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灣區優勢互補 張曉明:港澳人才毋慮增稅負

政事

大灣區優勢互補 張曉明:港澳人才毋慮增稅負
政事

政事

大灣區優勢互補 張曉明:港澳人才毋慮增稅負

2019年03月15日 18:40 最後更新:18:50

港澳高端人才,由地方政府按內地與境外的稅負差額給予補貼

港澳大灣區成為今年兩會的焦點,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接受《南方報市報》專訪時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前提下,善用「兩制」之利,做好優勢互補,指港澳人才到內地發展,無需擔心稅負增加。

張曉明。資料圖片

張曉明。資料圖片

張曉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他灣區的最大區別,就是要在堅持「一國」之本的前提下,善用「兩制」之利,互補亮點,做好優勢互補。為此,要用好港澳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香港是自由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資訊中心,具有市場經濟成熟、國際聯繫廣泛、專業服務發達、法治健全等優勢。而澳門與葡語系國家聯繫較密切,正在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這些優勢,在大灣區建設中都有發揮空間。

張曉明指出,香港在金融、科研、專業服務等方面,在國際上都有優勢,大灣區發展可借此拓展建設所需的融資管道,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香港有5所大學排名在世界前100名,基礎科研力量較強,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產業優勢相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商業化、產業化。而在專業服務方面,香港門類齊全,國際化程度高,對於要「走出去」的內地企業來說,可以很方便地獲取從諮詢到法律訴訟在內的所有服務,大大減低成本。張續指,香港實行的普通法制度,廣受國際社會認可,有條件建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並把有關法律服務延伸到大灣區內其他地區。

張曉明指出,香港在金融、科研、專業服務等方面,在國際上都有優勢。資料圖片

張曉明指出,香港在金融、科研、專業服務等方面,在國際上都有優勢。資料圖片

另外,張亦表示,港澳尤其是香港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的經驗,都值得大灣區內地城市借鏡,以提升大灣區的整體建設和管理水準。

至於有港澳居民擔心會加重稅負,張曉明在專訪中說,有關擔憂是不必要的,關於「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判斷標準,不能僅從字面上片面理解「住所」的概念。張表示,港澳居民在內地置業、辦理居住證、家庭和經濟利益的關係如何,對認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並無實質影響。只要是港澳永久居民,無內地戶籍,就通常不會被認定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張曉明解釋,關於「183天」的計算標準,表面上看,「183天」的調整較原來法律規定的「1年」嚴格,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不僅平移了舊法中對境外所得的寬免政策,還將寬免期由5年延長到6年。也就是說,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六年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其來源於境外且由境外單位或個人支付的所得,無需在內地繳稅。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任何一年度中,只要有單次離境超過30天的情況,則連續居住滿6年的年限重新計算。張指,3月1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後公佈了關於「183天」的具體判定標準,明確在內地停留不足24小時的不計1天,實質上縮小了「1年」和「183天」的差距;規定連續居住「滿6年」的年限從2019年1月1日起計算,意味著港澳居民的境外所得直到2025年才有可能被徵稅。這些規定實際上放寬了所有「無住所個人」境外所得的寬免政策。

張曉明續指,根據會後公佈的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補貼政策,對在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9市工作且符合一定條件的港澳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將採取「先徵稅,後補貼」的方式,由地方政府按內地與境外的稅負差額給予補貼,也會對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往下看更多文章

明匯智庫青年創業計劃圓滿成功 累計2500參與人次 助力青年築夢灣區

2024年03月21日 16:36 最後更新:17:41

明匯智庫於3月17日假香港中環街市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計劃結業禮暨灣區青創市集」,是次活動吸引線上及線下多達200人參與,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透過視頻祝賀,活動亦邀請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明匯智庫主席曾智明,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陳瑞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崔峰,明匯智庫榮譽顧問,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立法會議員暨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以及來自南沙、珠海、佛山、江門、惠州、深圳等多位政府領導,雙創基地的代表,創業導師,支持單位及創業青年到場參與,共同祝賀香港青年在創業路途上取得成果,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注入新活力,亦為創業計劃劃上圓滿句號 。

活動獲獲廣州市南沙區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長、區民宗局局長邱静慧,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長黃遠鴻,惠州仲愷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聯合會執行會長鄧勝威,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委員、青年發展基金和計劃行動小組召集人 陳博智等到場支持。

