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歷史長河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朝成世界首個人口破億之國 達成目標要靠它

2019年04月14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15日 10:35

宋朝一貫被定為「積弱」,其實宋一直也不弱,不再贅述。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加上人口在古代是個重要資源,也是作為「帝國」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以上的成績,也能客觀地看出宋代如何輝煌。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公元1110年,即北宋大觀四年,全國戶數則達2088萬多戶,估計總人口約1.2億。當時,世界人口才約4.04億。那麼,宋朝是如何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同時,宋朝版圖為歷代王朝最小的,偏安一隅,沒那麼多耕地,是如何養活這麼多人?這完全靠一種作物的功勞,那就是從占城引入的水稻,這種改良後的水稻就被稱為「占城稻」。

更多相片
《清明上河圖》中,宋代的繁華景象 (網上圖片)

宋朝一貫被定為「積弱」,其實宋一直也不弱,不再贅述。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加上人口在古代是個重要資源,也是作為「帝國」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以上的成績,也能客觀地看出宋代如何輝煌。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據了解,在公元1110年,即北宋大觀四年,全國戶數則達2088萬多戶,估計總人口約1.2億。當時,世界人口才約4.04億。那麼,宋朝是如何成為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同時,宋朝版圖為歷代王朝最小的,偏安一隅,沒那麼多耕地,是如何養活這麼多人?這完全靠一種作物的功勞,那就是從占城引入的水稻,這種改良後的水稻就被稱為「占城稻」。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關於占城稻的傳入和記載,正史《宋史》有載,於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五月戊辰:「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解,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藺之,蓋早稻也。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後又種於玉衰殿,帝與近臣同觀畢,又遣內侍持於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另外於《宋會要輯稿》以及《國朝會要》亦都有指朝廷遺轉運使分給江淮、兩浙,並選擇較好的農田教授種植之法。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占城稻的引入,極大促進宋朝江南地區經濟開發,同時也促進了北宋人口增長,增長至逾億人口,占城稻功不可沒。正正因為宋朝南方糧食穩定,所以才繁華。宋朝後來偏安一隅,也能夠對抗北方,顯然沒有足夠經濟支撐是不行。

至於有關占城水稻的種植記載,可見北宋的《唐會要·林邑國》,記載:「以二月為歲首,稻歲再熟」,說明了林邑(占城前稱)有早熟稻;同朝的《五代會要》有占城國條,謂其「粒食稻米」。但據現代著名農史專家游修齡考據,「占城稻」並非僅指占城國種植的稻,而是指在散播在印支各國、雲南、廣西一帶的品種。無論如何,當時「占城稻」在廣西地區和安南、占城、真臘等國普遍種植,當地,《占城國》條稱其國「土皆白砂,可耕之地絕少。」,所以「占城稻」耐早、耐專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在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下形成。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宋會要輯稿》中對於占城稻的記載,還附種植方法 (網上圖片)

關於占城稻的傳入和記載,正史《宋史》有載,於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五月戊辰:「帝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解,分給三路為種,擇民田之高仰者藺之,蓋早稻也。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後又種於玉衰殿,帝與近臣同觀畢,又遣內侍持於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另外於《宋會要輯稿》以及《國朝會要》亦都有指朝廷遺轉運使分給江淮、兩浙,並選擇較好的農田教授種植之法。

從以上史料得知,占城稻為宋真宗時期傳到中國。雖然也有學者推測指,占城稻其實在唐末、五代時期已經傳入,但占城稻對宋朝影響深遠是不能質疑。由於占城稻適應性強、耐旱,對於南方廣大的丘陵地區和北方旱地皆能種植,使過去「稍旱即水田不登」的稻田,可獲得合理的收成。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占城稻的引入,極大促進宋朝江南地區經濟開發,同時也促進了北宋人口增長,增長至逾億人口,占城稻功不可沒。正正因為宋朝南方糧食穩定,所以才繁華。宋朝後來偏安一隅,也能夠對抗北方,顯然沒有足夠經濟支撐是不行。

占城稻的來源,顧名思義是由占城而來,位置就是今天越南廣南省濰川縣境內。占城由於領土狹長,也是沿海,因此不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以貿易交換為主。對於它的歷史記載,可由東漢順帝時講起,當時占族人趁東漢王朝慢慢衰微,率數千人殺縣令自立為王,建立占城。占城國不斷向外擴張,與周邊王國摩擦不斷。到了隋朝,帝國曾出兵攻打占城,因為隋軍隨即班師回朝,占城不久就在故地復國。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有顯示「占城」的東亞及東南亞古地圖 (網上圖片)

至於有關占城水稻的種植記載,可見北宋的《唐會要·林邑國》,記載:「以二月為歲首,稻歲再熟」,說明了林邑(占城前稱)有早熟稻;同朝的《五代會要》有占城國條,謂其「粒食稻米」。但據現代著名農史專家游修齡考據,「占城稻」並非僅指占城國種植的稻,而是指在散播在印支各國、雲南、廣西一帶的品種。無論如何,當時「占城稻」在廣西地區和安南、占城、真臘等國普遍種植,當地,《占城國》條稱其國「土皆白砂,可耕之地絕少。」,所以「占城稻」耐早、耐專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在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下形成。

由於「占城稻」生長期短,可以在雨量較少土質欠佳的地方種植,於是稻米栽培可以向北方及江南山區發展,擴大稻米的栽培面積。多得「占城稻」引進,到了南宋時期,江南發展出「稻麥兩熟制」,「復種指數」增加,也令宋代糧食產量更得以提高。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