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低門檻吸退休中產 港人移居馬泰人數增

社會事

低門檻吸退休中產 港人移居馬泰人數增
社會事

社會事

低門檻吸退休中產 港人移居馬泰人數增

2019年03月19日 09:50 最後更新:10:02

旅居泰國清邁的港人形容,當地港人四年間激增十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香港生活指數高、壓力大,不少港人醞釀移民,其中馬來西亞及泰國的移居門檻低,吸引大批準備退休的中產,以及有意讓子女平價入讀國際學校,逃避香港教育制度的家長。有旅居泰國清邁的港人形容,當地港人四年間激增十倍;鄰國大馬因兼具英語及華語背景,同樣不乏移民客,有移民顧問收到的申請數字,每年增幅達四成。多名旅居兩地港人不約而同表示,生活指數低、樓價平、私家醫院具質素,都是他們留下來的原因,更有家長坦言為子女而離港,「香港讀書壓力太大,我接受不到小朋友朝六晚十一的學習時間!」 

泰國物價低,卻有外國的醫療水平。

泰國物價低,卻有外國的醫療水平。

「我覺得現在香港的情況,有點像九七前移民潮,『有得走快點走』的感覺。」一五年舉家移居馬來西亞吉隆坡的Andy,用這句說話形容他從港人身上感受到,對離開香港的渴望。然而,英美澳加等昔日港人移民熱點,近年將入籍要求愈收愈緊,令移居東南亞炙手可熱,其中以泰國及大馬的增幅,最引人注視。

Andy移民是為家中兩名女兒,他認為在港讀書競爭劇烈,壓力太大,「我接受不到小朋友朝六晚十一的學習時間!」一四年,他在朋友介紹下,發現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只要在當地銀行存款約五十八萬元(港元,下同),即可申請為期十年的居留權,如申請人年過五十,資本要求更可減半。

大馬無論樓價及生活消費均比香港便宜逾半,更重要是港人可申請入讀當地國際學校,且學費便宜,當地更有與澳洲及英國相聯的大學,日後可在大馬完成學士學位課程,或完成首兩年課程後,到外國留學一年,並取得當地大學的畢業證書。

馬來西亞。AP圖片

馬來西亞。AP圖片

除了年輕港人家庭會選擇大馬,準備退休的港人亦視之為理想退休地。Andy於一七年底開始,獲邀每月回港擔任移民講座嘉賓,他發現參加人數由過去每月僅二三十人,到最近一度超過一百二十人,增加四倍。以他所知,去年有近四十個家庭決定申請MM2H,其中不乏準備退休的港人,而當地私家醫院收費便宜,且具一定水準是受歡迎的主因。他舉例指出,去年其女兒因骨折入院,經當地急症科、兒科及骨科醫生診症後,「埋單」只需六百多元,「香港私家醫院不止貴,還要排隊才可以看醫生。」

環球資產集團總經理梁智立指出,近兩三年愈來愈多港人家庭及退休人士移居大馬,每年增幅約三四成,「不論是申請MM2H,抑或到大馬買樓的數字都明顯上升;置業而言,七成人會選擇吉隆坡,年紀較大的則到檳城定居。」

他續說,大馬的國際學校收費較香港便宜,語言學習環境亦較佳,「每月學費只需四五千元,平過香港一大截,加上當地人能操四至五種語言,有利小朋友學習語言及應用。」MM2H顧問中心顧問Johnny亦表示,不少不滿香港教育制度的港人,紛紛與子女一同移居大馬就讀國際學校,「除了學費便宜,亦不用買國際學校債券。」

