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技園不可以無魚,科技人才不可以無「斗室」,但未來可以無CEO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科技園不可以無魚,科技人才不可以無「斗室」,但未來可以無CEO

2019年03月25日 16:02 最後更新:15:53

從科學園的一碟鮮味不凡的蒸魚,令我對香港創科氛圍有了全新感受;科學園未來最好的發展模式是什麼?原來是不必再有CEO!

「創科就是態度!」香港科技園公司CEO黃克強介紹他們有6億基金,投資園內科技企業。

「創科就是態度!」香港科技園公司CEO黃克強介紹他們有6億基金,投資園內科技企業。

上周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年度大型開放活動,氣氛很好,園方招待大家享用一頓創科午宴,特別是那條蒸魚,有魚味兼且肉質彈牙,它之前活得精彩,因為是用納米技術飼養的。魚塘加入納米溶液,水的含氧量大大增加,活在其中的魚不單生龍活虎,魚塘產量更顯著提升。大家吃著那條令人讚賞不絕的「納米魚」,正是科技園眾多培育項目的成果之一。

科學園的蒸魚味道好、肉質佳,更有科技「內涵」。

科學園的蒸魚味道好、肉質佳,更有科技「內涵」。

席間跟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交談,話題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帶來香港帶來的機遇,黃克強話︰「經過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科,初創氣氛開始熱烈,正值大灣區規劃正式出台,為香港科技業帶來很多新機會。」

例如按規劃內地生物樣本過關和數據可以過境到香港,內地人想到香港做精準醫療,如癌症的細胞治療(細胞療法指的是從患者的血液或組織,抽出治療需要的T細胞、幹細胞等,在實驗室培養複製後,再打回患者體內治療患處),內地病人可先把血液樣本送到香港檢驗,這樣有利香港醫療服務向大灣區拓展。

另外,內地生物科學數據能夠過境,便可結合香港採集的外地同類數據做研究,為本港生物科技發帶展來好處。

黃克強更看好香港成為區內的early stage科技投資中心,因為香港擁有良好教育基礎、法治制度、資金充裕等優勢,面對如此利好形勢,黃克強表示︰「我們需要發力搶位。」科技園公司看到在大灣區的機遇有三點︰一、大灣區規劃重點落在扶植廣州之上,科技園公司將加強與廣州的合作;第二、大灣區內有幾十個初創培育中心,科技園公司希望大家攜手合作,搞新項目;第三,隨兩地人才交流共創機會增加,科技園可以吸引更多內地初創公司來港。

大灣區各大城市同樣是機會處處,地方政府為了求才,為有志創業年輕人提供不少優惠;若你是科技人才,你又會作出什麼的選擇?我們還是從科技園那條很好味的蒸魚說起。這頓午餐刻意安排產自園區公司創新技術的食材入饌,目的是展示科學園著重科技、著重生活的新一派精神,貫徹了這個為期兩星期(至4月4日止)科技園公司開放活動的主題「Work. Live. Play」。

活力、創意、好玩,這對年輕人相當吸引。不過,香港的Live可不容易。回答這個問題,不必千言萬語,當日園方安排大家參觀「創新斗室」(InnoCell),他們未來將以砌積木的方式興建大廈,有500個的248方呎單位,就是為在科技園工作的本地及海外人才提供住宿。科技園搞住的地方,也不忘追求創科的品味,樓高17層的大樓將展示智能生活及創新協作的現代化設計概念。

科技園搞500個248呎的創意斗室。

科技園搞500個248呎的創意斗室。

黃克強表示,創科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活,人才的生活條件很重要,科技園公司致力建成一個優化完備的生態環境,藉以促成文化的興起,讓創科處處開花結果。

黃克強說︰「作為科技園的CEO,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未來再不需要我們這種角色,因為日後香港的創科事業,藉由今天我們經營的生態環境和氛圍推動,將來成型之後,就不再需要我們去推動。」

將來科學園或許沒有CEO,不過,我相信香港科技將繼續進步,從蒸魚到住屋到無人汽車,將加精益求精。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到35歲就炒,「清洗人才泡沫」,並非老闆無義而是科技無情

2019年03月27日 16:33 最後更新:16:50

「清洗人才泡沫」成為內地科技界熱門關鍵詞之一,事緣內地知名互聯網企業陸續傳出裁員消息,被裁對象主要是中高管理層,很大原因他們都已經35歲或以上。

有這樣的一個未經證實的小故事︰「騰訊主席馬化騰去年12月在最高層會議上提問︰『騰訊有一兩千個總監級管理人,30歲以下的有多少?』答案是不到10人。」沒有多久,總部啟動一次「騰訊史上絕無僅有的」裁員潮,主要在助理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甚至部分副總裁;這個為數約200人的團隊之上,裁員目標是10%。在類似騰訊的大公司,爬得上去上述行列的,應該都是資深人才,拿他們開刀,業界人士稱之為「清洗人才泡沫」。為什麼有這個泡沫?緣於,一、他們已屆中年;二、他們是中高層管理人;結果是一、他們懂得躲在comfort zone;二、他們有礙公司的新陳代謝機能。

騰訊主席馬化騰決定「清洗人才泡沫」,向中高管理層下手。

騰訊主席馬化騰決定「清洗人才泡沫」,向中高管理層下手。

讓年輕人取代表中年人進入管理層是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這話題近日在網上激起熱烈討論,不少落在哀嘆「科技中年」的無奈苦況,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的。兩年多前,美國調查公司PayScale訪問18間大型科企,包括SpaceX 、Tesla、Facebook、Google、蘋果公司等,發現它們的員工年齡中位數是30歲以下,另一間調查公司Visier則指出,年齡20歲至33歲的「千禧世代」是矽谷科企最願意招聘對象。

中國科企在這時候亦開始年輕化行動。2017年,華為傳出勸退34歲以上部分老員工,據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公司認為他們的生產力和貢獻已達樽頸。阿里巴巴近年對員工架構作出多次調整,目前管理層和主要技術人員,80後佔80%,90後則佔5%。綜合而言,內地科技界對於35歲這個年齡關口,早有心理準備,內地網民及外媒炒熱這是中國科企的「寒冬」,其實關係不大,事關目前市場氣氛還不是太差,所以只是大齡人才的「寒冬」。各大科企積極佈置,估計是應對即將來臨的新一輪「淘汰期」——經歷過多次考驗,並建立規模的幾十到一百間科技公司,未來將只有屈指可數的存在。

德魯克(Peter Drucker)和他的名著《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德魯克(Peter Drucker)和他的名著《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這是管理學大師德魯克(Peter Drucker)在他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提出的高新科技產業發展模式,例如電腦的發明打開1949年至1955年的「窗口」,讓擁有技術和創新力的公司進入,經過互相競爭淘汰之後,倖存者進入第二個「窗口」——1970年電腦晶片技術突破帶來另一場革新,如是者,隨著技術不斷的顛覆和突破,每十幾廿年有一次「窗口」打開和「淘汰」出場的循環,結果依然留在市場,還是大公司規模的,就如鳳毛麟角。

中國的成功科企皆發跡於二千年前後的互聯網時代,差不多十幾廿年了。2018年是人工智能(AI)元年,2019年是5G元年,與此同時,中國和美國已急不及待的展開6G技術的角逐,可以預期新的「窗口」已經打開,隨即就是進行淘汰賽。目前看來風光的大公司,未必篤定能夠勝出,看看過去電腦時代,便可知沒有「大到不能倒」的事。中國科企明知要面對激烈搏鬥,便需要進行「清洗人才泡沫」,為年輕化鋪路的,正所謂「拳怕少壯」,你懂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