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曹操兒子多 只有一人反司馬 事敗賜盡 妻兒為庶人

歷史長河

曹操兒子多 只有一人反司馬 事敗賜盡 妻兒為庶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曹操兒子多 只有一人反司馬 事敗賜盡 妻兒為庶人

2019年04月20日 10:00

司馬懿盡掌軍政大權,即使諸王起兵討逆,恐怕難以成事。

曹操一生共有25個親生兒子,除了先前已經病故的,在司馬懿家族專權,「高平陵之變」篡位期間,其實還有不少人在世。令人倍感意外的是,面對著曹氏危亡、江山即將變色時,卻只有一人站出來反抗司馬家專權,此人就是楚王曹彪。他如何反抗司馬家族?結局又如何?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曹操與司馬懿 (網上圖片)

司馬懿盡掌軍政大權,即使諸王起兵討逆,恐怕難以成事。

影視中司馬懿殺曹爽一刻 (網上圖片)

魏帝曹芳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先前蟄伏多年的太傅司馬懿,趁曹操養孫、曹真之子大將軍曹爽,陪同皇帝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墓時,在京師發動政變。隨後,司馬懿又派太尉蔣濟去勸說曹爽,哄騙他主動放棄兵權,不久便誅殺其三族及黨羽。事後,司馬懿盡掌曹魏軍政大權,曹芳則淪為傀儡。

影視中的司馬懿率領兵士 (網上圖片)

司馬懿通過政變上台,曹魏皇室大為不滿,即使曹爽執政時飛揚跋扈,但畢竟是曹族人,即使他篡位稱帝,也不會改變魏國血統,影響他們的地位甚微。然而,司馬懿上台後形勢就不一樣,在他們的角度來看,司馬懿一旦控制朝政,接下來必然篡位稱帝。

影視中的王凌 (網上圖片)

曹彪是曹操第十七子,生母為孫姬,起初獲封壽春侯,最終被進封為楚王。據《三國志》注引《魏略》指,曹彪自幼智勇雙全、文采斐然,綜合能力非一般的強。曹彪既然自負滿身才華,難免行事張揚,結果觸怒魏明帝曹叡,一度被削減三個縣、一千五百戶的食邑。

網上圖片

王凌自詡魏國忠臣,資歷亦比司馬懿老,所以對司馬氏政變上台不滿。同時,王凌考慮到魏帝曹芳已成為司馬懿的傀儡,除了無條件配合他篡位,根本不會再有其他作為,曹魏江山遲早會落入司馬家之手。王凌考慮到此,便與令狐愚商議如何解決。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王凌、令狐愚既然決定擁立曹彪起事,一方面跟他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尋找起兵良機。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淩見東吳在邊境有動作,便上書朝廷請求虎符,以便調動揚州的大軍出擊,但舉兵討伐司馬懿為實。不僅如此,王凌還派部將楊弘去勸說兗州刺史黃華(此時令狐愚已死),希望他能加入討逆計劃。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王凌自知斷無活路,便在被押送洛陽的途中服毒自盡。事後司馬懿大肆懲處參與起事的人員,誅殺王凌、令狐愚三族,而曹彪也被賜自盡,終年57歲。司馬懿尤且不解恨,不僅下令誅殺楚王國所有的大臣及朝廷派來的監國謁者,還把曹彪的妻兒子女全部廢為庶人。《三國志》載:「廷尉請徵彪治罪。於是依漢燕王旦故事,使兼廷尉大鴻臚持節賜彪璽書切責之,使自圖焉。彪乃自殺。妃及諸子皆免為庶人,徙平原。彪之官屬以下及監國謁者,坐知情無輔導之義,皆伏誅。國除為淮南郡。」

影視中的曹操與司馬懿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曹操與司馬懿 (網上圖片)

魏帝曹芳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先前蟄伏多年的太傅司馬懿,趁曹操養孫、曹真之子大將軍曹爽,陪同皇帝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墓時,在京師發動政變。隨後,司馬懿又派太尉蔣濟去勸說曹爽,哄騙他主動放棄兵權,不久便誅殺其三族及黨羽。事後,司馬懿盡掌曹魏軍政大權,曹芳則淪為傀儡。

