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歷史長河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2019年04月14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15日 10:35

宋朝一貫被定為「積弱」,其實宋一直也不弱,不再贅述。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加上人口在古代是個重要資源,也是作為「帝國」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以上的成績,也能客觀地看出宋代如何輝煌。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公元1110年,即北宋大觀四年,全國戶數則達2088萬多戶,估計總人口約1.2億。當時,世界人口才約4.04億。那麼,宋朝是如何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同時,宋朝版圖為歷代王朝最小的,偏安一隅,沒那麼多耕地,是如何養活這麼多人?這完全靠一種作物的功勞,那就是從占城引入的水稻,這種改良後的水稻就被稱為「占城稻」。

更多相片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宋朝一貫被定為「積弱」,其實宋一直也不弱,不再贅述。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加上人口在古代是個重要資源,也是作為「帝國」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以上的成績,也能客觀地看出宋代如何輝煌。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公元1110年,即北宋大觀四年,全國戶數則達2088萬多戶,估計總人口約1.2億。當時,世界人口才約4.04億。那麼,宋朝是如何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同時,宋朝版圖為歷代王朝最小的,偏安一隅,沒那麼多耕地,是如何養活這麼多人?這完全靠一種作物的功勞,那就是從占城引入的水稻,這種改良後的水稻就被稱為「占城稻」。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關於占城稻的傳入和記載,正史《宋史》有載,於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五月戊辰:「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解,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藺之,蓋早稻也。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後又種於玉衰殿,帝與近臣同觀畢,又遣內侍持於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另外於《宋會要輯稿》以及《國朝會要》亦都有指朝廷遺轉運使分給江淮、兩浙,並選擇較好的農田教授種植之法。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占城稻的引入,極大促進宋朝江南地區經濟開發,同時也促進了北宋人口增長,增長至逾億人口,占城稻功不可沒。正正因為宋朝南方糧食穩定,所以才繁華。宋朝後來偏安一隅,也能夠對抗北方,顯然沒有足夠經濟支撐是不行。

至於有關占城水稻的種植記載,可見北宋的《唐會要·林邑國》,記載:「以二月為歲首,稻歲再熟」,說明了林邑(占城前稱)有早熟稻;同朝的《五代會要》有占城國條,謂其「粒食稻米」。但據現代著名農史專家游修齡考據,「占城稻」並非僅指占城國種植的稻,而是指在散播在印支各國、雲南、廣西一帶的品種。無論如何,當時「占城稻」在廣西地區和安南、占城、真臘等國普遍種植,當地,《占城國》條稱其國「土皆白砂,可耕之地絕少。」,所以「占城稻」耐早、耐專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在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下形成。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關於占城稻的傳入和記載,正史《宋史》有載,於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五月戊辰:「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解,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藺之,蓋早稻也。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後又種於玉衰殿,帝與近臣同觀畢,又遣內侍持於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另外於《宋會要輯稿》以及《國朝會要》亦都有指朝廷遺轉運使分給江淮、兩浙,並選擇較好的農田教授種植之法。

從以上史料得知,占城稻為宋真宗時期傳到中國。雖然也有學者推測指,占城稻其實在唐末、五代時期已經傳入,但占城稻對宋朝影響深遠是不能質疑。由於占城稻適應性強、耐旱,對於南方廣大的丘陵地區和北方旱地皆能種植,使過去「稍旱即水田不登」的稻田,可獲得合理的收成。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占城稻的引入,極大促進宋朝江南地區經濟開發,同時也促進了北宋人口增長,增長至逾億人口,占城稻功不可沒。正正因為宋朝南方糧食穩定,所以才繁華。宋朝後來偏安一隅,也能夠對抗北方,顯然沒有足夠經濟支撐是不行。

占城稻的來源,顧名思義是由占城而來,位置就是今天越南廣南省濰川縣境內。占城由於領土狹長,也是沿海,因此不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以貿易交換為主。對於它的歷史記載,可由東漢順帝時講起,當時占族人趁東漢王朝慢慢衰微,率數千人殺縣令自立為王,建立占城。占城國不斷向外擴張,與周邊王國摩擦不斷。到了隋朝,帝國曾出兵攻打占城,因為隋軍隨即班師回朝,占城不久就在故地復國。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至於有關占城水稻的種植記載,可見北宋的《唐會要·林邑國》,記載:「以二月為歲首,稻歲再熟」,說明了林邑(占城前稱)有早熟稻;同朝的《五代會要》有占城國條,謂其「粒食稻米」。但據現代著名農史專家游修齡考據,「占城稻」並非僅指占城國種植的稻,而是指在散播在印支各國、雲南、廣西一帶的品種。無論如何,當時「占城稻」在廣西地區和安南、占城、真臘等國普遍種植,當地,《占城國》條稱其國「土皆白砂,可耕之地絕少。」,所以「占城稻」耐早、耐專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在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下形成。

由於「占城稻」生長期短,可以在雨量較少土質欠佳的地方種植,於是稻米栽培可以向北方及江南山區發展,擴大稻米的栽培面積。多得「占城稻」引進,到了南宋時期,江南發展出「稻麥兩熟制」,「復種指數」增加,也令宋代糧食產量更得以提高。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