活動獲獲廣州市南沙區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長、區民宗局局長邱静慧,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長黃遠鴻,惠州仲愷高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聯合會執行會長鄧勝威,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委員、青年發展基金和計劃行動小組召集人 陳博智等到場支持。

除了台上透過歌舞音樂綻放青年活力外,台下市集設立了15個攤位讓青年展示產品成果,增強與社會大眾接觸及交流的渠道。

除了台上透過歌舞音樂綻放青年活力外,台下市集設立了15個攤位讓青年展示產品成果,增強與社會大眾接觸及交流的渠道。

是次創業計劃在2021年獲得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發展委員會的青年發展基金的支持下籌辦,計劃旨在鼓勵有志創業的香港青年能敢於創新,把握好大灣區發展機遇,實踐夢想。為了協助青年更好推動創業發展,明匯過去三年組織了超過1000小時的創業孵化活動,內容包括雙創基地考察,專題培訓工作坊,展覽及商業配對服務和導師計劃等,服務累計超過2500位人次。在結業禮上,明匯亦藉此頒發感謝狀予一眾創業導師,戰略雙創基地及支持單位,以感謝他們過去積極付出,為青年創業提供殷切的建議及悉心扶助。此外,活動亦增設了15個攤位讓青年展示產品,增強與社會大眾分享成果及交流的渠道。同場,大會亦安排了不同精彩表演,包括篋敲擊樂團、青年舞團Diamondz、Yes official、街頭歌手CK、道林的音樂世界-黃浩林,以及由莊曉榆表演雙截棍。

活動市集上安排了不同精彩表演,包括篋敲擊樂團,青年舞團Diamondz,Yes official,街頭歌手CK,道林的音樂世界-黃浩林,以及由莊曉榆表演雙截棍。

活動市集上安排了不同精彩表演,包括篋敲擊樂團,青年舞團Diamondz,Yes official,街頭歌手CK,道林的音樂世界-黃浩林,以及由莊曉榆表演雙截棍。

曾智明在致辭中表示,今天12個優秀青年項目已經先後落戶在不同大灣區城市,他們正在努力打拼事業,學習和體驗在大灣區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我期待與不同單位繼續深化合作,為香港青年就業及創業發展多搭建平臺,多引導扶持,創造更多成功案例,讓這一班青年能說好大灣區故事,說好香港青年故事。

中聯辦青年工作部二級巡視員崔峰在活動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到,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創新,而青年則代表朝氣、活力,二者內涵相通、意蘊相連。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香港未來的發展就是要靠著青年去努力打拚,推動創新創業,才可以為香港注入新的驅動力量。

結業禮上安排了兩部分的創業交流環節,由立法會議員暨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萬頴恩,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南沙專創國際青年社區董事長陳經湛,利民新資材創辦人王柏東,KellyJohn Studio聯合創辦人麥子鋈,Kira Concepts Limited 聯合創辦人李敬元擔任分享嘉賓,並由明匯智庫項目主管黎達成負責主持。嘉賓就賦能創新及創業發展,和創業實戰經驗分享等作為主題 , 表達對大灣區創業上的一些建議和未來發展的期盼,鼓勵青年應擁抱創業家精神,克服困難,把握好社會資源發展。

創業計劃結業禮上邀請到立法會議員暨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創業導師及評審-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萬頴恩,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南沙專創國際青年社區董事長陳經湛以及青年創業家-麥子鋈,李敬元,王柏東擔任分享嘉賓,並由明匯智庫項目主管黎達成負責主持。

創業計劃結業禮上邀請到立法會議員暨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梁毓偉,創業導師及評審-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主任萬頴恩,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南沙專創國際青年社區董事長陳經湛以及青年創業家-麥子鋈,李敬元,王柏東擔任分享嘉賓,並由明匯智庫項目主管黎達成負責主持。

「胸懷天下才可大展宏圖」。 明匯智庫堅信有了中央惠港惠青政策支援,有特區政府保駕護航,更有一班熱心服務,關愛青年的創業導師和專家學者,香港創業青年的努力堅持及創新精神,一定能在大灣區的廣闊舞臺上,開闢新天地,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