影視中司馬懿殺曹爽一刻 (網上圖片)

影視中司馬懿殺曹爽一刻 (網上圖片)

司馬懿通過政變上台,曹魏皇室大為不滿,即使曹爽執政時飛揚跋扈,但畢竟是曹族人,即使他篡位稱帝,也不會改變魏國血統,影響他們的地位甚微。然而,司馬懿上台後形勢就不一樣,在他們的角度來看,司馬懿一旦控制朝政,接下來必然篡位稱帝。

苦於制度約束,諸王不僅手中沒有兵權,就連人身自由也受嚴格限制。況且司馬懿盡掌軍政大權,就算諸王起兵討逆,也恐怕難以成事。所以,絕大多數王侯只能默認現狀,唯獨楚王曹彪。

影視中的司馬懿率領兵士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司馬懿率領兵士 (網上圖片)

曹彪是曹操第十七子,生母為孫姬,起初獲封壽春侯,最終被進封為楚王。據《三國志》注引《魏略》指,曹彪自幼智勇雙全、文采斐然,綜合能力非一般的強。曹彪既然自負滿身才華,難免行事張揚,結果觸怒魏明帝曹叡,一度被削減三個縣、一千五百戶的食邑。

處罰雖重,卻並讓桀驁不馴的曹彪死心,一旦風雲突變,他還是打算有所動作。所以等到司馬懿政變上台,曹彪憤恨不已的同時,暗中觀察各地州牧郡守的態度,尋找可以共舉大事的盟友。最終,他把希望寄託在鎮守淮南的司空王凌和兗州刺史令、王凌的外甥狐愚身上。

影視中的王凌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王凌 (網上圖片)

王凌自詡魏國忠臣,資歷亦比司馬懿老,所以對司馬氏政變上台不滿。同時,王凌考慮到魏帝曹芳已成為司馬懿的傀儡,除了無條件配合他篡位,根本不會再有其他作為,曹魏江山遲早會落入司馬家之手。王凌考慮到此,便與令狐愚商議如何解決。

此前,曹彪已經開始秘密與令狐愚溝通,並許諾一旦自己誅殺司馬懿、登基為帝,必然會重賞於他。令狐愚既出於匡扶社稷,也貪圖榮華富貴,便把曹彪推薦給王凌,希望舅父能與他一起另立新君。王凌聽聞王爺曹彪志向遠大、智勇雙全,覺得擁戴他起兵必然大有可為,所以答應外甥建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王凌、令狐愚既然決定擁立曹彪起事,一方面跟他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尋找起兵良機。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王淩見東吳在邊境有動作,便上書朝廷請求虎符,以便調動揚州的大軍出擊,但舉兵討伐司馬懿為實。不僅如此,王凌還派部將楊弘去勸說兗州刺史黃華(此時令狐愚已死),希望他能加入討逆計劃。

可惜,黃華非但沒答應王凌,還帶著楊弘向司馬懿告密。後者聞訊大驚,迅即率兵討伐王凌。司馬懿為了兵不血刃解決問題,出兵前設計騙王凌,讓他遲遲拿不定主意是否起兵,自己則全速行軍,不久後便進逼壽春。王凌絕沒想到司馬懿行動這麼快,慌忙之中隻身赴會,結果被擒。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王凌自知斷無活路,便在被押送洛陽的途中服毒自盡。事後司馬懿大肆懲處參與起事的人員,誅殺王凌、令狐愚三族,而曹彪也被賜自盡,終年57歲。司馬懿尤且不解恨,不僅下令誅殺楚王國所有的大臣及朝廷派來的監國謁者,還把曹彪的妻兒子女全部廢為庶人。《三國志》載:「廷尉請徵彪治罪。於是依漢燕王旦故事,使兼廷尉大鴻臚持節賜彪璽書切責之,使自圖焉。彪乃自殺。妃及諸子皆免為庶人,徙平原。彪之官屬以下及監國謁者,坐知情無輔導之義,皆伏誅。國除為淮南郡。」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司馬懿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