中原移民顧問董事總經理許大衛直言,移居大馬的資金要求門檻最低,具吸引力,「一簽便十年,又不用『坐移民監』,隨時隨地都可回香港,很多人都當買多個保障,為退休作準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鄰近大馬的泰國,亦因相似的原因,吸引不少港人移居。四年多前與丈夫一同到泰國清邁旅居的鄺小姐更指出,當年清邁的港人不足一百,惟近年人數已過千,暴升十倍,其中以有意到泰國退休,或為子女就讀當地國際學校的港人為主,「這裏的國際學校是外國辦學團體,學生可銜接英、美、新加坡的大學;私家醫院的醫生很多來自外國,醫療儀器及設備比得上香港,但收費便宜。」她曾在當地私院接受小手術,埋單只需一萬元,並由住院保險承擔,「換轉在香港,十萬元也未必夠。」

不過,鄺小姐並無子女,她定居清邁既因當地物價便宜,亦為逃離香港急促的生活節奏及壓力。其丈夫的投資收入,足以令兩人在當地毋須工作,「很多退休人士只要將香港的單位放租,收入已足夠在這裏生活,亦可以有條後路,即使泰國有政治問題,都可以回港。」

「泰國移民」顧問陳柏豪表示,泰國永久居留權的申請配額極有限,本港近兩年已明顯「爭崩頭」,「去年首日開放申請,我們已收到逾五百個申請,只能以先到先得方式處理。」至於申請難度較低的「非移民商務簽證」,申請人數亦節節上升。他稱,每月平均約五十人申請,大部分均是三十五歲或以上,「不少是剛結婚,或準備成家立室,預先申請為期三年的泰國居留權,但近九成人申請完簽證,都會回港繼續打工賺錢。」

梁智立認為,大馬中英文均通用,國際地位及經濟能力比泰國高,較適合香港退休人士移居,「起碼用中英文都溝通到,生病時可直接向醫生講出情況。」不過,鄺小姐則認為,大馬是伊斯蘭教國家,文化差異較大,港人未必能適應。

往下看更多文章

紐約驚現地下劏房!74非洲移民住擠逼地下室 輪流訓40張床用2廁所

2024年03月03日 12:20 最後更新:14:11

紐約執法機構在對一家家具店進行安全搜查時,卻發現其後方建築地下室住了74名無證移民,目前所有人均被送往庇護中心。

近日,有紐約居民向政府投訴,稱一間家具店後方有許多電單車在充電,擔心造成安全隱患,接到投訴後,紐約市消防局前往調查時,卻意外發現該家具店後方建築的地下室竟然住了74名男子。

觀看影片

這74名男子大都是非洲裔無證移民,地下室十分擁擠,只有40多張床鋪,其中14張的上下舖,住客只能輪流睡覺,並排隊使用兩個廁所。房東還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做了相關管道設施,但除此之外,70多人居住的地下室沒有通風和自然光。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elissa Colorado(@melissajcolorado)分享的貼文

租給他們住處的房東實際是個二房東,他在該大樓一樓經營家具店,名叫薩爾(Ebou Sarr)。薩爾表示,租客不想流浪街頭,才出此下策。去年9月,市府曾頒布政策,要求單身無證客每隔30天重新申請入住庇護所,但因為手續和等待問題,很多無證客常常會在過渡期沒有住所。薩爾表示,自己也是移民,才想幫助他們,「他們真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住的地方」;薩爾每個月向移民收取300美元(約2348元港幣),提供三餐。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市樓宇局(DOB)已要求所有住戶離開該住所,並給該建築業者發放兩張無許可施工和違規占用建築的罰單,所有無家可歸的住客都被轉移至布朗士(Bronx)的庇護所。在地下室旁邊,市消防局也確實發現許多電單車正在充電,造成安全隱患,他們還將就此進一步調查。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表示,限制無證客居住時間是正確的政策,以避免更嚴重的預算危機,在該地下室發生的情況只是一個個案而已。他指出,從去年到現在有18萬人住進過紐約市的庇護所,11萬5千人離開後並沒有陷入類似的情況。

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AP圖片

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AP圖片

當被問及市府是否為會移民離開庇護所做交接準備時,主管庇護客安置工作的副市長伊索姆(Anne Williams-Isom)表示,在無證客停留的30天或60天裡,工作人員都會與他們進行交流,並做準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