時,往往宿朝房,不歸私第屬」,也說明于謙時時以國家大事為己任。政變前夕,明代宗病重,于謙更應留在朝廷。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于謙為何會這樣?這也許是于謙的苦衷所在。于謙為人耿直,士大夫氣息顯著,有慷慨報國之心。在他看來,誰當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安定,天下太平。所以,明英宗被俘後,國內無主,他便力主郕王朱祁鈺稱帝,填補權力真空,挽救明帝國。面對瓦剌人以明英宗為人質相要挾,當他說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話後,他已經不知不覺站到明英宗的對立面。

明代騎兵 (網上圖片)

明英宗能夠安全歸國,儘管于謙起了決定性作用,但他此刻已經深深得罪明英宗。只要由瓦剌歸國後的明英宗還活著,于謙地位就極其尷尬,也處於險地。後來明代宗病重,又沒有別的兒子,立誰為繼承人是個極待解決問題。正在明代宗病重且猶豫不決之際,「奪門之變」發生了,石亨等人伺機發動武裝政變,迎明英宗復位。

關於于謙當晚的表現,明代文學家屠長卿這樣記述:「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換句話說,于謙按兵不動,任由政治死敵明英宗復辟,完全是出於公心,畢竟,當時明代宗病重,長期不能臨朝,又不肯立太子,導致朝野不安;如今,年富力強的明英宗復辟,儘管會對自己不利,但對社稷、臣民有利,于謙死而無憾。

明英宗畫像 (網上圖片)

明英宗畫像 (網上圖片)

然而,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政變。從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曉,前後也就幾個小時。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率領子弟、家兵千餘人,暴力破南內宮門,請太上皇明英宗升坐輿駕,從東華門進入奉天殿即位。

政變動作如此大,當時身為明代宗心腹的兵部尚書于謙是否知曉?據《明史》中的《英宗紀》、《景帝紀》、《于謙傳》中均無記載,但這不可能。那麼,當晚于謙在哪裡?

于謙畫像 (網上圖片)

于謙畫像 (網上圖片)

據《明史·于謙傳》載,「謙自值也先之變,誓不與賊俱生。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即是說,于謙為了抵禦也先,經常在朝廷留宿值班。明人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云,「又云少保公當國時,往往宿朝房,不歸私第屬」,也說明于謙時時以國家大事為己任。政變前夕,明代宗病重,于謙更應留在朝廷。

既然于謙留宿值班,就應該在兵部衙門。清人談遷在《國榷》指出,「於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奪門之謀,懵然不少聞,何貴本兵哉?或聞之倉卒不及發耳。」這裡至少說出于謙當晚獲悉政變。《西湖遊覽志餘》還說明于謙在獲悉石亨等人政變後,非常從容淡定,被人感覺置身事外。

影視中的奪門之變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奪門之變 (網上圖片)

于謙為何會這樣?這也許是于謙的苦衷所在。于謙為人耿直,士大夫氣息顯著,有慷慨報國之心。在他看來,誰當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國家安定,天下太平。所以,明英宗被俘後,國內無主,他便力主郕王朱祁鈺稱帝,填補權力真空,挽救明帝國。面對瓦剌人以明英宗為人質相要挾,當他說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話後,他已經不知不覺站到明英宗的對立面。

于謙跟明英宗的過節遠遠還沒有結束。當明英宗歸國時,明代宗不願接納,于謙又說了一句「天位已定,寧復有他!」,給明代宗一顆定心丸,也定下了明代宗即位既成事實、誰都無可撼動的語調。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明英宗能夠安全歸國,儘管于謙起了決定性作用,但他此刻已經深深得罪明英宗。只要由瓦剌歸國後的明英宗還活著,于謙地位就極其尷尬,也處於險地。後來明代宗病重,又沒有別的兒子,立誰為繼承人是個極待解決問題。正在明代宗病重且猶豫不決之際,「奪門之變」發生了,石亨等人伺機發動武裝政變,迎明英宗復位。

正如談遷所言,石亨等人政變的事,當時身在兵部的于謙是知道的。以于謙當時的身份,少保、兵部尚書,總督軍務,危急之際召集人馬,鎮壓叛亂,易如反掌。但他沒有這樣做,甚至沒有這樣想,皆因他是大明的臣子,一貫「以社稷安危為己任」,面對政局突變,自己何去何從,也許沒有太多考慮。認為只要社稷安定,他「一腔熱血,意灑何地」也無所謂。這種視死如歸的士大夫氣節,在于謙身上展現得酣暢淋漓。

明代騎兵 (網上圖片)

明代騎兵 (網上圖片)

關於于謙當晚的表現,明代文學家屠長卿這樣記述:「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換句話說,于謙按兵不動,任由政治死敵明英宗復辟,完全是出於公心,畢竟,當時明代宗病重,長期不能臨朝,又不肯立太子,導致朝野不安;如今,年富力強的明英宗復辟,儘管會對自己不利,但對社稷、臣民有利,于謙死而無憾。

于謙雖然沒出手,但侍衛都督範廣有。範廣是于謙的心腹愛將,他冒死抵抗,應該有保全于謙的意思,但最終失敗了。次日凌晨,鐘聲響起,于謙整理服裝,從容上朝,結果,被明英宗當場逮捕,五日後處死。《復辟錄》稱,「于謙……這廝每知罪惡深重,恐朕不容,……糾合心腹都督範廣等,要將總兵官(石亨)等擒殺,迎立外藩以樹私恩,搖動宗社……」顯然是明英宗故意加罪於于謙。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